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526 字
閱讀時間:4 分鐘
企業選擇上市地需要立足長遠,既是選擇交易所也是選擇股東,适合自己的股東群體将使産業發展與資本增值相得益彰。
首發企業可以根據自身意願自主選擇上市地,可以選擇境内或者境外上市。
企業在選擇上市地時一般應考慮以下因素:
是否符合公司發展戰略的需要,包括産品市場、客戶、品牌形象、企業與拟上市地國家(或地區)業務的關聯度
公司的信息半徑,一般而言,公司的信息半徑與産業、客戶等有關,如國外一般投資者對中國的非網絡業的企業的認同度較低
上市标準的差異,國内外上市标準差異較大,國内市場中小闆與創業闆也有不同的定位,因此足夠了解拟上市地的遊戲規則并符合企業上市要求顯得很重要
一級市場的籌資能力、市盈率水平、二級市場的流通性、市場活躍狀況、後續融資能力
上市成本,包括初始上市成本與後續維護費用
上市時間與進程
地理位置、文化背景、法律制度等
政府的有關政策
今天我們來看看境内外上市之間的區别。
境内外上市的三大區别
1.上市途徑問題
這裡指的是搭建紅籌架構與不搭建紅籌架構的問題。
對于有限責任公司來說,境内上市,第一步就是先股份制改制,改制完了之後才能正常走流程。
而境外上市,不需要改制,也可以說企業改制或者不改制都沒區别,因為在境外對公司是不是股份制是沒有要求的,改制也好,不改也行。
關鍵的地方,就是要搭建紅籌架構。
境外上市搭建紅籌架構有幾個必要性,這幾個必要性也是企業必須要考慮的地方:
紅籌架構的搭建,可以避開中國證監會和商務部的審批。
紅籌架構的設立,等于企業拿中國境内公司的資産到境外企業來上市。
紅籌架構作為境内外企業間的資金流通通道,提升資金流動性。
紅籌架構作為境内外的橋梁,公司後續的資本運作和商業運作,大部分都必須通過架構來完成。
2.境内外對不同類型企業的喜好不同
對于境内上市,主闆所喜歡的都是大型藍籌企業,都是有重大固定資産的企業,而且以加工制造業為主。
創業闆的開設,可以說為其他文創,生物醫藥,影視,傳媒等輕資産公司提供了一個通道,但是創業闆也有他的弊端,盤太小,裝不下大企業。
所以對于境内上市,如果你是所在行業的領軍企業,而且是重資産性質的,也就是說有很多的土地,很大的廠房,很多的設備,那麼你可以選擇境内上市。
但是境外上市,他對企業的選擇就更為自由,而且市盈率比較高,好多互聯網公司到境外上市而不在中國上市有個主要原因。
說白了就上不去。
因為境内上市有嚴格的内審指标,其中一條是總資産中固定資産所占的比例不低于80%。
這個要求說白了,能卡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互聯網公司。
此外,境内上市隻有利潤和資産指标,而沒有市值測試,也就是企業必須盈利才能上市,對于不盈利的企業,肯定是不可以的。
而境外,好比美國,澳大利亞,都是有市值測試的上市條件的。
這個就為大部分行業的企業都提供了一個可操作的平台。
3.财務審核不一緻
不管是境内上市還是境外上市,對财務的審核始終是重中之重,可以說,拟上市的企業,有一半都是财務審核不過關。
财務審核是規範企業、梳理企業的一個複雜的過程。
但是對于境外上市和境内上市,需要注意的是,兩者是采用不同的财務審核機制。
境内上市,審核的的機制是按照中國現有的會計準則來審核。
而對于境外主流資本市場,都是用國際通用會計準則來審核。
所以,對于企業來講,一定不要自己做判斷,說自己企業肯定行或者肯定不行。
熟悉規則的人,往往能看到問題的源頭,而對規則一無所知的,是對判斷起不到一個很好的作用。
看到這裡相信你對選擇境内上市還是境外上市已經有了初步的想法,于企業上市你是否有疑問?歡迎在文末留言說說你的看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