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一号店ceo最新消息

一号店ceo最新消息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2 08:44:26

一号店ceo最新消息(創立1号店七年後)1

于剛(右)與劉峻嶺

兩位創始人過早地失去股份控制權,悲情的種子早已埋下。

傳言在很多時候都是真的。7月14日,沃爾瑪宣布1号店創始人于剛、劉峻嶺選擇了離職。

幾個月前,江湖上就有于剛、劉峻嶺要離開1号店的說法。如今,距離1号店網站上線整整七年,兩位創始人終于告别了。沃爾瑪全球電子商務總裁及首席執行官Neil Ashe在給1号店團隊的信中說,“剛和峻嶺已經決定離開1号店去開創他們的下一個事業。”

Neil Ashe還稱:“非常信任王路領導電子商務業務的能力,同時對填補其他重要領導崗位充滿信心。在目前的過渡期,宋侑文和戴青将作為臨時領導和協調人。”

今年年初,1号店CTO韓軍等多位功勳成員相繼離職。現在的變化,則意味着沃爾瑪“空降兵團”全面接管1号店。王路是CBS Interactive(哥倫比亞廣播集團旗下互動媒體公司)前中國總裁,今年入職沃爾瑪;宋侑文和戴青則在2012年11月由沃爾瑪電委任,頭銜分别是财務副總裁和人力資源副總裁。

2008年,曾任戴爾全球采購副總裁的于剛和曾任戴爾中國區總裁的劉峻嶺創辦1号店。兩人被稱為創業黃金搭檔。不過,他們沒有選擇對創業時機。金融危機使很多VC收緊了口袋。1号店上線一年多以後,錢燒得差不多了。無奈之下,他們在2010年5月接受了平安的資金。

于剛和劉峻嶺告别1号店的悲情種子,實際上在平安入主之時就已埋下。據媒體報道,後者出資8000萬即收購了1号店80%股權。換句話說,1号店上線不到兩年,兩位創始人就失去了股份控制權。

早在1995年,于剛就曾經在美國創過業。他還曾經供職于亞馬遜,經常陪亞馬遜的總裁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參觀倉庫,并且參與過亞馬遜收購中國卓越這個項目。按理說,他應該清楚過早失去股份控制權意味着什麼。

2011年5月,沃爾瑪出資6500萬美元入股1号店;2012年8月,商務部又批準沃爾瑪增持1号店股權至51%,處于控股地位。當時就有聲音說于剛可能選擇離開,但他公開表示1号店是“一生的事業”。

于剛2012年3月接受《天下網商》采訪時曾表示,平安帶來了品牌和幾千萬顧客,以及好的政府關系;沃爾瑪的品牌就不用講了,而且擁有非常優秀的供應鍊資源、物流資源。

但事情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騰訊科技就援引接近1号店的電商人士的說法稱:“1号店與沃爾瑪之間在産業鍊條上協同非常少,雙方基本上還未進行數據打通。”

作為創始人,于剛、劉峻嶺和沃爾瑪,以及沃爾瑪空降來的高管之間,也難免會有理念和利益上的沖突。2012年,沃爾瑪成為1号店大股東時,根據商務部批文,獲得的隻是1号店自營B2C部分,并不包括開放平台1号商城。騰訊科技稱,在促銷和流量是否往1号商城傾斜等問題上,以于剛為代表的創始團隊與沃爾瑪方面存在争議。2014年年底,1号店和1号商城悄然合并。這裡面發生的故事耐人尋味。

1号店的業績也不怎麼理想。根據于剛今年年初發布的數據,截至2014年底,注冊用戶接近9000萬,其中移動訂單占比超過40%。但他沒有透露具體的銷售金額和利潤。有媒體報道稱,2014年1号店在市場投放上燒錢過多,1号店陷入虧損,這使得線下不斷裁員、關閉門店的沃爾瑪極為不滿。

獲悉于剛、劉峻嶺告别1号店的消息之後,一位前1号店員工唏噓不已,他還清晰地記得于剛說過這樣的話:“我一輩子沒有什麼遺憾,即使有,也很少。”

