分享主題:微商頂層代理連赢模式設計
分享嘉賓:晁天王,龔文祥老師評為“2017年中國微商前10個人自媒體”;微商營銷策劃、職業微商操盤手;分衆傳媒、知名創投聯合投資之密勒商學院聯合創始人、執行院長。
我是晁偉,今天分享的題目是“微商頂層代理連赢模式設計”。我過往的經曆是從傳統渠道轉型過來的,所以我根據自己的經曆分享一下我個人的看法。首先先給大家看一張關于微商頂層代理連赢模式的思維導圖,如下圖所示:
這張思維導圖有助于大家對怎麼樣設計一個頂層代理的模式,有非常清晰的了解。
中國有句古話:“不謀全局,不足以謀一域,不謀萬世,不中以謀一時。”我現在在寫一本書,書名就叫《步步驚心,傳統企業轉型微商21步》。也就是說,一個傳統企業想轉型微商、新零售,隻要了解了這21步,那就基本上對怎麼樣做微商有一個全局性的了解。其中第七步,就是《微商頂層代理模式的設計》。而這一點也恰恰是許多,或者說幾乎所有的剛剛轉型微商的傳統企業,感到最困惑的。
或許很多人跟我一樣,剛開始做微商的時候找了很多的價目表,這些價目表可能包括跟你是競争對手的,或者是其他品類的,你可能看了很多。但是,你就是不知道背後的奧秘。真正的秘密是隐藏部分。所以你所看到的價格表,或者是政策,往往都是對外公布的,是可以讓你知道的。
如果你連頂層代理模式都設計不好,那麼更談不上下一步怎麼樣去做微商了。對照我剛剛發的思維導圖,如果我們要設計一個适合自己的頂層代理模式,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部分,一個心法。
第二部分,兩點本質。
第三部分,三個前提。
第四部分,四個階段。
第五部分,五個分配層級。
第六部分,十個要素。
第七部分,門店轉型微商頂層模式的一個設定。
第八部分,實際案例
隻要按照這個框架,一步一步的去做,再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融會貫通,就可以設計出适合自己的一個頂層代理模式。我覺得現在微商一定要跳出微商才能去做微商,所以大家不應該被原來的一些模式所影響,不要再受以往的微商代理模式頂層設計的思維約束。
下面我将給大家詳細剖析:
第一部分:一個心法。
你在設計一個微商頂層代理模式的時候,一定要把握住它最基本的一個東西。
那這個心法就是什麼呢?
就是:一切以顧客能夠接受的終端零售價格為基準。
可能在座的,包括我知道的很多朋友,所加入的一些微信群裡邊,有很多都是花了很多錢去學了很多課,去學習怎麼樣設置一個微商頂層代理模式的培訓課。我可以非常負責地跟大家講,很多培訓課都是以往在微商非正常狀态下的一種總結。
你在設計一個微商頂層代理模式的時候,先考慮你最下層級的代理,就是顧客能夠接受的終端零售價格。這一點是最最基礎的。我們所有的微商頂層代理模式所考慮的因素,都是基于這一點。然後再結合自己的生産成本,再結合自己本身的資源,我們就可以設計出一個适合你自己的微商頂層代理模式了。
第二部分:兩點本質。
一、微商本質是一個渠道;
二、制訂微商頂層代理模式就是要充分利用你現有的資源;
第一個本質:微商本質上是一個渠道。
我剛轉型微商的時候,也去報了很多培訓課、拜訪了很多大咖。我發現他們對微商的描述都非常準确。但是回到公司以後會感到很困惑,因為還是不知道從哪裡着手。
比如我們經常說:微商是以人為中心,要打造自己的個人IP,隻有你的個人IP打造好了,大家就會追随你。這點非常準确。但我的個人IP不是說你今天打造,明天就能夠成功的呀。不管你是通過寫文章,發視頻,做音頻,等等。個人IP打造非一朝一夕之功!
