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微信平台功能介紹能改嗎

微信平台功能介紹能改嗎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16 19:38:00

作者:Kai 來源:鳥哥筆記

微信平台功能介紹能改嗎(改了什麼到現在也沒人說到點上)1

8月28日,微信公衆号後台内容分析模塊再次升級,這距離7月30日更新“常讀用戶數”這個指标還不足一個月。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兩次升級,這背後改變了什麼?新的數據又如何利用?微信又是因為什麼才頻繁升級?

微信每次變動都會有衆多賬号報道點評,我看了那麼多文章,所有都流于表面,所以隻好自己動筆來梳理下思路,與大家分享。

微信平台功能介紹能改嗎(改了什麼到現在也沒人說到點上)2

哪些改變?

公衆号後台的改變很大,但其實新産生的數據不多,後台大家肯定都已見過,就不再次截圖。改變誰都看的到,但其中的很多細節卻被人忽略。我們這裡從變化的角度先給你盤點一下:

1.減少的功能

大家都在盯着新增功能,不過我們要先從減少功能來看,更能發現問題:

微信平台功能介紹能改嗎(改了什麼到現在也沒人說到點上)3

(1)數據概況

原本在單篇文章列表中的數據概況按鈕消失,隻剩下詳情按鈕。該按鈕消失,最直觀的影響是原有的各渠道閱讀量占比的餅狀圖消失,運營小編再也沒法直觀的來看各渠道貢獻量了。

此外還有一點,被很多人忽略:原有的閱讀趨勢圖被改進了詳情,但是和閱讀趨勢圖一起的“閱讀原文趨勢圖”和“微信收藏趨勢圖”被取消!而且其他地方不再有入口,這意味着你無法再查看單篇文章的閱讀原文數據和文章收藏數據!

(2)排序功能

原有的單篇文章列表中,是可以按照時間、送達人數、閱讀數等關鍵指标進行排序的,後台升級後,排序功能被關閉,今後小編隻能在數據導出後進行對比分析了!

不過也有好消息,原來選擇時間時跨度不能超過31天,現在已經沒有了限制,不過目前這個功能很雞肋了。

2.增加功能

增加功能主要在“詳情”中,我們也從這裡展開,但在展開之前,大家需要注意,本次“詳情”中新增的數據,除了“送達人數”、“引導關注人數”外,其他均為“次數”,因此如果用原來的算法來計算一些數據,可能會發現有暴增的情況:

(1)單篇概覽:總閱讀次數,總分享次數,引導關注人數

“引導關注人數”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數據,更加官方解讀,可以理解為通過“圖文頁右上角菜單”和“圖文頁公衆号名稱”兩個粉絲來源的總和。不過在實際操作中,發現當天所有文章的“引導關注人數”之和,隻相當于當天上述兩個粉絲來源渠道數據的50-80%,不知道是不是大家也有這個情況。

(2)送達轉化:

轉化這個數據其實在老版的詳情中是存在的,不過由于在一個坐标軸下,送達人數占了大頭,其他數據顯示的太不明顯。

微信平台功能介紹能改嗎(改了什麼到現在也沒人說到點上)4

(3)分享轉化:首次分享次數,總分享次數,分享産生的閱讀次數

老版的分享功能聚焦于朋友圈分享,而改版後的分享,除了單獨列出了首次分享和總分享次數外,還有分享産生的閱讀次數。

這裡也有一個必考點!

微信這裡統計的分享次數和貢獻的閱讀次數,不僅包括朋友圈、會話、群等場景,還包括“在看”!!!這就是說,用戶點擊“在看”也被視為一次分享行為!

