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至17日是2021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就沒有經濟社會穩定運行,廣大人民群衆利益也難以得到保障。本次宣傳周的主題是“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同學們一起和小編學習一下網絡安全的相關知識吧。
● 什麼是網絡安全?
網絡安全,是指通過采取必要措施,防範對網絡的攻擊、侵入、幹擾、破壞和非法使用以及意外事故,使網絡處于穩定可靠運行的狀态,以及保障網絡數據的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的能力。
● 網絡安全的日常八大隐患
網絡詐騙、隐私洩露、黑客攻擊、移動支付、手機病毒、惡意軟件、騷擾電話、垃圾短信。
● 培養網絡安全的“七種意識”
01
網絡主權意識。網絡作為陸海空天之外的“第五類疆域”,國家必然要實施網絡空間的管轄權,維護網絡空間主權。在移動互聯是“新渠道”、大數據是“新石油”、智慧城市是“新要地”、雲計算是“新能力”、物聯網是“新未來”的網絡時代,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就必須維護網絡空間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始終把自己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02
網絡發展意識。包羅萬象的網絡空間已經成為人類社會的共同福祉。網絡空間蘊含的新質生産力,不僅重新定義了人們的生活生産方式,更成為世界發展的革命性力量。因此,我們必須始終堅持發展就是硬道理,始終基于網絡空間創新驅動發展,将世界第一網絡大國的自信,轉化為建設網絡強國的智慧。
03
網絡安全意識。讓“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的意識深入人心,讓“網絡信息人人共享、網絡安全人人有責”的意識落地生根,這是舉行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的目的所在。我們既要學會用老百姓聽得懂的語言講述網絡安全風險,也要善于用群衆看得清的實力化解網絡安全風險,讓網絡安全的成果真正惠及你我他。
04
網絡文化意識。互通互聯的網絡空間,每一條網線都是網上“新絲路”,每一個聲音都是網上“駝鈴聲”。網絡空間為我們提供了宣揚中華文化,借鑒世界文明前所未有的新平台,但同時,網上意識形态鬥争也日趨激烈,急需樹立正确的網絡文化意識。
05
網絡法制意識。讓網絡空間晴朗起來,不僅要大力宣傳上網、用網行為規範,引導人們增強法治意識,做到依法辦網、依法上網,更要利用法律武器,塑造國際網絡秩序。為此,必須盡快完善網絡空間法制體系,讓國家網絡空間治理走向法制化的快車道,讓人人成為網絡秩序的維護者,讓國家網絡治理成為世界網絡治理的典範。
06
網絡國防意識。在“全球一網”的時代,面對網絡強國大幅擴充網絡戰部隊,網絡空間明顯軍事化的趨勢,我們既需要國際層面的文化實力、國家層面的法制效力,更需要軍隊層面的軍事實力。中國建設網絡強國,成為網絡空間和平發展的骨幹力量,發展網絡空間國防力量刻不容緩。
07
網絡合作意識。要建立“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絡空間,多邊、民主、透明的國際互聯網治理體系”,就必須認識到,面對網絡霸權主義、網絡恐怖主義、網絡自由主義和網絡犯罪等諸多共同風險,任何國家都無法獨善其身,唯有加強合作,才能同舟共濟、赢得未來。
● 關注手機安全風險
● 網絡安全防詐騙要點
凡是打着類似民族資産解凍旗号進行斂财的、讓你交錢的,不管錢多錢少,都是詐騙。
凡是自稱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幹部,通過電話、微信、電子郵件、QQ等方式進行所謂的“委托”“授權” “任命”的,都是詐騙。
凡是聲稱繳納數十元、上百元會費就能獲利數萬元、數十萬元甚至數百萬元的各類App、項目,都是詐騙。
凡是“客服”要求必須通過發來的二維碼、鍊接下載貸款APP的,一定是詐騙;未收到貸款之前,堅決不繳納任何費用。
凡是網絡兼職刷單的,要求先墊付資金的,一律都是詐騙。
網絡交友一定要注意核實對方的真實身份,不要透露自己的隐私信息;不要輕信陌生人發來的“盈利圖”,不加入全是陌生人的“投資群”,不輕信“營業執照”,不做“國際盤”。
不要向陌生個人賬号彙款轉賬,向平台注資時要多方驗證是否合法正規。
一旦遭遇詐騙,保存好彙款或轉賬時的憑證并立即報警。
網絡安全宣傳标語
網絡安全通天下,
信息填寫需謹慎。
如遇轉賬莫輕信,
電信詐騙處處有。
網絡安全為人民,
網絡安全靠人民。
網絡安全齊心守,
精神家園共呵護。
來源: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