那難道我們沒有打造個人ip之前這生意就不能做了嗎?肯定不是。所以我們要從最根本的能夠執行的本質去做。
那就是,微商,它是一個渠道。
微商就象是傳統的商超渠道,cs渠道(就是化妝品店渠道),專業線渠道,otc渠道,流通渠道,電商渠道一樣,就是一個渠道。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中小企業開拓中國市場的天龍八部》,大概意思就是在中國做市場,第一步,一定要先确定你的渠道。
中國有句老話叫綱舉目張,渠道,就是你的綱。你隻有确定了自己的渠道,那下面的工作才能夠水到渠成,才能夠自然而然的發生。如果你把微商理解為一個渠道的話,那你每天所做的工作就很明确了。
既然是渠道,你總要設計一個招商政策,招商政策設計好以後,你就要去招商了。那你的代理商在哪裡,去找就是了。所以這樣一來,你每天的工作就會很有成就感。
第二個本質:就是要充分利用你所擁有的人脈資源。
剛才說過了,微商就是一個渠道。像以前傳統渠道代理商,包括電商渠道你很清楚你的客戶在哪裡。比如我們就以商超渠道為例:你去到一個城市,比如湖南的湘潭。那這個地方有多少個代理商?有多少個商超網點,你是可以通過調查,通過同行朋友來知道的。那微商渠道這些代理商在哪裡呢?
中國已經有9.8億的微信用戶,這些9.8億微信用戶理論上都是你的代理商。或者準确來說都是你的潛在代理商。和傳統渠道代理商不同的,就是現在每一個人,隻要有手機,有微信,就可以成為你的代理商。
所以,制定一個微商頂層代理模式要考慮的第二點本質就是要充分利用你所擁有的資源。你認識的人不同,人脈資源不同;你的人脈資源,他們的層次,消費水平,财務狀況不同,也就決定了你在制定一個微商頂層代理模式的時候,所考慮的出發點是不同的。因此要充分評估自己周圍的人脈資源,才能夠制定出一個适合自己的,微商頂層代理模式。而不是,照抄别人或别的品牌。
第三部分:做好微商的三個前提
這一點是我在不同的場合,在不同的文章裡反複強調的。這三個前提就是:
1、人好;
2、貨真;
3、價實。
我們所做的所有工作,都是基于這三個前提。
第四部分:微商頂層代理模式設計的四個階段
我們了解微商頂層代理模式設計的四個階段,就有助于了解我們對整個微商的理解。或者說對怎麼樣做好微商的一個理解。畢竟我們設計一個微商頂層代理模式,目的是為了做好微商。
第一階段。2014年、2015年上半年的賣發财希望套路;
在這種套路下,我們所知道的一些微商品牌,特别是早期面膜品牌迅速的發展起來,又迅速的衰落下去。也就是在那個時候,很多人對微商産生了不好的印象。也包括我自己。甚至在那個時候,别人跟我一提起來微商,我的第一反應就是,這不就是傳銷嗎?所以這種印象也就是那個時候來的。
而其突出表現就是:比如一盒面膜是30塊錢,然後我給到最高級别代理是60塊錢出貨。然後,每級加20塊錢上去。一直加到七級,八級、九級。最後的價格可能就加到了一盒面膜280塊錢。
那個時候是純粹的是賣發财希望的套路。即“你不要管我的産品能不能賣出去,你隻要跟着我幹,你就能發财。”中國人都窮怕了。有這麼好的發财希望,而且确實也看到了很多人賺到錢,所以就一股腦的跟上去了。根本也不考慮,他到底能不能賣出去。也根本沒有人去考慮能不能零售出去。大家都是去拉人。先把自己周圍的朋友就拉起來。
而且那個時候大家對微信也不是特别了解,微信拉人也特别容易。之前一個上海的大姐還在跟我講,那個時候隻要發一個朋友圈兒都可以招到很多代理。那個時候他們對那些代理來咨詢的都愛理不理。
第二階段,就是到了2016年:
當然了,我這裡說的時間都是一個大概時間哈。2016年就是一個隐藏的套路。什麼意思呢,是為了保護一些團隊的利益。那個時候有些微商團隊已經做起來了嗎?迅速發展到幾千人上萬人,甚至有自己敢說自己幾十萬人的。
