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amd線程撕裂者3990

amd線程撕裂者3990

科技 更新时间:2025-05-01 06:24:29

在2020年初的CES上,AMD公布了規格消費級産品線中,規格最高的桌面處理器旗艦銳龍Threadripper 3990X, 其一經公布,直接碾壓所有市面上存在的處理器,加持相對高昂的價格,成為DIY粉絲眼中信仰版的存在。

amd線程撕裂者3990(電腦之間不能一概而論)1

而這一次我們有幸拿到一套超級電腦,搭載了AMD這款王者CPU,接下來就帶大家重新感受下Threadripper 3990X“隻有3塊屏幕才能完整顯示”的性能。

amd線程撕裂者3990(電腦之間不能一概而論)2

這就叫頂級硬件

這套整機平台的CPU是整台主機最大的亮點,其搭載的是銳龍Threadripper 3990X,也是目前消費級領域能購買到最強悍的處理器,沒有之一。這款CPU采用7nm Zen2架構,擁有恐怖的64核128線程,全核睿頻2.9GHz,但是最高單核頻率依然達到4.3GHZ,并沒有因為核心數量增加大幅降低頻率。

amd線程撕裂者3990(電腦之間不能一概而論)3

這款CPU内部還總共配備了多達288MB的高速緩存,而現在主流消費級處理器最多也才36MB,可見其規格是有多麼強勁。

由于規格實在太高,因此這款CPU的熱功耗設計280W,為了能夠鎮壓住這顆怪獸級CPU,它的散熱器采用酷冷至尊的冰神G360一體水冷,并且搭配了6把風扇,以夾漢堡的形式給冷排散熱,比常規購買的冰神G360散熱能力更強。

amd線程撕裂者3990(電腦之間不能一概而論)4

主闆采用的是技嘉TRX40 DESIGNARE “設計師”主闆,作其CPU部分采用16 3直出式供電、搭配有4通道8組内存插槽。主闆下方擁有4組PCI-E X16/X8插槽、4組PCI-E 4.0 M.2插槽,以滿足擁有88條PCle 4.0通道的3990X信息傳輸需求。

amd線程撕裂者3990(電腦之間不能一概而論)5

内存配置嘛,主闆上共有8條内存插槽,對于這台超級電腦來說,自然就是全部插滿,内存準備的是海盜船複仇者内存條,頻率2666MHz,時序16-18-18-35,可超頻至3200MHz。不過這裡每根海盜船内存條的容量都達到32GB,因此内存總容量更是達到256GB的水平,這内存容量可能都比一部分用戶的固态硬盤都要大了。

amd線程撕裂者3990(電腦之間不能一概而論)6

amd線程撕裂者3990(電腦之間不能一概而論)7

amd線程撕裂者3990(電腦之間不能一概而論)8

顯卡是配備的3塊撼訊RX 5700XT,也算是終于有一款比較熟悉的硬件了。其内部散熱模塊由五熱管構成,采用10CM的超大風扇能迅速排出顯卡熱量。BOOST核心頻率為1750MHz,顯存頻率為14GHz,是目前AMD市售單卡性能最強的遊戲顯卡。之所以選擇撼訊的RX 5700XT顯卡,是因為受主闆插槽間隔限制,并不是所有顯卡都能同時安裝下3塊顯卡,而撼訊RX 5700XT的寬度正好在兩槽以内,所以就選擇三張撼訊RX 5700XT顯卡,讓其中兩張卡實現交火。

amd線程撕裂者3990(電腦之間不能一概而論)3

amd線程撕裂者3990(電腦之間不能一概而論)10

當然,無論是哪家的RX5700XT都沒有配備交火接口,隻能依賴于DX12軟件交火,日常軟件遊戲很難完整利用上這3塊顯卡,隻有在特殊的軟件中才能完整發揮3塊顯卡的性能,實際使用中效率并不高。

amd線程撕裂者3990(電腦之間不能一概而論)11

機身存儲方面采用的全固态存儲方案,由4根容量2TB的希捷FireCuda 520構成,并準備有一款技嘉AIC 擴展卡,可按Raid 0組成 8TB容量,不過這裡考慮到順序性能溢出和穩定性問題,其中兩塊2TB 希捷FireCuda 520組成Raid 0,另外兩塊單獨插入主闆M.2接口,作為存儲盤。

