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市委書記蔡奇到昌平區就推進未來科學城規劃建設進行了調查研究。知道君(xjb-jingshier)梳理發現,自6月10日至今,三個月的時間,蔡奇先後對懷柔科學城、中關村科學城和昌平未來科學城進行了調研。
作為北京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載體,三大科學城未來将建成什麼樣?各自将發揮什麼作用?蔡奇對三大科學城的建設作了明确部署。
2017年
6月10日
懷柔科學城
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6月10日,北京市委書記蔡奇、代市長陳吉甯來到懷柔調研了解科學城規劃、建設。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聯合批複的《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方案》,這裡将建設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批複中說,這是“代表國家在更高層次上參與全球科技競争與合作。”
“十三五” 懷柔科學城規劃面積約41.2平方公裡。分為核心區、科學教育區、科研轉化區、綜合服務配套區、生态保障區等。北京懷柔科學城将緻力于打造世界級原始創新承載區。這裡會建成什麼樣?
懷柔科學城規劃效果圖。
蔡奇明确指出,要明确以科研功能及配套為主的空間布局要求,重點建設一批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發展一批高端研發平台,集聚一批世界頂尖人才,彙聚一批世界級的科學研究機構,引領一批新興産業,提升我國在交叉前沿領域的源頭創新能力和科技綜合實力,代表國家在更高層次上參與全球科技競争與合作,努力建成與國家戰略需求相匹配的世界級原始創新承載區。
世界規模最大、亮度最高、技術最先進的高能同步輻射光源規劃圖。
知道君獲悉,懷柔科學城将通過與中科院等合作,打造世界級原始創新承載區。全球最“亮”高能同步輻射光源、極端條件實驗裝置、地球系統數值模拟裝置等都要進駐科學城。懷柔區相關負責人介紹,科學城将建設6到8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同時将創新運行機制,搭建大型科技服務平台。
2017年
8月下旬
中關村科學城
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
北京市委書記蔡奇到海澱區就中關村科學城規劃建設調查研究。他強調,要抓好“三城一區”,聚焦中關村科學城,努力把中關村打造成科學家、發明家、創業者的天堂,率先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學城。
如今的中關村科學城,已經正式擴大至海澱全域,将北部生态科技新區和“三山五園”曆史文化景區全部納入其中。
中關村創業大街。
來看一組知道君獲悉的最新數據,今年一季度,科學城全區GDP實現1238.6億元,實際增長了7.3%,高于全市0.4個百分點,對全市經濟發展拉動貢獻率居首位。
對于中關村科學城,蔡奇說,中關村科學城是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核心區,也是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區,聚集了衆多的央屬科研院所、高校、創新型企業和創新服務機構,在“三城一區”中内生動力最強。要把中關村巨大的創新能量釋放出來,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必須首先聚焦中關村科學城。
對于中關村科學城怎麼建,蔡奇明确提出了“四個‘聚焦’”的問題:
一是聚焦功能定位。聚焦原始創新策源地和自主創新主陣地這兩個定位,聚集全球高端創新要素,主動承接國家實驗室和國家重大科技項目。
二是聚焦創新主體。在京央屬科研機構、高校、創新型企業等是首都科技創新的主力軍。
三是聚焦先行先試。結合深化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加大政策集成力度,盡快推出新一輪先行先試改革舉措,不斷增強示範效應。
四是聚焦創新要素。主要是人才和資本。
2017年
9月上旬
昌平 未來科學城
把“三城一區”連成走廊
9月上旬,北京市委書記蔡奇到昌平區就推進未來科學城規劃建設調查研究。
未來科學城是以引進央企研發機構和海外人才為重點的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又一主平台。北京科技商務區是其空間布局的重要節點。在未來科學城,蔡奇察看了光啟國際創新基地項目。這是一家專注超材料技術,是軍民融合領域的領先企業。
未來科學城規劃圖。
未來科學城在北京三大科學城中發揮什麼樣的作用?蔡奇在調研中明确,未來科學城處在中關村科學城和懷柔科學城的連接點上。“三城一區”要連成一個走廊,關鍵看未來科學城。(注:北京的“三城一區”指的是“中關村科學城、懷柔科學城、未來科學城”“亦莊經濟技術開發區”)
對于未來科學城的建設,蔡奇提出,要編制好未來發展規劃,優化空間布局,着重引導集聚一批高水平企業研發中心,重點建設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領域重大共性技術研發創新平台,抓好國家重大科技項目落地,争取率先形成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成果、技術标準、研發中心和創新型企業。
在未來科學城的調研中,蔡奇專門講到了與央企合作的問題。他說,加強與央企主管部門溝通協商,以未來科學城為政策區,共同研究鼓勵央企加大研發投入、加強基礎前沿技術研究的政策,探索在央企試行北京市鼓勵創新的措施,調動已入駐央企的積極性。
介紹完三個科學城,下面,重點來了——
蔡奇:科學城是“科學” “城”,不是科技園
在調研中,蔡奇對三大科學城如何建提出了一些共同的要求。在懷柔調研時,他講到,我們要建的是一個科學城,不是科技園。“城”的關鍵是配套服務功能。要突出為科技創新搞好配套服務,做好區域交通、優質教育醫療資源入駐、科技人才居住保障等工作,建設國際一流、綠色生态智慧人文的科學之城、創新之城,努力為科學家的探索創新營造良好環境。
近日在昌平未來科學城調研時,蔡奇明确,科學城是“科學 城”。這個“城” 就是公共服務配套,就是留人環境。要抓緊補充文化、體育、金融、商業等服務配套,提高教育、醫療服務能力,加強國際人才社區建設。要重視解決職住平衡,增加居住用地,改善科學城外部交通。
知道君獲悉,“十三五” 懷柔科學城規劃面積約41.2平方公裡。分為核心區、科學教育區、科研轉化區、綜合服務配套區、生态保障區等。懷柔區會同市規土委已經啟動總體城市設計方案征集工作,相關請示補充完善後正式上報市政府,計劃于11月份完成整體工作。
為了借鑒國際先進的城市設計理念,把控整體城市形象,規劃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懷柔科學城。同時實現懷柔東部發展帶的統籌聯動、協調共生。基于科學城的總體城市設計方案已經面向國際征集。
鍊接
北京成立“推進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辦公室”
陳吉甯任主任
今年4月27日,在2017年全國科技創新建設工作會議上,北京市科委黨組書記、主任許強介紹,在國務院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領導小組框架下,北京市政府和10個國家有關部門合力搭建“組織架構圖”,成立北京推進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北京辦公室。
這個辦公室來頭可不小。主任由市委副書記、代市長陳吉甯和科技部黨組書記、副部長王志剛共同擔任。辦公室設“一處七辦”,包括秘書處和重大科技計劃、全面創新改革與中關村先行先試、科技人才、中關村科學城、懷柔科學城、未來科學城、創新型産業集群與“中國制造2025”示範區等7個專項辦。
從這個辦公室的工作内容和相關文件中,知道君了解到,北京已經明确了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總體思路:
到2017年
科技創新動力、活力和能力明顯增強,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初具規模
到2020年
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功能進一步強化,成為全球有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到2030年
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功能更加優化,成為引領世界科技創新的新引擎,為我國跻身創新型國家的前列提供有力支撐
記者 吳為
編輯 李困困
校對 陸愛英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點擊标題閱讀往期精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