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想着氣勢洶洶的切入戰場,好好給小屁孩們科普一下傑倫當年有多紅,地位有多崇高,然後怒批華語樂壇這些年有多停滞不前,可轉念一想,發現有如下理由不支持我這麼做:
1.周傑倫有多紅、地位多崇高需要我科普?
2.我懂個錘子音樂,有什麼資格批評華語樂壇?懂錘子就說錘子去,還是别跨行AOE;
3.扪心自問一下,我自己是否了解2010年以後傑倫出了哪些作品?土耳其冰淇淋?告白氣球?這首還是先從女主播那聽的翻唱版。我這材料準備不齊全,進會議室心虛呀;
4.以及,真的,我都沒聽過那些愛豆的歌——除了不得不聽的《隻因你太美》——有啥資格批評人家的歌不行呢?
評價不同代際的人和作品,難就難在這,隻要先稍微評估一下自己的成分,就發現屁股很難坐得正,且不說情懷加成有多少沒法量化,光是信息不對稱就足夠把自己排除在評委的範圍内。所以我先把自己的知識組成列在這,在這件事上,我能做到多客觀,取決于你們自己的判斷。
好,先說結論——這個時代不乏好聽的歌,也不缺少大明星,但這個時代出不了周傑倫。
(網上找的圖,我自己的都在老家的櫃子裡)
是什麼終結了這種認真的态度和儀式感呢?
事實上,在一切終結前,我們剛剛經曆了華語樂壇的巅峰不久——你可以回頭數數,2004年到底出現了多少爆紅的歌曲,像《江南》這種紅遍大江南北的,那年可以找出不少于5首——《七裡香》和《愛情三十六計》也就罷了,關鍵那年有愛大米和第一場雪。
可也是因為愛大米的出現,讓我們認識到,這世界上有一種叫網絡歌曲的東西——以此為基礎,發展出“神曲”這個類别,于是你所有老家親戚的彩鈴都在告訴你北半球有多孤單,仿佛手機“有毒”,隻能開始“求佛”。有人說,彩鈴的流行和網絡歌曲的走紅,是華語樂壇發展的重要拐點,在此之後,絞盡腦汁創造爆款單曲逐漸成了主流,越來越少歌手延續一年或者幾年一發專輯的傳統發片模式了。
這可能是一部分原因。2004年~2005年那段時間,還有兩件事在摧毀歌手出專輯的決心:
第一件事你們能想到——家喻戶曉的選秀節目是那個時期開始火爆的,明星的選拔模式改變了,過去靠唱片公司出專輯 宣傳捧新人,後來發現選秀提升曝光度,先紅再找作品是更快捷有效的方式,于是推新人的模式悄然發生了變化;
第二件事多給你們一點時間,也能想到——卡帶模式被淘汰,MP3開始普及了,聽歌變得更有選擇性,有些不想聽的歌,你可以不聽了。這跟神曲火爆削弱專輯制作動力是一個道理——如果聽衆隻聽那些“好聽”的歌,他們也就隻下載那些“好聽”的歌,花時間寫一些創作者自己覺得“有意思的歌”就變得沒有性價比,因為除了自娛自樂,就隻有極少數硬核粉絲願意把它們放入循環菜單。
沒有專輯,聽歌的儀式感就沒有了。
不聽那些創作者自己覺得“有意思的歌”,除了讓你沒法了解歌手或者唱作人的音樂觀全貌外,更重要的是,不再給創作者們保留肆意發揮的試驗田——如果說一兩首主打歌是超巨,那些你不怎麼愛聽的歌,就是用來刮的潛力新秀,作者想進步,靠的就是這些你不太愛聽的歌,沒有超巨帶,新秀自己怎麼混?
漫長的等待後,如獲至寶的入手一盤磁帶或一張唱片,然後花上無數個夜晚、午休和課間時間,一遍又一遍的把所有歌吃透,這是那個年代,我們這幫老家夥聽歌的狀态。
我相信現在真正的愛豆鐵粉除了打榜之外,他們也可以把偶像的所有作品印入腦海——但需要真的很鐵粉才行,放在過去,你要聽歌,你隻能10首都聽,不然倒帶很累,并且那個年代沒有多少綜藝可看,大部分歌手不拍或極少拍電影,八卦曝光主要靠電視和雜志,想了解偶像,最多的方式還是聽歌。
我也知道現在的一線愛豆也在發專輯,但這是隻屬于少數頂級流量或者老牌大咖的逼格,而過去,這是所有歌手的基本工作。
過去我們對一個歌手的了解,大約是90%的歌曲(一個優秀歌手起碼有20~40首歌) 10%的娛樂八卦。我要把《愛在西元前》《爸我回來了》《簡單愛》《忍者》《開不了口》《上海一九四三》《對不起》《威廉古堡》《雙截棍》《安靜》循環大約1000遍,才能等來《八度空間》——幸運的是,範特西每首歌都好聽,但《編号89757》可不是(别開槍,自己人)。
而現在呢?