amd線程撕裂者3990(電腦之間不能一概而論)12

amd線程撕裂者3990(電腦之間不能一概而論)13

而承載這一系列頂尖配置的機箱是機箱迎廣的KuN MOD 定制全球限量款開放式機箱,其體積非常大采用全金屬材質,算上機體内的各種硬件,一個人都無法搬動。而配色風格采用電競遊戲常見的紅黑配色,搭配上金屬質感滿滿的機箱支架,整體電腦都透露着狂野的氣息,與内部頂級硬件非常搭。

amd線程撕裂者3990(電腦之間不能一概而論)14

除去堪稱頂級硬件的主機外,一同到來的還有周邊配件,顯示器是售價9999元微星的 PS341WU 34 英寸5K帶魚屏顯示器。外設采用全套雷蛇配置:雷蛇獵魂光蛛精英版鍵盤 雷蛇巴塞利斯蛇終極版鼠标 烈焰神蟲 V2 鼠标墊 北海巨妖終極版耳機。

amd線程撕裂者3990(電腦之間不能一概而論)15

amd線程撕裂者3990(電腦之間不能一概而論)16

amd線程撕裂者3990(電腦之間不能一概而論)17

amd線程撕裂者3990(電腦之間不能一概而論)18

這裡也我也把配置信息做成圖表,供大家裝機參考,手動滑稽。

amd線程撕裂者3990(電腦之間不能一概而論)19

其實眼尖的小夥伴應該會記得的,這一套電腦就是今年China Joy天貓展台中的“超級計算機”AMD&天貓&KUN MOD共同打造的MOD主機,接下來也就給大家測試下,這台“超級計算機”的性能。

你懂的主流性能測試

在拿到這台超級主機後,第一當然是跑個分了,就使用Cinbench R15、Cinbench R20、CPU Z這些DIY玩家已經耳熟能詳的CPU測試軟件。

對于擁有64核心的3990X來說,Cinbench R15的渲染測試就如同加載圖片一般,128個框框“瞬間”完成渲染,取得9840的成績。而壓力更高的Cinbench R20也取得23579的成績,無論哪個都是空前絕後的成績。

amd線程撕裂者3990(電腦之間不能一概而論)20

不過單純藐視這上萬的得分可能還不夠震撼,這裡我也錄制了Cinbench R15跑分時的動态圖,按1比1時間播放,可以感受下128線程4秒完成的“Cinbench R15圖片加載”是有多麼震撼。

amd線程撕裂者3990(電腦之間不能一概而論)21

接着是CPU Z自帶的BenchMark,開始測試後,下方的藍色得分條直接爆表,滿滿的都是綠色,總分達到3萬之多,從CPU Z中找到我們熟悉的3700X成績,對比下提升達到7倍之多,更讓人恐怖的是,單核成績還依然保持不變。的3700X成績,對比下提升達到7倍之多,更讓人恐怖的是,單核成績還依然保持不變。

amd線程撕裂者3990(電腦之間不能一概而論)22

Cinbench、CPU Z都是我們日常評測中必不可少的CPU性能測試工具,可面對64核128線程的3990X時,日常測試CPU的軟件就如同不是一個時代的程序一般,轉瞬間就完成測試。想要壓榨3990X的性能,那也隻能找來“勁更大”的渲染專業軟件來進行測試。

高大上的專業渲染測試

這裡我找來VRay自帶的跑分程序、一個C4D渲染工程文件以及Blender标準渲染場景來壓榨這款CPU的性能。

首先是VRay,這是是目前業界最受歡迎的渲染引擎之一,其主要應用在三維渲染領域,像裝修效果圖、産品渲染圖都可以用這款軟件進行渲染。而這款軟件本身是自帶有BenchMark程序,可以對CPU和GPU的渲染能力進行測試,這裡就先用這款渲染軟件來測試下3990X的性能。

amd線程撕裂者3990(電腦之間不能一概而論)23

amd線程撕裂者3990(電腦之間不能一概而論)24

接着是C4D渲染,這款軟件大家應該接觸或者聽過的比較多,像B站内常見的MMD、電商設計、電視包裝、廣告三維後期都有廣泛的運用。

其實之前主流CPU測試禦用的Cinbench R20就是C4D的跑分程序,其反應的就是C4D的渲染能力,但Cinbench R20中的标準渲染場景壓力較小,我這裡找到一個壓力更大的真實工程文件來進行渲染場景測試。

