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孔子的故事仁義禮智信

孔子的故事仁義禮智信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8 19:02:02

孔子的故事仁義禮智信(孔子箴言故事仁者愛人)1

《論語》第四篇開頭便引孔子說“裡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是說在住的地方,要講仁、德為好。選擇住處,不講仁德,能算有智慧嗎?人們常說“遠親不如近鄰”,對鄰居一定友好,講仁德。《韓非子·内儲說上七》記載這樣一件事:

商朝的法律規定:如果把灰倒到街上,要受到砍手的刑罰。孔子弟子子貢認為這種刑罰太重,便向孔子請教。

孔子說道:“商朝這種規定的目的是為了國家大治。他們認為,如果把灰倒到街上,風一吹,就會灰塵飛揚,迷人眼睛。迷了人家的眼睛,人家就會發怒。發起怒來,雙方就可能争鬥。争鬥起來,就會使雙方的親人受到傷害。别看這一點小事,容易引起不良的後果。商朝為什麼對這件事用重刑呢?其實目的還是不要人們犯這樣的錯。對于那種人人都可能做到的倒灰的小事,用重刑來治,體現一個國家希望大治,希望裡仁為美。”

孔子的故事仁義禮智信(孔子箴言故事仁者愛人)2

這番對話,強調了治國要重法、重刑。其實孔子是主要講德治,他認為制止街上棄灰的主要辦法,還是對百姓進行教育,做到“裡仁為美”,韓非子則主張嚴刑竣法,他編造這個故事的目的,是借孔子之口,強調法治。

與此相反,還有一個“東周欲為稻,西周不放水”的故事。春秋以來,周天子轄區分作東周、西周兩個地區。相鄰的兩處,不但互不連屬,還有時發生矛盾。東周地勢較低,種上稻子,遇到幹旱時缺水。而地勢比較高的西周,有水也不放給東周,以緻兩者發生矛盾,争鬥,結果是兩敗俱傷。還是孔子所說“裡仁為美”好。

孔子的故事仁義禮智信(孔子箴言故事仁者愛人)3

遠親不如近鄰

民間有句俗話“遠親不如近鄰”。對鄰居,經常接觸,是一個人處理社會關系最經常的事。小到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都是這樣。如果處理不好,就不會有個安定的環境,什麼事也做不成。怎樣處好鄰居:首先不要和鄰居争利益,還有不要覺着比别人高一頭,要平等待人。鄰裡之中出現矛盾,大量因為亂傳話,管些不該管的事造成。因此對鄰居也要和而不同,既團結、幫助、友好,也不要要求和自己一樣,應求同存異,相互尊重,才能做到裡仁之美。

孔子的故事仁義禮智信(孔子箴言故事仁者愛人)4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