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P50 Pocket正式發布#折疊屏手機面世之初,就展現出了兩種折疊形态,一種是左右折疊用展開後更大的屏幕來提升使用效率,另一種則是上下折疊,由于沒有内外屏上的區分,所以使用體驗更接近智能手機本身。這也造成了上下折疊的手機在功能上很難進行拓展,反倒是設計和折疊帶來的體驗更容易吸引用戶。
在發布華為P50 Pocket之後,華為也成為了“唯二”的兩種折疊形态俱備的手機廠商。對華為手機曆代産品有印象的應該知道,華為手機的nova系列才是顔值擔當,Mate系列和P系列雖然在技術上總在實現突破,但就風格來說卻是一派理工男思路。
不過近兩代産品上,尤其是P系列設計中融入的美學元素越來越自然,在P50 Pocket上進一步得到了展現。從英文命名來看,這顯然是一款便攜攜帶體驗的折疊手機,上下折疊的獨特造型也像極了“化妝盒”,所以中文名也叫做“P50寶盒”,小巧精緻,更貼近女性用戶的需求。
雖然都是折疊屏,但與Mate X2之間還是有不少的區别,而且在折疊之外它本身的的體驗如何呢?在使用半個月之後,我們終于有了答案。
内外精緻,當得起“寶盒”之名
相對于男性來說,要讨好女性用戶總是要在顔值上花更多的功夫。折疊之後手機厚度15.2mm,機身寬度75.7mm,整體重量為190g,是不是和電視劇裡面的胭脂盒差不多大小?拿在手上顯得非常小巧,恰到好處地貼合在手掌上。
精緻感是華為P50 Pocket必須要有的一個标簽,除了機身尺寸之外,在工業設計上它也走在了前列。我們手上的是晶鑽白配色,相較于其它顔色,白色是一種不會出錯的顔色,純潔卻又不會像黑色那樣顯得單調、沉悶。而晶鑽白則是在白色的基礎上,通過0.5mm的玻璃和雙面立體微雕工藝,将平面玻璃打造出了立體效果,除了有鱗次栉比光影效果之外,在手機上細細摩挲,也能感受到紋路的立體感。
中間位置是鉸鍊,全新的水滴鉸鍊有更小的彎折半徑,彎折體驗相對來說個人覺得比Mate X2更輕松。手機的懸停效果很奇怪,有一段時間我們發現P50 Pocket幾乎無法懸停,但當我們折疊一段時間之後,就能在大約60°-110°之間保持比較穩定的懸停。
隻不過,折疊多次之後總感覺展開後手機背部不再是完全平整的了。
背闆設計有兩處地方最矚目,一是設計工藝,二是攝像模組。P50 Pocket還是沿用了P50系列備受好評的萬象雙環,隻不過區别在于靠上的圓環是攝像模組,下方的圓環是圓形的外屏,通過外屏,用戶可以使用手機的後置攝像頭進行自拍,人像更出色。
正面的屏幕比例來到了21:9,所以你會覺得手機更為修長。要完全實現單手操作,比如單手去點頂部的狀态欄,難度還挺高的。這面屏幕尺寸達到6.9英寸,支持107億色、DCI-P3色域顯示,刷新率高達120Hz,顯示效果非常出衆。值得一提的是,P50 Pocket采用的是1440Hz的PWM調光,相較于常見的調光模式,會更護眼一些。
内屏的保護膜P50 Pocket采用了全新防反光納米光學膜,提升了手機的可用性。但我們無法确定的是,不知道是不是這個膜的緣故,所以P50 Pocket的折痕相對來說更明顯一些,都不用找特定角度都能一眼看見。
從設計上來說,P50 Pocket做出了突破,技術上也有創新。但實際體驗,還是有一些小瑕疵。
影像總有點不一樣的
老實說,你可以擔心華為手機工藝翻車、審美翻車、性能翻車,最不用擔心的就是攝影表現了。在硬件保持一定水平的情況下,它的攝影表現總是手機圈内的T1水平。硬件上華為P50 Pocket采用4000萬像素原色攝像頭、1300萬像素超廣角攝像頭以及3200萬像素超光譜攝像頭三攝,還有一顆超光譜補光燈,超光譜影像技術首次出現在手機上。