C4D渲染工程文件是一個細胞的效果圖,共有250幀,但為了節省時間,這裡就隻渲染其中的1幀,并以1080P分辨率進行輸出。

amd線程撕裂者3990(電腦之間不能一概而論)25

經過測試,在64核128線程全開的情況下,這1幀圖片3990X用281秒就完成了渲染。大家可能對這4分鐘多些沒什麼概念,因為這款軟件大多數用戶生活中并不會是使用到,這裡我找了另外兩台主流配置的電腦來“襯托”下。

一台電腦是AMD自家AM4接口下的旗艦處理器Ryzen 9 3950X,搭配16G内存。而另一台電腦硬件降低至主流水平,英特爾I5 10600K 8G内存,本想找一款定位更低的i5處理器,但找不到比10600K更低的處理器了,就隻能讓I5 10600K搭配8G内存。

在相同的設置下渲染同一幀,Ryzen 9 3950X的電腦花費了657秒完成渲染,而英特爾i5配置的電腦花費1712秒完成了相同圖片的渲染,而對比下來,3990X的4分鐘完成渲染就如同天頂星科技一般。

amd線程撕裂者3990(電腦之間不能一概而論)26

如此看來,重置年初蘇媽CES上公布“要三個屏幕才能裝得下”的官方PPT也是蠻簡單的。

最後是Blender,這是一款制作三維動畫的軟件,像手機電腦等産品的渲染視頻,三維動畫的視頻或者靜态效果圖,都可以用這款軟件實現。我這裡也找到一個官方Blender渲染測試标準場景,通過實際渲染再來測試下這顆CPU 的性能。

amd線程撕裂者3990(電腦之間不能一概而論)27

與C4D一緻,為了節省時間,都隻是渲染其中的1幀場景。Blender本身也是對硬件性能無上限的軟件,但渲染時的觀感體驗會比C4D更具沖擊。

渲染時,128框框進行計算,計算框直接鋪滿整個圖片邊緣,看下來也是賞心悅目。而最終的耗時比例也是與C4D測試的類似。3990X用時211秒完成測試,3950X用時531秒完成測試,I5 10600K用時1416完成測試,最快領先了近7倍。

amd線程撕裂者3990(電腦之間不能一概而論)28

我們上面說明了很多專業項的測試,雖說能夠反映出這台電腦的真實性能,但這些軟件對于絕大數人都比較遙遠,後面我們就測試下我們熟悉的3D Mark,直播遊戲等各種日常生活中,會使用到的操作,來嘗試能夠壓榨這台電腦的性能。

顯卡交火性能測試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的3D Mark測試,這台超級電腦搭載了3塊撼訊RX 5700XT顯卡,其中兩塊撼訊RX 5700XT能實現交火。能同時搭載3塊顯卡也是因為撼訊RX 5700XT顯卡厚度較薄,能控制在雙槽以内。雖說RX 5700XT取消了交火接口,但依然可以通過DirectX 12提供軟件交火,而交火優勢在3D Mark測試中也是能夠反映出來,隻不過效率很低,唯有Time Spy Extreme産生了本質上的提升。

amd線程撕裂者3990(電腦之間不能一概而論)29

另外我們還使用魯大師,對這台電腦進行了跑分,最終得分倒是很厚道的給出了1516901成功突破百萬大關,暫且不說這個分數是否具有參考性,但光是CPU的超百萬分數,就看起來十分養眼。

amd線程撕裂者3990(電腦之間不能一概而論)30

戰地5多人 30000碼率直播

測試遊戲選擇的是《戰地5》多人模式,之所以選擇這款遊戲,主要是因為《戰地5》的多人模式對CPU的壓力非常大,其寒霜引擎的多核優化能力也是業界首屈一指,即便是8核16線程的處理器,多人遊戲中整體利用率能達到70%以上,16個線程也能同時利用上,所以這裡也就挑選這款遊戲的多人模式來測試下3990X性能。

amd線程撕裂者3990(電腦之間不能一概而論)31

原本是想打開微星MSI Afterburnner内的監控軟件來監控CPU線程利用率,然而實際打開軟件後卻發現軟件最多隻能同時顯示32個線程的數據,對于3990X這個擁有128線程的處理器來說杯水車薪,迫于無奈,隻能采用麻煩的Hwinfo64抓取遊戲中的CPU信息,然後再手動制成表格查看占用情況。

