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是先秦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也是中國第一位哲學家,他留下了一部《道德經》,成為中華民族傳承數千年的經典,是中國人的智慧的重要來源。和現代人長篇累牍的作品不同,《道德經》僅僅五千餘言,不過是一篇論文的長度,然而其中的思想卻是博大精深,可謂言有盡而意無窮。
其實《道德經》五千餘言,歸根結底就一個字:無。《道德經》說的“無”,可以從兩方面分析。
第一,《道德經》認為,世界的本原、宇宙的規律是“道”,道也可以說成是“無”。
道生成一切事物,是一切事物的本體。具體的事物有種種具體的屬性,如有白有黑,有高有下,有大有小,但是道不能有具體的屬性。
因為具體的屬性是相對立的,如果我們說“紅”,必然無法包括“藍”;說“大”,必然無法包括“小”;說“硬”,必然無法包括“軟”。但道是生成萬物的本原,所以它一定能包含所有相反的屬性,因此不能被具體的名稱所限定。道中既有紅,又有藍,既有大,又有小,既有硬,又有軟……什麼都有也就是什麼都沒有,所以道被老子稱之為:“無”,它沒有特定的屬性,惚兮恍兮,恍兮惚兮。
“無”是“道”的别稱。如《道德經》第四十章說:
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無”是萬物的本原,而“道”也是萬物的本原,所以道=無。
道是無,所以我們無法用語言去描述它。《道德經》開篇第一章第一句說: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這一句話的意思是:“可以言說的道理,不是永恒的道理;可以命名的事物,不是永恒的事物。”那麼永恒的道理(常道)、永恒的事物(常名)是什麼呢?就是道。所以永恒的道是不可言說不可命名的。
正因為道沒有任何具體的屬性,隻能是恍恍惚惚的一片混沌。所以老子形容道:
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道德經》第二十一章)道可以稱之為“無”,魏晉時期的天才哲學家王弼在注解《道德經》時,提出了以無為本的思想。王弼說:
天下之物,皆以有為生,有之所始,以無為本。将欲全有,必反于無也。(王弼《老子注》)
第二,《道德經》認為,人也必須學習“無”的道理。
道是萬物的規律,所以人也應該順應道的規律,才能成功。《道德經》特别重視“無”的作用,老子說:
三十輻共一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道德經》第十一章)那麼人如何順應道的規律呢?那就是《道德經》提倡的“無為而治”。
無為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不要刻意地作為,正如道沒有具體的屬性一般。無為就是順應萬物本身所具有的潛能去成就萬物,這又被稱為“自然”。所以《道德經》第二十五章說: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上文中說過,老子的《道德經》是寫給當時的統治者看的,所以《道德經》提倡“無為”,也正是為了針對統治者的“有為”。當時的統治者強作妄為,肆意地擴張自己的欲望,對百姓指手畫腳,甚至橫征暴斂,造成了天下混亂,百姓痛苦不堪。老子認為認為君主應該做到不妄為,這樣就可以天下大治,這就是“無為而治”。
《道德經》還說:“常使民無知無欲”,要去除民衆的機巧之心與欲望之心,才會消滅種種紛争。《道德經》不僅要讓百姓無欲,同樣也要求統治者無欲。老子認為,隻要統治者清心寡欲,老百姓自然就回歸于淳樸了。如五十七章說:
我無欲,而民自樸。
一切有為法,如夢亦如露。我是夢露居士,為你解讀國學經典。點擊關注,閱讀系列文章。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