就樣張效果來看,不得不說是華為出品,效果很能抓人眼球。色彩還原精準,色彩飽和度不再像一樣那樣豔得快要溢出屏幕,觀感很合适。不過因為天氣的緣故,所以畫面亮度看上去可能有所不足,看室内環境中色彩表現就非常到位。
夜景方面,其實從之前華為P50系列的表現來看,華為已經從過去夜景提亮的效果有所轉變,開始向“真實”邁進,白天的效果也是如此。但還是能看出,暗部還是稍微提了一定的亮度,可以看出更多的細節,否則“燈下黑”的部分不能看到如此多的内容。
超光譜影像系統還帶來了一個比較有意思的功能,熒光攝影。在極暗環境下,超光譜攝影技術會幫助我們捕捉到一些肉眼看不到的細節,比如下面這張100元的人民币,熒光效果就很明顯,說不定能用來驗鈔。
P50 Pocket還是一如既往地為我們在攝影上帶來了驚喜,對于絕大部分用戶來說,它帶來的效果或許比專業相機還要好。更不用說能用外平 後置攝像頭來實現自拍,女孩子估計都笑得合不攏嘴了。
旗艦性能,但稍微保守了一些
可能會有人覺得,懷偉P50 Pocket都不是一款常規意義上的旗艦,測試性能有什麼意義呢?這麼說就不對了,一是P50 Pocket的價格擺在這,很大一部分都是芯片支撐起來的;二是它在大部分時候都是要常态使用的,玩遊戲也可以是用戶的需求。
友情提示,在開啟與遊戲有關的應用時,記得先打開性能模式,否則你會得到下面這張測試成績。老實說,之前我們測試的骁龍778G平台都比它要高不少。
滿心歡喜地開啟性能模式,才發現P50 Pocket的跑分依然沒有達到預期,整體分數64萬分還是有些讓人難以接受。整體來看,除了GPU稍微顯得正常一些,其餘三項都明顯偏低。
我們也不排除是軟件的問題。在我們使用GeekBench 5.4.1測試時,發現華為P50 Pocket的CPU得分是比較正常的,單核1100 、多核3300 ,是骁龍888的正常水平,這也說明了之前的安兔兔跑分确實有一些問題。
GPU性能可通過3D Mark的壓力測試來确定,雖然沒有達到骁龍888機型的極限,但最高分超5800、穩定性超過80%,也算是舍棄了一部分的峰值性能來獲得更好的穩定性,聯想到P50 Pocket的輕薄機身,可以認為是性能調度稍微顯得保守,以減輕手機的散熱壓力。
内存數據用Adrobench跑了一下數據,連續讀寫的數據分别是1991.67MB/s以及760.9MB/s,速度和規格上都沒有問題。
至此,可以确定的是安兔兔對鴻蒙OS 2有一定的反向優化,所以跑分成績大幅下跌,單項測試的結果都屬于正常水平。
實際體驗中,就幾個簡單遊戲上體驗還算不錯。比如《王者榮耀》中就能比較穩定地保持在60fps上,當然沒有開放90fps乃至120fps卻是比較遺憾,可能是想着這款手機面向的人群對手遊的需求可能沒有那麼強。
《和平精英》中也是類似的情況,基本上能夠穩定在60fps上,偶爾的幀數降低也沒有卡頓的感覺。
而在對性能需求更高的《原神》中,P50 Pocket的劣勢就體現出來了,由于限制了性能發揮,所以初期的幀率表現僅有45fps左右,偶爾會出現掉幀;後期掉幀到40fps,同樣伴随掉幀。一般來說,骁龍888雖然無法穩定運行《原神》中畫質60fps買,但在前期是可以保持一段時間的高幀率,隻能說明P50 Pocket的性能調度确實顯得過于保守了一些。
當然還是那句話,P50 Pocket的用戶大概率也不會高頻的玩手機遊戲,一些比較小規模的遊戲可能更有代表性。
特殊的玩法,還有特殊的發現
折疊屏現在已經過了嘗鮮的階段了,總要在折疊屏上做出一定的特殊體驗,才能讓人覺得折疊屏是“有用”的。在鴻蒙OS 2.0的加持下,華為P50 Pocket還是帶了不少有意思的功能。
