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默特之聲歡迎您
“長按關注土默特之聲”有意外驚喜
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國
1206 年春,鐵木真召集貴族及諸那顔(官員)在斡難河(鄂嫩河)源舉行"忽裡勒台"(大會),建九腳白旄纛,即大汗位,号"成吉思汗"。敬獻這個汗号的是晃豁壇人闊闊出。闊闊出,蒙古人稱他為"帖蔔·騰格裡"(通天使者)。他平日常說:"神在和我談話,我在天上巡遊"。他對鐵木真說:"神命你為普世的君15主"。"忽裡勒台"之日,他對鐵木真說:"如今,被稱為古兒汗的這個地域上的君主,已被你一手征服,你 已取得了他們的領地,你可以像他們那樣地,采用一個同樣意義的尊号:成吉思。"闊闊出加重語氣,繼續說道:"神降旨曰:"你的名字必須如此"(拉施特《史集》卷1第1 冊)。蒙古語"成吉思"乃"浩大強盛者"也,"成吉思汗"義同 "古兒汗",皆有"偉大至上的君主"之意。
成吉思汗建立的國家稱為"伊克·蒙高勒·兀魯思",即大蒙古國,俗稱"蒙古汗國"。從此,蒙古高原及其相鄰地區群雄林立、互相争伐的局面得以結束,近百個大小不一各有名号的諸部都統一在大蒙古國的旌纛之下,按照統一的法律和軍事行政機構組合起來。
這樣,"蒙古"也由一個部落(群)的稱謂變成蒙古高原各部落的總稱,形成了統一的蒙古民族共同體("蒙古"一詞本意為"永恒的火焰")。成吉思汗建立了從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政權組織機構。其中,十進制軍政管理體制,即什戶、百戶、千戶和萬戶制,效用頗高。汗國的最高行政長官為"劄魯忽赤"(也寫作"達魯花赤",即大斷事官),掌管民戶分配和訴公司法等,擁有至高權力。成吉思汗委任其義弟史吉忽圖忽為"劄魯忽赤";委任忽必來為最高軍事長官(軍事那顔)。
在蒙古汗國,成吉思汗的"黃金家族",尤其是他的諸子均占有重要地位。他的四個兒子術赤、察合台、窩闊台、托雷是"汗國宮廷的四根棟梁"。長子術赤掌管狩獵;次子察合台掌管《劄撒》即法律,既管審判,又管對犯法者的懲處;三子窩闊台治理朝政;幼子托雷負責軍隊的組織和指揮及兵馬的裝備。
成吉思汗将薩滿教定為國教,委任兀孫老人為掌管宗教的"别契"。别契那顔兼管天文、挑選吉祥年月等事務,享有很高地位。他"騎白馬,着白衣,坐在衆人上面"(《蒙古秘史》)。
在成吉思汗建國初期,沒有固定的都域。1220 年确定哈拉和林(今蒙古國後杭愛省額爾德尼召北)作為首都,但因戰争爆發,沒有興建成功。成吉思汗的斡爾朵(行宮)仍分居四處:第一斡爾朵設在克魯倫河之庫叠額·阿剌勒,亦稱大斡爾朵,是汗國的政治中心;第二斡爾朵設在撒阿裡客額兒;第三斡爾朵設在土拉河黑森林;第四斡爾朵設在色楞格河支流伊德爾河。
在有關地方設置方面,打亂原有的氏族或部落組織,按地域劃分為左、右兩個萬戶。左翼萬戶的管轄地直到大興安嶺的東部地區,以木華黎為萬戶長。右翼萬戶的管轄地直到阿爾泰山西麓,以孛斡爾楚為萬戶長。萬戶之下,以十進制的組織,分千戶、百戶、什戶。成吉思汗直接統治的地區共有 95 個千戶,委派他的開國功臣為千戶長。千戶多數是由不同部落的門戶混合編組起來的,其中也有一小部分是由同族門戶組成。如成吉思汗的姻親弘吉剌特部的按陳、亦乞烈思部的孛圖、汪古部的阿剌兀思特吉忽裡,都依舊"統其國族";有的部落百姓因戰争而失散各處,其首領歸附成吉思汗後戰功卓著者,準許他們把散亡各處的本氏族成員重新召集起來,組成千戶。除此,成吉思汗還分配給母親和幼弟斡赤斤 1 萬戶,長子術赤 9 千戶,次子察合台 8 千戶,三子窩闊台和幼子托雷各 5 千戶,弟合撒兒 4 千戶,侄兒阿勒赤台(合赤溫之子)2千戶,稱為"忽必"(領地)。在授予"忽必"的同時,還委派了諸多那顔。
