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原産于墨西哥一帶,其營養豐富,既可以鮮食、調味,也可以入藥,在餐桌上深受人們喜愛,很多人是無辣不歡。
辣椒在我國各地普遍栽培,其種植規模僅次于大白菜。老話說“有收無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辣椒是一種耐肥能力比較強的作物,隻有充足的養分供應才能讓果實一茬一茬摘不完,很多人在種植辣椒時會出現産量低、品質差的現象,那很可能是施肥不當造成的。
老農說辣椒施肥有“5怕”,是哪5怕?
一、怕施用未腐熟的農家肥
種植辣椒除了要施化肥外,還少不了農家肥,農家肥養分齊全、肥效持久,且能改良土壤,用農家肥種出來的辣椒口感也會更加好。
但是在種植辣椒時農家肥一定要充分腐熟後才能施用,未腐熟的農家肥施入土壤會繼續發酵産生高溫,容易引起植株燒根,就比如我們在移栽辣椒幼苗時,如果施用了未腐熟的農家肥,那麼就會出現緩苗慢、幼苗長勢弱、甚至死苗等情況;
其次,未腐熟的農家肥由于沒有經過高溫作用,其内部含有大量的病菌和蟲卵,直接施用會導緻辣椒病蟲害加重;再次,腐熟後的農家肥由于養分得到分解釋放,施入土壤後更加容易被植物吸收,植株不容易出現脫肥的情況。
二、怕偏施氮肥
辣椒在生長期離不開氮肥,氮能促進植株莖葉的發育,如果辣椒植株氮不足,就會出現長勢弱、葉片發黃、早衰等現象,辣椒的産量和品質會嚴重降低。
但是在給辣椒施肥時也不能偏施氮肥,偏施氮肥很容易造成植株徒長,營養生長過盛會抑制生殖生長,辣椒的開花量和坐果率都會降低;其次偏施氮肥還容易導緻莖葉柔嫩多汁,辣椒患病蟲害的風險會增大;再次,氮肥施用過多還會導緻辣椒的口味變淡,像一般貧瘠土壤上種出來的辣椒就會比較辣。
辣椒的健康生長除了需要氮外,還需要磷和鉀,磷能促進開花、能促進根系的發育,而鉀能促進果實的膨大,氮肥施用過多會抑制作物對鉀的吸收,不利于辣椒産量的提高。
三、怕施用氯肥
所謂的氯肥就是指含有氯元素的肥料,如氯化鉀、氯化铵或者含氯的複合肥。辣椒是典型的忌氯作物,土壤中氯離子濃度過高會抑制根系的吸收能力,作物的抗逆能力也會下降,最終導緻辣椒的産量和品質降低,因此我們在給辣椒施肥時不要施含有“氯”的肥料。
四、怕一炮轟式的施肥
所謂的“一炮轟式”的施肥就是指隻施底肥,往後不再進行追肥。辣椒生長周期長,苗期雖然對養分的需求量小,但是要求養分全面;辣椒開花結果期需肥量大,需要充足的養分供應,養分不足植株就容易落花落果,辣椒的産量和品質會嚴重降低。
在給辣椒施肥時,除了施底肥外,我們還應進行多次追肥,這樣才能防止植株出現脫肥的情況,才能充分激發辣椒的增産潛能。
五、怕不會葉面施肥
辣椒植株在生長中後期根系會慢慢衰老,根系衰老後植株對養分的吸收能力會降低,植株的結果能力以及果實的膨大速度就會下降,而葉面施肥具有吸收快、作用強、用量省的特點,可以有效克服作物生長中後期養分不足的問題,辣椒的采摘期會大大延長。
特别注意:葉面施肥是土壤施肥的補充,葉面施肥不能代替土壤施肥。
辣椒如何施肥産量高?
1、育苗肥。辣椒需要育苗移栽,我們在播種前需要配制營養土,我們可以用2份園土、1份農家肥、少量複合肥混勻後即可得到營養土,有條件的話我們再加入适量草木灰(草木灰可以疏松土壤、可以提高土溫、可以促進幼苗根系的發育),這樣有利于我們培育壯苗。
2、移栽底肥施足。種植辣椒我們可以選擇土層深厚、土壤疏松、排灌方便,有機質含量高的土壤,然後結合整地每畝施如2000公斤腐熟的農家肥、40公斤三元複合肥作底肥。施肥時結合起壟進行溝施或者穴施,這樣可以提高肥效。
3、移栽10天後追施提苗肥。辣椒移栽10天後緩苗期結束,我們可以結合中耕除草進行第一次追肥,追肥時可以每畝追施1000公斤腐熟的糞水或者7公斤尿素,以促進幼苗茁壯生長。
4、追施花蕾肥。辣椒現蕾後對養分的需求量快速提升,此時我們可以距離植株根部5~7公分,每畝追施25公斤高鉀三元複合肥,以促進植株不斷開花結果。
5、盛果期噴施葉面肥。辣椒盛果期(第一茬辣椒采摘後)對養分的需求量最大,此時我們可以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400倍液(磷酸二氫鉀可以促進果實膨大、可以提高植株的抗逆性、可以防止植株早衰),每隔7~10天噴一次,連續噴2~3次,可以顯著得提升辣椒的産量。
6、處暑後追施返秧肥。對于中晚熟辣椒來說,由于其結果期比較長,我們可以在處暑後葉面噴施尿素200倍液,這樣可以延長辣椒的采摘期,對辣椒産量的提高很有幫助。
總結,辣椒生長周期長,隻有科學的施肥才能充分激發辣椒的增産潛能,掌握以上施肥技術,我們就可以輕松種出高産高質的辣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