為了保護這些團隊的利益,對外公布四級或者五級。隐藏兩級或者三級。這就是通常講的4 2或者5 3,就是對外公布四級,隐藏兩級,或者對外公布五級,隐藏三級。在這種套路下,可以很明顯的看到,目的還是為了拉人。先把人拉進來,而不考慮産品最終是否能夠賣出去。
第三階段,也就是2017年開始的一個所謂連赢模式套路。
就是在原來的制度下,一般有兩代返利。做一個最高級别的代理A,A介紹了B,B 又介紹了C。這個時候C如果進貨,A和B都可以得到品牌方返利。這時的一些品牌的頂層代理模式制度設計已經逐漸回歸生意本質了。就是考慮到産品是否能夠零售出去。也考慮到了代理層級不能太多,一般是四級左右。
但這種兩代返利的模式呢,會有留出一些空子讓人鑽:就是“AB号“的問題。我這樣來解釋吧,A介紹了B。本來B出的貨A是可以得到返利的。但是呢B也不傻,很聰明。第一次進貨用自己的微信号,第二次進貨呢,就用自己老婆的号,第三次進貨呢,就用自己兒子的号。
這樣一來,大家可以很明顯看到,原來A可以得到返利。但現在,b用了兩個号,挂了兩個号。廠家的返利,都是他們一家人得了。本來是a介紹的,反而得不到什麼了。所以這樣一來的話,A肯定不願意再做了,團隊也有可能崩盤。于是,這時就興起了一個“連赢”模式,其借鑒了直銷的一些制度。
微商模式呢,其實就相當于一種,大的流通加上小團購。所以,最健康的一種方式就是:批發,加上半直銷的裂變,再加上傳統業績考核獎勵。我研究了很多市場的制度,但這種模式是我所了解到的最先進的一種制度。
但我特别要說明的是,這些我下面所講的都是基于“理論”上,理論上你的微商盤可以做得很大。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如果你的最高級别的代理能有一個100多位,那你的月回款可能已經不低于1000萬了。所以在制定自己微商頂層代理模式的時候,一定要充分考慮到你的自己的資源。
第四階段:門店轉型微商的套路。
現在純粹線上的微商越來越難做,流量越來越難找。傳統門店生意在電商和微商的沖擊下,也越來越難做,所以門店也在謀求轉型。門店如果要轉型微商,他們的微商頂層代理模式制度和以前又不一樣。
第五部分:五個分配層級。
你在考慮你的頂層代理模式的時候,要考慮到哪些人要拿這些利潤。
第一個分配層級:你的操盤手。
你的操盤手,除了你要給他工資之外,你要給他一個提成,一盒是多少錢或者按出貨額的百分比?
第二個分配層級:團隊介紹獎勵
行業裡邊是有一些是有相當多的團隊資源,他們跟很多團隊長都比較熟。如果你的制度也比較好,實力也比較大,給這些人充分的一些利潤空間,他們是可以幫你拉個團隊的。但如果你自己的實力比較小,那就不要去想了。那就老老實實的從自己的身邊資源做起就好了。
第三個分配層級:招商CEO。
她們實際上的身份就是團隊長。對外的身份是操盤手,你要宣傳他們作為操盤手。
如果你的實力比較大,能夠在起盤之前跟一些團隊就能夠達成合作。而這些團隊的老大,他自己也願意投入相當的精力來一起來做這項事業公司就可以把她們打造成招商CEO,打造成操盤手。對外宣傳是操盤手,實際上他們就是招商的,專門負責招商的。
他們所拿的部分,除了他們自己的團隊差價以外,整盤再給他們一個提成。對外可以把他們打造成,三大女神等等之類的。她們就是去幫你轉化團隊的。
第四個分配層級:分公司級别。
嚴格來說,分公司不是一個級别。他的拿貨價是和最高代理,這裡按一般的說法叫聯創吧,拿貨價是和聯創相同的。隻不過為了鼓勵聯創紹更多的聯創,就可以給它設定一個條件,達到條件以後額外再給他一份。之所以分公司的拿貨價與聯創相同,這樣可以避免亂價。
第五個分配層級:對外公布的級别。
剛才說過了,微商就是一個渠道。隻不過,把線下的渠道搬到線上。所以一定要符合生意的規律,凡是不符合生意規律的,不管現在多麼的熱鬧,最後一定是崩盤。所以現在的微商頂層代理模式的設計,對外公布的一般是四級。或者是我個人認為比較合适的,是四級左右。當然也可以是三級,也可以是五級。具體根據利潤空間決定。還是那句話,一切要以動銷為前提。