其實大部分都在背面的這塊外屏上。除了前面提到過的自拍預覽之外,它還能通過鴻蒙系統的服務卡片來快速實現通知、日程、音樂、錢包支付等生活高頻功能的快速操作,免去開蓋提升操作效率,左右滑動就能快速切換服務卡片。
外屏服務卡片中有個非常有意思的功能,就是“鏡子”。它能夠檢測臉上的防曬霜是否塗抹均勻,它主要還是通過超光譜影像技術來檢測,對于普通的AI測膚功能會準确不少。還可以根據“鏡子”的提示來操作,抹得更均勻(不)。手機會同時生成一份全面的測膚記錄,并提供建議。當然筆者用不上這功能(糙漢),圖片僅做展示。
在折疊這個動作上,P50 Pocket加入了比較方便的兩個小功能,一個是開屏接聽電話,就像10多年前翻蓋手機的設計一樣,可以簡化接聽電話的過程。在外屏上我們能夠直接看到來電信息,想接就直接展開手機,不想接可以通過外屏挂斷。
另一個則是超級隐私模式,主要是針對折疊後的攝像頭、麥克風和定位功能,開啟功能之後将手機折疊會無法使用上述功能,展開之後則會恢複正常。
我們還有一個意外的發現,鴻蒙OS 2.0從全屏應用退出之後,系統會有一定的UI顯示問題。比較典型的是從遊戲全屏退出後,系統會有0.5s左右的時間無法操作,要等到UI界面閃爍一次之後,才能正常操作。
上下折疊的手機相對來說并沒有那麼容易做出新功能來,但是P50 Pocket仍然能進一步優化體驗,這一點還是非常值得稱道的。
和Mate X2相比,完全是另一款手機
雖然都是折疊屏,但就像我們之前說的一樣,左右和上下折疊的手機在玩法上是完全不一樣的。過去的華為Mate X2能夠在屏幕展開之後,奉上平行視界等平闆領域好評連連的功能,但展開後屏幕比例接近正常手機的P50 Pocket上,自然不适合加入平行視界功能。
相似的是,由于展開之後機身屏幕一分為二,所以兩類折疊手機都可以在部分功能上做到相似的效果,比如展開成90°時相機界面會一分為二,立直的屏幕是畫面預覽,水平的屏幕是操作區,這樣就能夠直接擺放在桌子上進行拍攝了,如果你想拍一段延時攝影,那麼不用腳架也能完成——理論上。
折疊之後P50 Pocket的厚度和手感也顯然要比華為Mate X2好許多,這是毋庸置疑的,單手握持體驗大幅提升。折疊後的機身厚度顯然也要比Mate X2要好,也更容易放進褲兜裡。當然對于女性來說,出門在外手機一般在手上或者包包裡,反倒沒這個問題。
P50 Pocket外屏的作用要遠比Mate X2外平更重要,在P50 Pocket折疊之後由于無法顯示屏幕,所以需要外屏來顯示消息推送。但如果深究下來,P50 Pocket并能沒有在上下折疊上做出太多的突破,隻是提升了折疊屏手機的易用性,這也是其他此類手機的通病。
倒不如說它更适合想體驗“折疊”的這部分用戶。
寫在最後
很顯然華為P50 Pocket是一款非常有特色的手機。雖然在折疊的交互上受限于手機隻能單屏使用,不能再實現如同平行視界一般的突破,但就生活中的各類使用場景,P50 Pocket都做出了足夠的優化,并針對折疊的小場景加入了一些能夠有效提升使用體驗的小功能,對用戶非常貼心。
不過它也存在一些小缺點,比如UI的問題,又或者是折疊後自然展開機身不夠平整的問題。這些小瑕疵對折疊手機的體驗影響并不大,還不如缺席5G對華為P50 Pocket的影響來得大。不過沒有5G也算是有好處,至少現在使用數據網絡不用太擔心手機續航“崩”,4000mAh電池也夠用很長一段時間。
對“時尚單品”有需求的換機用戶,華為P50 Pocket是個不錯的選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