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街頭上握有最大權威的是習俗。習俗有兩種:一為傳說(Tradition),一為時尚(Fashion)。儒家的禮教,五芝齋的馄饨,是傳說;新文化運動,四馬路的新裝,是時尚。傳說尊舊,時尚趨新,新舊雖不同,而盲從附和,不假思索,則根本無二緻。
——朱光潛《談十字街頭》”
在過去一兩年的撰文經曆中,「生活方式」是我見過和用過的一個相當高頻的詞——
商業引領生活方式革新,項目引入生活方式品牌,品牌影響消費者生活方式的改變,空間與場景為城市帶來全新的生活方式……
寫得越多,越來越不明白生活方式到底是什麼。
在小紅書上搜索「生活方式」關鍵詞,涉及的相關筆記超過382萬篇。其中高頻出現在熱門筆記封面的一句話是:别賣産品,賣生活方式。
我當然知道這隻是營銷概念。但這些人似乎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做的事情與這句推廣語恰好相反——他們正是在将「生活方式」作為産品來進行售賣。
販賣生活方式,被很多品牌們視為「更高級的玩法」。
而至于生活方式具體是什麼,具體怎麼玩兒?我相信絕大部分人也說不出個所以然。
個人感覺大多數還是停留在推廣維度,本質就是号召大家都來湊熱鬧、跟風,現在用「生活方式」來包裝顯得更有調性、也更包容。
讓人焦慮的是,似乎一定要按照「當下流行」的方式去生活才叫「生活」。
到處皆可露營,公園草坪、河邊空地、大樹底下、甚至水泥地面,當然還有商場的屋頂與中庭;
飛盤一度成為暢銷品,各大品牌也都設計帶有自己LOGO的飛盤作為伴手禮,很多人為跟上潮流,也終于體驗到狗狗的快樂;
圍爐煮茶,原本一種帶有地方特色、古樸雅緻的休閑方式,以一個網紅的姿态應時應景地刷屏了社交媒體,暖冬時節,一個都市時尚青年的朋友圈怎麼可以沒有一張圍爐煮茶的照片?
這些階段性的熱門活動,我相信很多人都會找機會體驗,包括我自己。但是最後,它們真的成為我們的生活方式了嗎?
沒有人知道生活方式到底是什麼,但所有人都在為生活方式買單。
另一方面,在不少新開項目的業态規劃中,也會頻繁地看到「生活方式業态」。
具體到品牌,可能是書店、餐廳,也可能是買手店、家居店,甚至還包括超市、影院和咖啡館。它們統統都可以被劃入生活方式的範疇中。
稍微用心一點的項目方和品牌方,除了跟你講概念、聊感覺之外,也會在空間和場景上花精力、做文章。
但如果你在一個裝點惬意的場景裡,喝到一杯難喝的咖啡。你還會覺得做出來給别人看、拍下來發朋友圈的「生活方式」,比值得反複體驗的「優質産品」要更重要嗎?
于是,有一些人開始反感各大商場、品牌不斷地以販賣生活方式為推廣手段。
生活這件事,真的有方式麼?
當所有内容都可以成為所謂的生活方式業态時,當生活有了更多選擇性和可能時,是否也在傳遞一個信息:生活沒有方式。
Regular·源野|圖據網絡
Regular之所以能夠以「生活方式」的标簽出圈,不是因為它真的提供了某種生活的方式,讓大家去參照、去追随。一時新鮮之後的持續體驗和長久喜歡,是基于其引入的每一家店,都擁有自己獨特且具有市場競争力的産品。
如果隻需要足夠沉浸的場景和氛圍,我們可以去公園、去野外、去海邊、去博物館、去科技館、去圖書館……
促使我們願意待在商業空間的核心要素,我始終認為是産品與服務。
氛圍、場景有沒有必要?當然有。隻是對于消費行為本身而言,它們的作用是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
所以,在費盡心思設計場景、營造氛圍之前,需要先用心織好手裡的這段「錦」,盡量避免讓自己身處「風雪」之中。
産品也好,服務也罷,可能會帶來短暫的新鮮感,也可能影響和改變我們的生活習慣。它們是構成生活的一些部分,或者也可以說它們就是生活本身。
但它們并不能、也不應該成為某種固定的模闆,甚至以此引導大家都用同一種方式去生活。
就像父母催你結婚生子,三姑六婆問你月薪/年薪,朋友跟你聊房聊車,鄰居們讨論孩子升學……
沒有人規定生活一定是什麼樣子,所以,讨厭販賣生活方式本質上就是,讨厭别人來告訴我什麼才是生活。
回到标題,我說生活沒有方式,更準确的解讀或許是:生活有千萬種方式。
因為,每個人的生活都是自己的,都是不同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愛好與習慣、想法與辦法,我們的探索、體驗和分享,最終構成自己獨一無二的生活。
而現代商業要做的、可以做的,是提供滿足感(獲得需要的産品與服務)、創造可能性(帶來更多的選擇與更新的嘗試)和增加儀式感(賦予生活更多特别的體驗與意義)。
有趣的商業空間和有意思的品牌,應該成為生活的熱情與動力,而不是告訴你如何生活的說教者。
因為,「生」與「活」都是人的本能,不用教。
就如朱光潛所言,生活本身就是方法,生活本身就是目的。
所以,隻管用心生活,不用在意方式。
專注自身、擁抱附近、喚醒此刻。如此,生活自然會成為我們喜歡的樣子。
感謝關注MALL Days。
MALL不止于商業,
DAYS重要過一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