第六部分,十個要素。
這十個要素就是制訂微商頂層模式的基本動作:
一、你的産品零售價格與價格梯度的設定。
做好微商的三個基本前提,人好,貨真,價實。這個價實就是一個顧客能夠接受的最終價格為準。價格不能像以前的微商代理模式制度一樣那麼虛高。
我們還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理解這個問題。因為微商做的一開始做的是自己的熟人生意。如果你身邊的朋友,看你的面子買了,你的一個産品,産品品質也可以,但就是價格非常虛高,也不會産生二次購買。所以,産品一定要貨真價實。價格梯度設定的就是你的利潤空間,然後根據你的利潤空間再設置利潤差。
這裡有一個基本的規律,就是:從上往下,利潤空間要逐漸加大,保證下級代理有利潤。我們把代理層級,用1234級來表示:
就是一級二級,相當于你品牌方的職業經理人,它們的主要作用是招募下級代理。而不是做零售。相對于傳統渠道就相當于是大的批發商、流通商。因為出貨的,數量比較大。所以它的單隻産品的利潤空間可以少一點。而第三級和第四級的代理它的主要作用是做零售。
特别是第四級,相當于自用或者送人的。隻有在偶爾的情況下才可以賣出去,更要保證她的利潤。而且還有這麼一個規律,就是我們在制定一個微商代理模式的時候,第四級的價格,其實也是我們的心理價位。這是我們實際想通過這個價格來賣出去的。
另外制定這個零售價格還要考慮的一個因素,即要考慮到上市以後你的終端促銷活動。既然微商是一個渠道,那它的促銷方式也和終端渠道有一定的類似性。
為了讓顧客能夠接受,你要做一些促銷活動。所以你的利潤空間設置,就要把這一點提前考慮進去。
二、代理層級的設定。
最初的心法:一切要以顧客最終能夠接受的零售價為基準。然後再結合成本價。這樣就可以算出來,你自己能夠有多少利潤空間了。把這些利潤空間,分配到不同級别去,利潤空間多就可以多設幾級,少就可以少設幾級。你甚至可以隻是三級。比如說我輔導的一個上市公司口腔護理産品,我隻設了三級,甚至讓外人看起來這個就不像微商。
這點我引申一下:其實現在的微商已經不确切了,确切的說法真的應該叫新零售。所以,前期那些非正常狀态下,所有微商的經驗總結到現在都已經過時了。
三、代理門檻的設定。
也就是代理要拿多少錢才能夠做到這個級别的代理。你可能看到一個價目表,裡邊有你要拿5萬塊錢,才能夠成為我的第二級别代理,你要拿10萬塊錢才能夠成為最高級别代理聯創,等等。
這裡邊的一個規律:倒數第一級别,相當于一個小團購,主要目的是自用的。所以你在設定價格的時候,就要根據你的零售價,基本上要比你的零售價要打一個八五折左右。這樣顧客才會覺得有吸引力。這個跟我們到超市,打特價就多買些的道理是一樣的。
而倒數第二層,一般來講會設置一個整箱。根據你的包裝數,比如你包裝數是48,或者是36,就按這個一箱來招代理。這個級别的代理呢也掏了一兩千塊錢甚至更多一點,畢竟是進軍微商了。但她的目的還是自用一部分,往外能賣就賣一部分。而從上往下的,第一級别和第二級别,它們的主要作用剛才說過是招募代理。也相當于傳統渠道裡的大的批發商。所以他們的門檻兒就要有比較高了。
對于一個中小品牌來講,因為你的資源往往投入不是那麼多。一般的來說,第二級别代理彙2萬到5萬之間。最高級别代理,根據各個品牌的不同情況,一般是5萬左右到10萬左右。
當然如果說你的資源非常豐富,你的人脈資源非常豐富,你的條件門檻就可以設得高一些。比如我這邊做顧問的一個足貼品牌,最高級别代理,現在已經升到了28萬。一開始是18萬。現在生意不斷的增長,所以把門檻也提高了。
四、下層級别代理的設置。
我們說過了,我們主要是考慮頂層代理的模式設計。但下層級别代理是起着零售和招募代理的一個中間層的作用,所以先把他們考慮清楚。
