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祖在看到惠能那首“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偈子之後,心中已經有了衣缽傳人的目标。于是,《壇經》中有這樣一段描寫:
次日,祖潛至碓坊,見能腰石舂米,語曰:“求道之人,為法忘軀。當如是乎?”
乃問曰:“米熟也未?”
惠能曰:“米熟久矣!猶欠篩在。”
祖以杖擊碓三下而去。惠能即會祖意,三鼓入室。
祖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為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遂啟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這裡有一個“腰石舂米”,不太好理解。“腰石”的“腰”在這裡是個動詞,“腰石”就是在腰上綁塊石頭。為什麼在腰上綁塊石頭?五祖為什麼要感慨說:“求道之人,為法忘軀。當如是乎?”
要想搞明白這個問題,我們另有途徑,這個途徑,就是《曹溪大師别傳》。關于這一段,《曹溪大師别傳》有詳細的描寫。
原來,六祖之所以在腰上綁一塊大石頭,是為了增加自身的重量。重量增加了,踏碓的效率就提高了,就可以舂更多的米。但長期墜塊大石頭的結果就是損失了自己的腰腿。
五祖見他腰也傷了,腳也傷了,就問他:疼不疼?
惠能說:不見有身,哪裡來的疼?
所以,五祖說他“為法忘軀”。這種境界,的确不是常人所能達到的,也不是我們提倡的。
講完“腰石舂米”,之後五祖和六祖之間有一段精彩的機緣對話。
五祖問:米熟了沒有?
惠能回答說:米熟了很久了。不過還欠一篩。
這當然是雙關語,悟是悟了,但還不精到,差了一哆嗦,這一哆嗦還需要老師點撥。
五祖心領神會,用手中的錫杖敲了三下舂米的碓子。
六祖也心領神會,等到半夜三更的時候來到五祖的房間。
這個場面大家是不是覺得好像在哪兒見過?不錯,在《西遊記》裡見過。
當年孫悟空為了學法,從東勝神洲傲來國的花果山,遠渡重洋,經南贍部洲到達西牛賀洲,在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找到了須菩提祖師。祖師問他想學什麼法?他開始說都行。祖師就一個個問。學術字門中之道嗎?孫悟空說:不學不學。祖師又問:學流字門中之道嗎?孫悟空說:不學不學。祖師又問:學靜字門中之道嗎?孫悟空說:不學不學。祖師又問:學動字門中之道嗎?孫悟空說:不學不學。祖師惱了:你這個猢狲,這個不學,那個不學,你到底要怎樣?說完用手中的戒尺在孫悟空的頭上打了三下,然後氣哼哼地倒背着手走到裡面去,随手把中門關了。
在場的弟子吓得目瞪口呆,都來怪罪孫悟空,說他攤上大事了。
孫悟空自己卻一臉傻笑。
等到夜裡三更時分,孫悟空從後門悄悄來到祖師的房間。祖師問他為什麼大半夜不睡覺,跑到這裡胡鬧。孫悟空說,是師父叫我來的嘛。打了三下,意思是三更的時候。關上中門,意思是讓我走後門。
祖師看他果然根性不一般,就教給他一個人法術。
《西遊記》裡的這一段描寫,顯然是來自于《壇經》。
自從來的東禅寺,這是五祖第一次給六祖說法,也是五祖最後一次給六祖說法。而說的正是六祖一直念念不忘的《金剛經》。五祖怕被别人看見,就用袈裟把周圍圍住,隻給六祖一個人講經。當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六祖大徹大悟。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在《金剛經》的第十品。但這個問題的提出,則是始于第二品。在第二品,須菩提問佛祖:“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雲何應住?雲何降伏其心?”
“雲何應住”,這句話的語序有些問題,唐代的《金剛經》,比如柳公權抄的《金剛經》的語序是“應雲何住”。這個語序是正确的。“應雲何住,雲何降伏其心”,意思是應該如何住自己的心。也就是把心放在哪裡。
到第十品,佛祖正式回答了這個問題:“諸菩薩摩诃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意思是:心,不能住于相上。那住在哪裡?心性本來就在那裡,本自清淨,不生不滅,不被擾動,所以,哪裡也不住。一住就是錯。
六祖是大智慧,所以聽到這裡就大徹大悟了。
《金剛經》講到這裡,剛剛不到三分之一,從理論上說,剩下部分就沒有必要往下繼續了。原來“一切萬法,不離自性”,于是激動不已的六祖,用“何期自性”一口氣說了五個排比句:“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何期”是什麼意思?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沒想到。這一晚上,六祖得到了五個沒想到。
他悟到了自性的五個屬性:本自清淨、本不生滅、本自具足、本無動搖、能生萬法。
這五個屬性,最根本的就是本自清淨。正因為本自清淨,所以不生不滅、本自具足、本無動搖、能生萬法。這個自性,它就在那裡,不增不減、不生不滅,什麼都具足,毫無動搖,而且是萬法的源頭。所以,六祖在《壇經》的一開篇就毫無保留地說給大家聽。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