不管怎樣,于剛、劉峻嶺已經在中國電子商務史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正如他們在給1号店人的告别信中所說,他們在中國孵化出網上超市的概念,1号店也走過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大到強的曆程,進入了中國電商的第一梯隊。

有消息稱,兩人将開始新的創業。

于剛、劉峻嶺給1号店人的告别信

親愛的1号店人:

我們在此懷着感恩之心與不舍之情,向和我們一起走過精彩創業曆程的小夥伴們告别!所有的舞會都會有最後的一首曲,我們帶走的是美好的回憶,留下的是創造中國電商曆史的足迹,是厚愛1号店的顧客,是共赢的合作夥伴,是誠信、顧客、執行、創新的企業文化,是1号店精神!

自八年前我倆在一間小屋裡一張桌上孵化網上超市的概念,1号店走過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大到強的曆程,進入了中國電商的第一梯隊,成為中國top100品牌。在我們記憶裡珍藏的事,和大家一起在倉庫通宵盤點的激情,送貨時看到顧客收到滿意商品的喜悅,在客服中心解決了顧客問題的欣慰,每次創造吉尼斯紀錄時的開心,打造業界一流供應鍊的自豪,在全球領取各種獎項時的驕傲,看到大家在事業上不斷成熟和成長的成就感。

我們決定離開1号店去追求新的夢想。這次選擇是我們人生事業中最艱難的一次,也是最難以割舍的一次。我們把1号店看成我們的孩子,傾注了所有的心血和情感,我們吃飯、走路、做夢都想到1号店,1号店是我們的一切,我們用“心”而不僅是用“腦”做1号店。但我們相信這是一次理性的選擇,是經過數個月内心煎熬和充分思考後的選擇,我們也堅信1号店的精神會被大家傳承,1号店的品牌會被顧客愛戴,我們也會永遠支持1号店。

是緣分讓我們相聚,是互聯網時代讓我們共運,是共同的事業讓我們同行。和大家在人生中有過交集是我們的幸運,我們會無比珍惜。

預祝大家生活和事業一切順利,預祝1号店的明天更美好!

剛\峻嶺

于剛:短短七年,1号店的使命就要改變

2015年4月12日,第二屆中國(義烏)世界電子商務大會組委會向1号店創始人于剛頒發“中國電商創新領袖獎”。于剛在這個會上發表了“移動互聯和大數據時代的電子商務”的主題演講。标題系《天下網商》所加。

我們大家都非常有幸,生活在一個偉大的時代,一個互聯網代,尤其是移動互聯的時代,一個大數據的時代。這個時代裡人們的生活方式正在被改變,創新的商務模式不斷地湧現。而作為電商,我們應該更感到有幸,我們是這個時代的弄潮兒,我們是曆史的推動者,我們不僅僅是一個過客,一個見證者。

中國的電子商務已經全面超過美國,不管是從線上的總銷售額,還是線上銷售在全社會零售的占比,還是增速。更可怕的是什麼?中國的網購人群已經超過美國人口,但是發展的空間還是巨大的。美國的網購滲透率超過了75%,而中國的網購滲透率才剛過50%,潛力巨大。

在這個過程中,移動商務的發展是井噴式的,尤其是從2011年開始。而未來的幾年還會持續地高速發展。這幾年裡面,每年移動銷售的占比的實際發展往往都超過了預期。1号店是2011年開始推動移動購物,那一年移動銷售占比隻占了百分之一點幾。第二年達到百分之六點幾,第三年到了百分之十五,第四年接近百分之四十。今年我們的目标是什麼?超過百分之六十。也就是說移動商務很快就成了所有電商的主戰場。而不是未來,就是今天,2015年就是分水嶺。

電子商務有這樣一些優勢,首先它不受地域限制,一網覆蓋全國乃至全球。第二,它不受時間限制,它可以7×24小時服務。第三,它可以有無窮的貨架,增加商品隻是增加服務器。還有一個就是大數據。大數據允許我們更多的了解顧客,精準的營銷,個性化服務。而移動商務在這幾個優勢基礎上又增加了很多新的優勢。