我還是相信每一代都有人才,畢竟都是唱、跳、RAP、籃球,可能也沒有什麼不同——但我敢說,現在的愛豆在粉絲腦子裡的組成成分,跟我們那時是不同的,起碼歌的比重要小很多。今天的藝人,聲光電立體化包裝太全面了,綜藝、電影、微博、走穴都是戰場,而臉又是選材第一要求,那麼:
即使我相信每個愛豆的努力程度,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同時你也不能證明那一代把工作重心花在音樂上的歌手不努力——是的,傑倫也拍電影,當導演,玩LOL,但那是在他漫長的職業生涯時間維度上展開的豐富多彩;
即使我也相信存在那種顔值、唱功、演技和創作才華于一體的全才——但天賦的不公不會那麼極端,這種是不世出的人才,很多時代幹脆是空缺,為啥這個時代的愛豆總是在恰好擁有完顔的同時,還在不斷被粉絲證明其他方面在努力之後,也能達到呢?
聽歌的和唱歌的,其實都沒那麼純粹了。
想想看,還是科技和社會進步帶來的結果啊——互聯網、聽歌設備、綜藝節目,以及更加全面而專業的制作團隊,讓聽歌和當歌手這兩件事,都變得太容易了。
這還沒完。
進入21世紀第二個十年後,大數據和雲計算又來了。我又清點了一下我的雲音樂,發現自己的品味大約是:
20%的日語歌;
20%的韓語歌;
20%的抖音歌;
20%的網易民謠歌手作品;
剩下20%,蔡健雅、戴佩妮、陶喆、陳奕迅、李健和歐美大咖們(竟然還有利指導)抱作一團,在角落裡瑟瑟發抖。
我的品味...就這個檔次麼?
我對自己憤怒了,我TM好意思說自己是傑倫粉絲?
但這是現實——聽歌對于我不可或缺,但不是一件值得專門規劃,還得寫聽後感的事情了。像《極楽浄土》、《ららる》(拉拉撸)、《흔들려》(動搖)、《佛系少女》這麼魔性的歌,很容易就無情的單曲循環若幹次,然後雲計算相信這就是我好的那口,于是智能播放或者每日推薦裡,我能看到的就都是這種歌——最後我就隻能聽這些。
我這還沒聊抖音對華語樂壇的影響——這才是當下捧紅歌曲的神器啊!
我也不知道這算不算華語樂壇創作貧瘠的年代——總有好聽的歌被發現,這是真的,隻是這些每天循環的爆款,聽來聽去,它們好聽的太相似了;
我也知道存在頗有個性的創作者在産出别具一格的歌曲——XX雲音樂這點還是可以的,我真不覺得《盜将行》逼格低就不值一提,花粥挺有意思的,但不管風格還是知名度,她,以及他/她們也隻能局限在小天地裡,紅不遍大江南北;
我也非常确定,華語樂壇的才子們從來沒停止過努力——比如在各種唱歌的綜藝節目裡,華語樂壇的大咖和中生代們把别人的歌改編出各種花樣,提供無限新鮮感,并不斷緻敬經典,讓情懷一遍一遍帶走我們的淚水——就是拿不出幾首高水準的新歌;
我也非常确定,華語樂壇有人氣爆棚的大明星——可惜我們不知道他們唱過什麼,也許他們的粉絲知道他們在小衆音樂領域有多努力,但他們真的靠音樂掙錢麼?音樂是燒錢的吧——畢竟,音樂是人設的一部分。
所有的,以上的,華語樂壇的爆款歌曲、有才華的創作和大明星們——我覺得他們都沒什麼問題,很好,起碼證明了華語樂壇在各個領域都有人才,隻是——他們在這個時代不可能是一個人,這是一個爆款與好歌分離、好創作與明星分離的時代,已經沒有土壤再孕育出一個把以上所有特質集于一身的天才。
但周傑倫恰好就是這樣的人,能經曆他的時代,那是我們那一代的竊喜和幸運——如果你沒經曆過那個年代,真的不會懂。
我愛死98年以後出生的人們了,真的,我确定這一代會比我們80後和90後強得多,但有那麼個把人還是不許質疑的,這不隻是青春的問題,就像我現在看羅大佑李宗盛還是牛逼一樣——希望17~18年後,你們現在熱愛的愛豆們,也值得你們這樣的辯護吧,畢竟我們的愛是在西元前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