1、同級推薦獎勵;
用傳統渠道的生意來解釋一下。在傳統渠道的生意下,比如我介紹了一個代理給某個品牌,這個時候品牌方的老闆,可能隻是說該請我吃一餐飯。
但是在微商的模式制度下,我推薦了一個跟我平級的代理,我可以得到這個長期的返利,那這樣一來,我是不是就非常有積極性的去推薦周圍的朋友也做代理了。
而且借助微信這個工具,如果你有微商管理系統,可以很清楚的知道,每天我所推薦的那個代理,她每天進的貨。也就知道我每天她幫我賺到錢。
2、跨級推薦獎勵
比如說我是第四級别代理,我推薦了一個第二級别代理。這就叫,跨級推薦獎勵。也叫下推上,推薦獎勵。這時的獎勵是隻拿一次性的。當然,如果我自己也升級到一級代理的話,我推薦這個二級代理就可以挂到我的名下。得到的獎勵額度一般是,兩級代理利潤差的50%。
3、代理補貨政策;
比如我原來的門檻是一萬塊錢,那我不能以後每次進貨我隻進一箱,一支一支的進,補貨的時候必須得有一個門檻。這個可以根據你微商品類的不同來自己設定。設定主要考慮運輸費用的要素。
4、代理保證金
這個代理保證金不是必須的,但收保證金對這個微商有一定的控價作用。因為都是一個微信号,很容易亂價。
5、代理業績考核指标
你成了我的代理以後,但是你根本不去動。對我來講就沒什麼意義。為了督促你,我就設一個業績考核指标。比如,你三個月完不成5萬塊錢,我就給你降級,或者說直接取消代理權等等措施。這一點也是根據你品牌所面臨的實際情況而定的。
6、升級條件
一般所考慮的,升級條件有這麼幾種:
第一種當然是全款升級,這個很容易理解。
第二種就是推薦裂變升級,三三列變或者五五裂變。比如你是第三級别代理,你推薦了三個,跟你同級别的第三級别代理,你就可以下次拿貨的時候,按第二級别代理的價格來拿貨。這就叫三三列變,五五裂變也是一樣。這種就會鼓勵大家去發動自己平級的人員,介紹給上級。
第三就是按時間段累計升級。就是你在一個月之内,拿了多少貨,你就可以升級了。再下次拿貨的時候就可以安心的級别代理,拿貨價格了。
五、最關鍵的頂層級别代理設置
在任何一個微商品牌當中,最賺錢最關鍵的都是頂層級别代理。這裡有幾個考慮的要點:
1、同級推薦獎勵的設定。
這個同級推薦獎勵和下層級代理的不同,就是往往是兩代。就是a推薦了b,b又推薦了c。c所出的貨a也可以拿到錢。如果C又推薦了D,A就拿不到錢了這就是所說的兩代推薦返利。
2、上升為分公司推薦數量的設定。
比如,最高級别代理是聯創。聯創如果推薦了,五個聯創,或者十個聯創,這個看你産品的利潤空間和你公司的規定,就可以上升為分公司級别。分公司雖然是比最高級别代理高一級的,但她的的拿貨價格是不變的。隻不過額外多給了一份獎勵而已。
比如每一盒都給你兩塊錢提成,它背後的原理是鼓勵聯創,直接推薦自己周圍的人。你直推了五個或者十個就可以額外得到一份獎勵。這裡說的兩代推薦獎勵,就相當于你把自己的人脈資源發動起來,你推薦的人又把他的人脈資源發動起來,這樣你也可以得到獎勵。
3、第三個所考慮的要素就是返利模式和返利明細設定。
作為一個最高級别代理,你除了給他剛才所說的這個之外。要給他一定的業績考核獎勵。一般的來講,以10%為宜。當然這個也是根據你的利潤空間。
這個10%,我特别解釋一下:
就是,a推薦的b,b推薦的c,c有推薦的d,d又推薦了e。假如你定的規則如下:
30萬,返3%;
40萬,返4%;
50萬,返5%;
60萬,返6%;
70萬,返7%;
80萬,返8%;
90萬,返9%;
100萬,返10%。
這裡的業績返利就有兩種方式:
第一種方式就是你隻拿自己團隊的獎勵。
比如聯創A這個團隊已完成了一百萬,你就拿到10%的獎勵。聯創B團隊哪完成了80萬就拿到8%的返利。c和d團隊也是如此。以此類推,他們都是拿自己團隊的銷售返利。要知道人都是很聰明的,會有AB号的問題。