我記得我們剛創建1号店的時候定義我們的使命是什麼?是用創新的商務模式和先進的技術平台,讓廣大的顧客可以足不出戶享受購物和服務。短短的七年時間我們就要改變我們的使命,我們不再是讓顧客可以足不出戶享受購物和服務,他們可以随時、随身、随地享受購物和服務,以他們想要的方式來進行。尤其是可穿戴設備的發展,可以讓整個購物個性化、智能化。

第二,移動客戶端,尤其是智能手機的發展,其掃描和圖像識别功能可以方便顧客的搜索。我去年8月參觀了矽谷的一個公司,它的産品可以用智能手機拍攝一個圖片,把這個圖片裡面的所有商品識别出來,把這個商品和其最契合的款式、顔色和品牌,找出來,匹配起來,迅速地鍊接到相關的店裡去,方便顧客立即購買。

以前大家談O2O、LBS,也就是基于地理的服務,可是沒有智能手機,這隻是個概念。有了智能手機,可以随時知道你在什麼地方,及時告訴你周邊有什麼服務有什麼商品适合你。有了大數據可以分析這個顧客的喜好,可以分析跟這個顧客同類畫像的顧客群的喜好,推送适合你的商品。十多年前,大家談物聯網,可是如果沒有智能手機,沒有可穿戴設備,沒有各種感應設備的話,也隻是個概念。現在這些概念都變成現實。

社交購物,以前也是概念,你很難想象你到一個店裡去,還要找一個PC,上去問問你的家人要買什麼商品,問問意見領袖買哪個商品好。有了智能手機,你随時可以幫人代購,你随時可以在買東西的時候問你家人和朋友需要什麼,你随時可以在朋友圈裡征求大家的意見。所以說移動商務,我們現在挖掘的能力僅僅是冰山一角,還是非常小的部分,将來巨大的潛力、巨大的優勢等待着我們去發現。

移動購物有新的特征,因為大家把零散的碎片化的時間利用起來,可以在上班的路上,可以在地鐵裡,可以在公交車上,可以在旅遊的過程中,可以在任何的場景随時購物。所以購物的特征更頻繁更零碎,客單價降低,但是購買的頻次增高。大家發現,回到家的晚上,甚至躺在床上都可以購物,節假日根本不需要打開電腦,随時可以購物。這是新的特征。

大數據對我們的影響,我記得三十多年以前在康奈爾大學讀書的時候,買的電腦還是KB為單位,二十年前已經到MB,大家看到GB的時候覺得已經巨大了,現在已經到了TB,估計未來馬上會進入PB、EB的時代。剛才車總(注:阿裡巴巴集團副總裁車品覺)介紹數據規模是指數上升的,怎麼發揮它的價值?發現數據到轉換成人的智慧,也是一個演化的過程。最早數據是零散的,原始的,是看不出它的意義的。經過收集和儲存我們擁有了這些數據。然後我們有效地把這些數據的噪音去掉,合理地組織和有效地展示,變成大家可以理解可以接受的信息。這些信息整合起來

經過分析,指導我們的商務決策,這就成了我們的知識。而我們在這基礎之上建模,比如說顧客行為模型,比如說價格智能模型,不光是對現在的決策做指導,而且對未來的決策做預測,也就成了我們的智慧。所以說數據的量在進化,數據的價值也在不斷被挖掘出來,被提升。

電商盈利的模式也在不斷的升級過程中。大家知道早期的電商隻能靠賣和買的商品差價盈利,逐漸地顧客來了,流量有了,于是可以做大量的商品營銷,通過營銷的返點盈利。有了更多的顧客群,這時候商家越來越感興趣,品牌商也感興趣,電商開始建平台。可以看到現在大型的商家都有自己的平台,這個平台因為有了顧客,可以把各種商家引上來,為顧客提供更多的商品、更多的服務和更廣的地域覆蓋。