當然遊戲中還是手動開啟1080P分辨率和最高特效,畢竟現在遊戲都隻能使用上一塊顯卡。在這種情況下,這台電腦平均幀數達到120幀,而用Hwinfo64抓取到遊戲中的某一時刻CPU線程利用率,按照線程總使用率來看,總共有41個線程有負載, 如果按照超過10%利用率以上來篩選計算,戰地5和背後的系統總共使用上了14個線程,作為一款普普通通的遊戲,擁有這種多線程優化屬于非常不錯的。

amd線程撕裂者3990(電腦之間不能一概而論)32

對于3990X這種旗艦級CPU來說,現階段的軟件遊戲都完全無法利用上這些線程優勢,所以在開啟戰地5的情況下,後台還一并開始鬥魚直播,以1080P分辨率60幀數30000碼率進行直播,這也是鬥魚直播伴侶中能支持的最高規格。

amd線程撕裂者3990(電腦之間不能一概而論)33

目前無論是AMD還是英特爾的主流CPU,在遊戲的同時開啟直播都會發生遊戲幀數的下降的問題,而在3990X下,這種情況卻完全不存在,即便開啟30000碼率的直播, 也不會給遊戲帶來任何負面影響,遊戲平均幀數甚至還依然穩定在120幀的位置。

而此時抓取到的CPU占用率,可算利用了所有線程,124個線程均有負載,但絕大多數占用都低于10%。繼續按照超過10%利用率以上的線程數量來計算,總共有35個線程,相比單獨遊戲,壓力提升了超過一倍。

amd線程撕裂者3990(電腦之間不能一概而論)34

可即便如此,戰地5多人加上30000碼率的直播,也無法對這塊CPU産生壓力,遊戲幀數都無法下降 ,可見3990X的性能是有多麼強大。對于普通用戶來說,除了多開軟件能盡可能讓128個線程産生負載,其他所有日常應用是完全使用不上這麼強的性能。

内存盤打開24G星空圖

我們似乎還忘了256G的内存,在我們能接觸到的軟件中,除了渲染程序外,都無法在一個軟件中支持到64核心,更别說使用上容量達到256GB的内存。所以想要盡可能發揮256G的内存優勢,那就隻能換個思路——用内存來當硬盤使用,并通過打開24G星空圖的時間來衡量性能。

amd線程撕裂者3990(電腦之間不能一概而論)35

Primo Ramdisk是一款能夠将内存劃分為硬盤的軟件,這裡我劃分了70G的内存空間用來制作硬盤,制作完成後,電腦中額外出現一個容量70GB的Z盤,速度能夠輕松達到20000M/s以上。

amd線程撕裂者3990(電腦之間不能一概而論)36

而測試文件就是選用了著名的星空圖,單張圖片總容量24.6GB,分辨率達到驚人的108199*81503,與之對比的也是之前兩台不同配置等級3950X 16GB NVMe SSD内存的電腦和i5 10600K 8G SATA SSD内存的電腦。

amd線程撕裂者3990(電腦之間不能一概而論)37

理論上要順利打開這張圖,需要25G以上的内存空間,如果内存不足,就會調用硬盤作為虛拟内存來緩解内存不足的問題,内存大小和硬盤的性能都會影響到這張圖片的打開速度。

對于AMD這套擁有256G内存外加内存硬盤Buff的神機來說,24G的星空圖僅用時18秒就從PS中打開,配置更低3950X 16G NVMe SSD的用時35秒打開這張圖片,而目前主流配置的i5 10600K 8G SATA SSD電腦卻花費17分50秒才打開圖片,其差距比之前的專業測試差距更大。

amd線程撕裂者3990(電腦之間不能一概而論)38

“電腦與電腦之間不能一概而論”

這一套“超級電腦”作為目前性能處于頂點的整機,一整套測試下來,無論是日常跑分還是實際軟件應用, 都擁有着碾壓性的表現,尤其是在一套專業渲染軟件測試後,也讓我意識到,主流級處理器與頂級專業處理器之間的差距有多大。

如果真實放大到每秒24幀總共100分鐘的真實電影中,用主流消費級處理器的“凡人之軀”來完成這些渲染測試,那對比3990X這種半專業處理器,差距就不隻是單純的5倍6倍7倍這種簡單的數字,而是領先數個星期甚至是數個月之久,可見專業影視渲染領域對于硬件的性能要求有多高。而銳龍Threadripper 3990X這顆CPU就是專門為這個行業而生,為建模、動畫、渲染等一系列專業操作提供極其強勁性能的同時,并節省下大量時間。

測試完這套整機,我也隻能感歎“電腦與電腦之間不能一概而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