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收聽廈門音樂廣播《我愛古詩詞》,我是宋穎。六月的打頭就是六一兒童節。近幾年來,帶着孩子回歸自然,擁抱土地田園,成了很多父母喜歡的方式。今天我們要讀的這首詞裡,就有一段非常甯靜喜樂的親子時光。
清平樂·村居
【宋】辛棄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裡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媪?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亡賴,溪頭卧剝蓮蓬。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邊長滿了碧綠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吳地方言,聽起來溫柔又美好,那滿頭白發的是誰家的老人呀?
大兒子在溪東邊的豆田鋤草,二兒子正忙着編織雞籠。最令人喜愛的小兒子,他正橫卧在溪頭草叢,剝着剛摘下的蓮蓬。
我們之前的節目中曾經介紹過辛棄疾的作品,今天來聊聊他的生平。辛棄疾是南宋詞人,字幼安,号稼軒,曆城(今山東濟南)人。他二十一歲參加了抗金義軍,曾任耿京軍的掌書記,不久投歸南宋為官,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關方略,均未被采納。由于辛棄疾始終堅持愛國抗金的政治主張,他在南宋朝廷一直遭受當權投降派的排斥和打擊。四十二歲遭讒落職,長期未得任用,以緻在信州(今江西上饒)閑居達二十年之久。
辛棄疾這位上馬能殺敵的“将士詞人”,一生最大的理想就是恢複北宋的舊江山,但是殘酷的現實與他的理想大相徑庭,在大有作為的壯年被迫離開政治舞台,回家閑居。
理想的破滅,使辛棄疾在隐居中寫下了大量的閑适詞和田園詞。這首《清平樂·村居》就是其中之一,作于辛棄疾閑居帶湖期間。
您收聽到的是廈門音樂廣播《我愛古詩詞》。自古美人歎遲暮,不許英雄見白頭。願孩子們童年快樂,也願奮鬥之人能得償所願。
來源:i聽廈門
01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