我是聯創A,我辛辛苦苦培養了一個聯創B出來。本來我是可以拿到返利的,結果就是因為我原來下面的代理升級了,跟我平級了,我反而得不到錢了。因為B肯定會用自己的其他微信号碼,比如說自己家人的微信号來進貨。廠家給的返利,都給他們一家人了。
這就是目前這種頂層代理模式的弊端。
第二種方式,就是類似于半直銷的這種裂變。
A所拿的返利,就是abcde這個團隊所有總和的返利。比如,這幾個團隊總共完成了100萬,但實際上A可能隻完成了30萬,其他的70萬是BCDE團隊來完成的。按照我們現有的規定,那麼A就可以拿到10%,就是100萬的10%,也就是10萬。
這10萬,品牌方是先給a。但a因為隻完成了30萬。另外的70萬是bcDE團隊合計完成的。可能按照品牌方的規定,70萬的就可以得到7%的返利。這時A就隻要給到,按70萬的7%給到b就行了。
那我們計算一下,A拿到了100萬的10%,也就是10萬。BCDE團隊完成了70萬,A要拿出70萬的7%,也就是4.9萬。這時,A實際上得到了10萬-4.9萬=5.1萬。
而按照原來的模式制度,A隻能得到自己團隊銷售的一個返利。在現在的模式制度下,A就可以享受自己這條線推薦的聯創代理的利益。同樣的,可能b隻完成了20萬。B從a那裡,得到了70萬的7%,就是4.9萬。cd 團隊完成了50萬。按照品牌方的規定,隻能得到5%的返利。
這時,b按照50萬的5%給了c,就是拿了2.5萬給了C。自己實際得到4.9萬-2.5萬=2.4萬。但你要知道,B隻完成了20萬的業績。
大家自己可以在紙上演算一下。這樣的好處就是對于a來說,哪怕我下邊的團隊bcDE都跟我平級了,他們的業績我也可以得到一部分。這樣我就會鼓勵我下面的團隊進行升級,就不用擔心他們的業績跟我沒關系。
但特别說明兩點:
第一點呢,可能跟國家法律規定的,是有一些灰色地帶。所以大家在制定這個制度,如果要采用這種模式,對外公布的時候,要自己注意一下。
第二點:不要鑽牛角尖,在現實中,隻要能有五代的聯創,月回款基本上不低于1000萬了。
對頂層級别代理,還有其他一些臨時的獎勵措施。比如說達到一定的業績,送車送房等等的,這個也是跟臨時性的政策了。也是根據你的,整體業績達标,利潤空間大小等等。
六、就是分公司級别返利标準設定。
這個就相對簡單了,即要考慮你的利潤空間,每盒給出多少而已。
七、第七部分就是招商CEO;
對外是公司的操盤手,這個往往是團隊長,一個人或者三個人或者五個人,如果你起盤前和一些微商團隊都談好了合作,那就可以用這種方式把她們綁定在一起。
她們對外是代表公司的,主要是幫你轉化團隊。
八、就是團隊介紹獎勵的設定。
九、操盤手提成獎勵的設定。
以上這兩部分的都比較簡單,都是根據你的利潤空間大小而已。
十、退貨政策
賣不掉退貨将來會是一個标配。
第七部分:門店轉型微商頂層代理模式設計的不同
先找實體代理商,然後再嫁接微商代理模式制度。你在設計頂層代理模式的時候,要把代理商當成是自己的銷售部,不能把他們當成代理商。微商是以個體為單位,如果是以公司為單位的必敗無疑。
如果你要實施門店轉型微商的做法,而且是必須要跟公司合作的,因為你要借用他們的資源,一定要對方指定一個專門負責這個項目的人。一般的來講,老闆是不可能有這個精力了。他指定的人一定是他在自己内部比較有影響力的,像個老闆的替身一樣,如果是老闆的兒子或者女兒就更好了。
關于我在做一些品牌顧問的時候,體會比較深,經驗教訓也比較多。所以在這裡特别說明,給大家提個醒。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内容。
我今天的分享很多感受也是源于觸電會會友王通老師之前的分享,所以也要特别感謝王通老師。最後也要感謝龔文祥老師搭建的觸電會平台,給我們會員帶來的寶貴的價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