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詠蟬虞世南古詩

詠蟬虞世南古詩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9 07:49:39

這是一首詠物詩,詠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濃郁的象征性。句句寫的是蟬的形體、習性和聲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詩人高潔清遠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釋,詠物的深層意義是詠人。詩的關鍵是把握住了蟬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體特征,從中找到了藝術上的契合點。

詠蟬虞世南古詩(阿皮讀古詩蟬唐)1

蟬唐 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

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

非是藉秋風。

譯文:

蕭疏梧桐之上,蟬兒低飲清露,蟬聲清脆響亮,回蕩樹林之間。

身居高枝之上,可以傲視群蟲,不用借助秋風,傳聲依然遙遠。

注釋:

垂緌(ruí):古代官帽打結下垂的部分,蟬的頭部有伸出的觸須,形狀好像下垂的冠纓。也指蟬的下巴上與帽帶相似的細嘴。清露:清純的露水。飲清露:古人認為蟬生性高潔,栖高飲露,其實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流:發出。流響:指蟬長鳴不已,聲音傳的很遠。疏桐:高大的梧桐。

居高:指栖息在高處,語意雙關。

藉(jiè):憑借、依賴。

虞世南(558-638)唐代詩人、書法家。字伯施,餘姚人。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父虞荔,兄虞世基,叔父虞寄,均名重一時。虞寄無子,世南過繼于他,故字伯施。隋炀帝時官起居舍人,唐時曆任秘書監、弘文館學士等,曾賜爵水興縣子,授銀青光祿大夫,世因稱“虞秘監”或“虞水興”。唐大宗嘗稱其有德行、忠直、博學、文辭、書翰五絕,譽為“當代名臣,人倫準的”。谥文懿。傳世墨迹有碑刻《孔子廟堂碑》、《破邪論》等,舊摹墨迹本《汝南公主墓志銘》等。書法理論著作有《筆髓論》、《書旨述》。編有《北堂書鈔》160卷、《群書理要》50卷、《兔園集》10卷等,另有詩文集10卷行于世,今存《虞秘監集》4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