1207 年占領"林木中百姓"後,成吉思汗又封巴阿鄰部的豁兒赤為萬戶長。該萬戶由巴阿鄰、阿答兒乞、赤那思、脫斡列思、帖良古特諸部組成。因斡亦剌特部的忽圖合别乞自願歸附成吉思汗,故而允許他統轄本部 4 千戶,那顔可以自置。各千戶的戶數并不完全為整數,它是以戰時提供千名戰士為條件組織的。各千戶有按地域劃分的一定地段,
其百姓在指定的牧場範圍内遊牧。十進制的組織,帶有軍事組織的性質,軍隊以千戶為單位征調,千戶長即是軍事統帥,又是地方行政長官。15 歲到 70 歲的男性都要在本管千戶内"著籍應役",故此各千戶編制内的民戶不得随意變動。成吉思汗制定的《劄撒》規定:"人們隻能留在指定的百戶、千戶或十戶内,不得轉移到另一單位去,也不得到别的地方尋求庇護。違反此令,遷移者要當着軍士被處死,收容者也要受懲罰"(志費尼《世界征服者史》)。因此,"沒有人能夠随意改換他的長官或首領,别的長官也不能引誘他
離開。"另據拉施特《史集》記載,成吉思汗要求百姓和各級那顔"〔在平時〕應像牛犢般地馴順,戰時投入戰鬥應像撲向野禽的餓鷹"。那顔們不僅必須效忠于成吉思汗,而且要嚴格遵守《劄撒》(法典),"十夫長不能統率其十人隊作戰者,将連同其妻子、兒女一并定罪,然後從其十人隊中另擇一人任十夫長,對待百夫長、千夫長、萬夫長們也這樣!"
16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國之前,蒙古沒有成文的法規,人們遵行的隻是傳統慣法。汗國建立後,制定了具體的法律條款,稱為《大劄撒》(漢譯作《成吉思汗法典》、《成吉思汗大法》)。
"劄撒"(jasag),意即"軍令"、"法度"。1202 年征讨塔塔爾時,成吉思汗首次頒布《劄撒》。次年,消滅克烈亦特部後,成吉思汗召集"忽裡勒台"又訂立了比較完善的《劄撒》,并在 1206 年召開的"忽裡勒台"(類似代表大會)上通過,蒙古第一部成文大法由此形成。1211 年和 1219 年召開的兩次"忽裡勒台",分别通過了成吉思汗補充規定的《劄撒》。據《世界征服者史》說,成吉思汗制定的《劄撒》都用畏吾兒文字記錄下來,保留在斡爾朵裡。諸宗王、大臣每當舉行"忽裡勒台"或處理重大問題時,均需首先查閱《劄撒》。
成吉思汗經曆過幹戈紛擾的時代,他知道用《劄撒》來整頓社會秩序的重要性。他說:"凡是一個民族,子不遵父教,弟不聆兄言,夫不信妻貞,妻不順夫意,公公不贊許兒媳,兒媳不尊敬公公,長者不保護幼者,幼者不接受長者的教訓,大人物信用仆從而疏遠周圍親信以外的人,富有者不救濟國内人民,輕視條例和法規,不通情達理,以緻成為當國者之敵。這樣的民族,竊賊、撒謊者、敵人和各類騙子将遮住他們營地上的太陽……"(《史集》卷 1)。因此,成吉思汗要求各級那顔必須自覺遵守《劄撒》。
成吉思汗制定的《大劄撒》原文,今已失傳。據《蒙古秘史》、《世界征服者史》及《史集》等記載,《大劄撒》包括選舉、财政、商業、賦稅、外交、刑事訴訟、财産繼承等基本條文。除《大劄撒》外,還有成吉思汗的訓言也被記錄下來,稱為"必裡克"(箴言)。成吉思汗的訓言,如同《大劄撒》一樣,諸宗王、那顔必須嚴格遵守,因為其中規定了萬戶長、千戶長、百戶長,每年年初和年終前來聆聽訓言的制度。
