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漢字的字元·基數與序數》
庚 [gēng],象形字,字形就像一隻内有舌可搖的青銅鈴或青銅铎。古人就以這樣一個青銅樂器來會意屬金的“庚”字。
說 文 解 字
“《說文解字·庚部》庚:位西方,象秋時萬物庚庚有實也。庚承己,象人。”“庚”在天幹序數中排在第七位。由于“庚”排在戊己的後面,已經過了“中”,所以具有變更的意思。
而且“庚”與“更”讀音相同,以此借用作更替的意思。“庚”在五行中的位置是配在西方、配在秋季、屬金。此時陰氣上升,季節也由夏轉為秋,播種的莊稼也都到了收獲的季節。
在《禮記·月令》、《呂氏春秋》、《淮南子·時則訓》中有這樣的記載:“秋……其日庚辛。其帝少皞,其神蓐收……其味辛,其臭腥……祭先肝……食麻與犬。”
西方之帝是少皞金天氏,輔佐西方帝的神是少皞氏之子蓐收。秋天是陽氣收斂的季節,應以養陰為主。秋宜食苦,以火克金。按五行理論,秋天屬金,味辛,辛多則傷肝。故秋天要少吃辛辣的食物,多吃酸味的食物來調養肝氣。
明·高濂《遵生八箋·秋季攝生消息論》:“當秋之時,飲食之味宜減辛增酸,以養肝氣。”五髒中的肺也屬金,故肺與秋氣相通,肺氣會比較旺盛。所以秋季尤其應注意潤肺以補肺陰。而潤燥最好的食物就是銀耳羹,可以加入蓮子、百合、枸杞,一直可以喝到立春之前。五谷中的麻屬金、五畜中的犬屬金,因此秋季宜食芝麻和狗肉。
元·忽思慧《飲膳正要》:“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
文 獻 選 讀
“《周易·巽卦》九五:先庚三日,後庚三日,吉。”
先庚三日,即丁日。丁,寓意叮咛于其變化之前。
後庚三日,即癸日。癸,寓意揆度、估量于變化之後。
“《詩經·小雅·吉日》:吉日庚午。”
“《詩經·小雅·大東》:東有啓明,西有長庚。”太白金星于日出東方時稱“啟明星”,于日落西方時稱“長庚星”。
成 語 典 故
庚癸之呼
庚,屬西方,主秋天谷物豐收。癸,屬北方,主水。
因此“庚癸”是軍中乞糧時的隐語。後指向他人借錢。
《左傳·哀公十三年》春秋時吳王夫差與晉、魯等國會盟,吳大夫申叔儀向魯大夫公孫有山氏乞糧。回答說:“粱(細糧)則無矣,粗(粗糧)則有之。若登首山以呼曰:『庚癸乎!』則諾(答應你)。”春秋時吳王夫差與晉、魯等國會盟,吳國大夫申叔儀向魯大夫公孫有山氏乞糧。對方答複說:細糧沒了,粗糧還有。你隻要登上首山呼喊“庚癸啊?”我就答應你。
以「庚」作偏旁的字
從“庚”的會意字:
庸,用。
以“庚”作聲符的形聲字:
唐,虛空的大話。
穅,谷殼的皮。
康,穅的本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