而這個平台促進了電商的發展,成了良性的螺旋式的上升,因為商家帶來更多的商品、更多的服務,也就引來更多的顧客流,而更多的顧客流引來更多的銷售,吸引更多的商家,所以電商走向良性循環的過程。這個平台就可以收取平台使用費等等。有了更多的商家之後,下一步就是為這些商家提供各種服務,比如金融服務,我們提供保理、保險、小貸、基金等等金融服務。1号店三年前推出了SBY模式(注:Service By Yihaodian),其服務包括物流服務、金融服務、數據服務、平台服務和營銷服務。我認為電商的終極價值在它的數據,這個數據過去是工具,到未來是産品。

在這個移動互聯和大數據的時代,我認為有下面幾個特征。第一個特征就是連接一切,包括人與人的連接、人與物的連接、物與物的連接、人和服務的連接。連接之前都是無序的,各自做各自的決策,連接起來之後,把智能融合在裡面,實時調配社會資源,會節約大量的社會成本,産生更大的效益。

我記得在商學院時,大家都在談渠道為王。那時候每一個傳統的零售店都占據一定的物理半徑,也就是說在這個半徑之内的顧客,我店開在這兒,你來吧。比如加油站,路左邊有一個,路右邊還可以開一個,因為開車在路這邊,不方便到路那邊去。它占了物理的範圍。有了電腦、有了PC之後,競争變得更加激烈。現在有了移動設備,有了觸屏,顧客地位被大幅度提升,不再是渠道為王,而是顧客為王。所有的渠道,不管是PC渠道、移動終端還是POS,還是傳統的各種終端渠道,都要來搶這個顧客。顧客是所有的核心。從早期的水泥加磚頭的單渠道銷售,有了PC變成多渠道銷售,現在有了移動設備變成全渠道銷售,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隻要能夠觸達顧客的地方,不管是社交網站還是遊戲網站還是門戶網站,所有可以觸達的地方都可以搶顧客。

第三個特征,大衆營銷即将消失,至少這個時代取代它的是窄衆營銷。現在,我們将顧客分為宅男、麗人、辣媽、新客四個角色,這樣至少可以部分精準地為顧客服務。手機客戶端現在能做到千人四面,我們更希望做到千人千面。但是終極目标是精準營銷,每一個顧客有适合自己的最精準的信息,比如說我上新浪體育隻看NBA或高爾夫,我不喜歡看足球看體操,每天給我看這些沒有用,給我看NBA就行了。我是高血壓患者,不需要看糖尿病的内容,你給我推糖尿病的藥是沒有任何意義的。這時候就節約了營銷成本,最後也讓顧客受益。生産也從早期的批量生産變成批量定制,終極目标是C2B,針對每一個個人的喜好和所需來制造。

最後一個特征,電商是更智能化、更本地化、社交化和個性化的。大家設想一下,如果上任何一個網站也好APP也好,一上去就知道你是誰,知道你的畫像,知道你在什麼地方,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知道在這個季節裡面适合你的是什麼樣的服務和商品,最後給你提供你最适合的需求。你感覺這個網站就是為你服務的,這就是未來的電商,這就是基于移動和基于大數據的電商。

在短短的五年前,我參加中國零售領袖峰會,記得在長沙,當時我提出一個觀點,我說将來是無商不電商。我記得當時大家做了一個調查,所有在場的中國零售企業,數百家,問大家有多少正在做電商或者準備做電商,當時的結果是不超過30%。去年在福州又做了同樣的調查,五年以前大家說狼來了,在福州的調查發現正在做電商或者準備做電商的,已經接近80%。大家不再談狼來了,而是說引狼入室、與狼共舞。

互聯網是一個不可阻擋、不可逆的洪流,它會沖洗一切,沖洗所有的行業。隻不過這個洪流來的時候,開始沖掉的是那些坑坑窪窪的地方,逐漸這個洪流會越來越大,越來越高,把那些很難的,有些壁壘的,有政策壁壘、地域壁壘、行業壁壘的,都沖洗掉。沒有行業可以幸免。

天下網商txws_txws

網商成長第一平台

長按下方二維碼,選擇“識别圖中二維碼”即可關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