(4)數據趨勢

這個數據趨勢是從原有“數據概覽”遷移過來的,不過對功能進行了升級,可以對渠道進行細分。從這裡也可以看到,“朋友在看”和“看一看精選”也被單獨列了出來。

(5)閱讀完成情況

這是本次更新完全的新增項,很多人有過解讀,這裡不再展開。

隻強調一點:原來微信的文章對于創作者來說隻是一個黑盒,用戶打開頁面後,直到用戶離開,我們才能再看到用戶的相關數據。

而此前我們在進行内容創作時的所有套路,本質上都是假設,從來沒有數據驗證過。這個數據一出,對作者文章的指導意義遠超想象,而且市場上很快就會出現降低跳出率的行文套路。隻怕到時候大家的文章結構都會很雷同。新的微信“八股文”可能會流行起來。

(6)用戶畫像:年齡分布

原有的單篇文章是有用戶畫像的,不過年齡分布為新增。對于受衆年齡廣泛的賬号來說,可以更精确的确認哪些文章更适合那個年齡層的用戶。

微信平台功能介紹能改嗎(改了什麼到現在也沒人說到點上)5

數據怎麼用?

有了數據,更重要的是思考怎麼用,不然隻能對着數字發呆。這裡選幾個重要的運營指标數據,對大家後期運營會有幫助:

1.打開率=公衆号會話次數/送達人數

這個數據大家都在用,重要性不言而喻。此數據基本是由選題和标題決定的。

2.首次分享率=首次分享次數/公衆号會話閱讀次數;整體分享率=全文分享次數/文章閱讀次數

單個分享率主要受文章質量和引導的影響。

這裡之所以列上兩個分享率,是讓大家互為參照,正常情況下兩個分享率應該是一緻的,一旦出現較大差異,則說明你文章受衆出現了明顯偏差,對粉絲或者潛在粉絲不友好。

當然如果粉絲認可度的特色賬号,可能首次分享率會長期高于整體分享率。

兩個分享率主要受“閱讀完成率”、文章質量、文末引導的影響。

3.分享傳播率=分享次數/分享産生的閱讀

可以理解為一次分享能夠帶來文章數據增長,顯示了文章的傳播能力。

分享傳播率主要受到文章标題、方形封面圖的影響。

4.閱讀完成率

多少用戶最後讀完了你的文章,直接說明了你流量的價值。很多賬号都會在文末放有廣告或者其他引導,閱讀量*閱讀完成率才是你廣告的真正曝光量!

閱讀完成率是一個多因素指标,受到文章結構、篇幅、排版、推送時間等的影響。經過短暫的數據觀測,完成率和打開率、分享率、最終閱讀量等沒有嚴格的正,但也有不小的影響。

微信平台功能介紹能改嗎(改了什麼到現在也沒人說到點上)6

改變意味着什麼?

(1)外部拓展性的收緊

結合本月初微信新增的前端對跳轉其他頁面的提醒功能,和本次閱讀原文數據分析的取消,可見微信對于跳轉外部頁面的态度在收緊。閱讀原文鍊接的功能使用率也一直不高,微信對于此功能已經漸趨放棄。

(2)加強分享實現流量的二次分發,挽救公衆号下降頹勢

近幾年,微信一直在嘗試對流量進行二次分發,不管是公衆号推送改為信息流,還是這次的引導公衆号運營者關注“看一看”流量。

畢竟微信增長見頂,沒法做大蛋糕,那就隻能分好蛋糕,讓後來的人不至于什麼都吃不上。這對于整個微信的生态也是好事。對于運營者而言,認清這個趨勢,順應趨勢即可。

(3)打破閱讀黑盒,讓作者的創造有數據支撐

這在上面分析閱讀完成率這個數據時已經提及。不過還是要說下,這個功能在其他幾個平台早已上線,微信的這個功能讓我們等了很久。

(4)微信有些慌了

近期微信的更新頻率跟以往比,有些太高了。微信團隊面臨的壓力可想而知,需要一些措施去激勵公衆号創作者,避免高質量創作者的流失。

雖然微信的增長已趨停滞,但還是要承認,微信公衆平台還是最好的内容創業平台。在此,為微信祝好!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