1204 年,鐵木真在征服乃蠻過程中,俘虜了太陽汗的掌印官、畏吾兒人塔塔統阿。鐵木真讓塔塔統阿借用畏吾兒文(回鹘文)字母,拼寫蒙古語,創造了蒙古文字。蒙古汗國建立後,畏吾兒蒙古文成為全蒙古(包括四大汗國)的通用文字。
1206 年,成吉思汗将在兩年前組建的"切薛兵"(侍衛軍)由 150 人擴大到萬人編制,包括精選出來的 1千名宿衛、8 千名散班和 1 千名箭筒士。萬名常備"切薛兵",被稱作中央萬戶 (大中軍),納牙為萬戶長。
蒙古汗國的土地歸國家所有,土地的最高支配權,屬于大汗。全國的土地分為兩種占有形式:一種是由成吉思汗直接管轄,其内分成 95 個千戶,委派千戶長統治。千戶長平時管理所轄範圍内的土地和人民,于每百戶指定一牧場;戰時負責指揮。另一種是分封給諸王姻親的賞賜地。
分封給家族的土地稱為"忽必",分封給功臣的土地稱為"莎餘兒合勒"。"忽必",意為"份額",包括領地和百姓,因此,各位宗王的"忽必"又稱作"兀魯思"(國家)。合撒兒的"兀魯思"在額爾古納河、呼倫湖和海拉爾河一帶;阿勒赤台的"兀魯思"在蒙古的東部,始自哈剌沐漣(潢河)河,止于女真海的長城邊境;斡赤斤的"兀魯思"在蒙古的東北角,與合撒兒的農土相鄰;别勒古台的"兀魯思"在斡難河、克魯倫河中遊一帶,西邊靠近成吉思汗的大斡爾朵,南與阿勒赤台的"兀魯思"為鄰。因四位宗王的"兀魯思"均在汗國的東部,故稱為"東道諸王"。他們對"兀魯思"的世襲占有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宗王就是"兀魯思"之汗。
在建立分封制初期,成吉思汗隻賜予諸子"伊兒堅"(百姓),對"兀魯思"的界限沒有明确規定,1219 年成吉思汗西征時,對諸子說:"天下地面盡闊,教你們各守封國"。1225 年西征回來後,決定授予諸子每人一個王國。其"兀魯思"在汗國的西部,故稱"西道諸王"。
關于西道諸王的"兀魯思"(汗國),據志費尼《世界征服者史》載,成吉思汗把"從海押立和花剌子模地區,伸延到撒哈辛及不裡阿耳的邊境,向那個方面盡鞑靼馬蹄所及之地",賜予長子術赤。察合台受封地
起自畏吾兒居住地,止于撒麻耳幹(今烏茲别克撒馬爾罕)和不花剌,其居地在阿力麻裡境内的忽牙思。窩闊台的都城原先在葉密立和霍博(今和布克賽爾)地區的斡爾朵;他登極後,把都城遷回介于契丹和畏吾兒地之間的本土,将領地賜給他的兒子貴由。托雷的領地與之鄰近,位于帝國的中心。成吉思汗在把也兒的石河(今額爾齊斯河)和阿爾泰山一帶的所有地區和兀魯思以及四周的冬夏遊牧地,都賜給其長子術赤汗管理時,還頒降了一道務必遵命奉行的诏書,命令術赤征服欽察草原諸地區附近的各國,并入其領地,斡爾朵設在也兒的石河地區;把阿爾泰山到質渾河(阿姆河)地區賜給了察合台;葉密立和忽巴黑(霍博)賜給窩闊台;幼子托雷因在成吉思汗身邊,協理大汗"朝政",國務與軍機莫不監管。成吉思汗對其姻族也授予了特權。允許他們領有本部的百姓和軍隊,有任命千戶長的權力;有的允許17繼續統治原有的牧地,有的則另賜封地。諸姻族成為半獨立性的藩部,但不能各自成立兀魯思,其封地屬大汗直接管轄,其軍隊也作為大汗直屬部隊的組成部分(内蒙古社科院曆史所《蒙古族通史》,民族出版
社,2001 年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