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阿房宮賦最後一段解析

阿房宮賦最後一段解析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30 05:31:52

杜牧所作的《阿房宮賦》在現代社會和曆史上都獲得了極高的評價。它創作于晚唐時期,是作者想借着秦朝亡國的曆史,來提醒唐朝的統治者不要重蹈覆轍。全文上下運用了許多誇張的寫作手法,把阿房宮從興建到滅亡的過程描寫得栩栩如生,更是間接地把秦朝統治者驕奢亡國的過程叙述得深入人心。

阿房宮賦最後一段解析(阿房宮賦一)1

而這短短六百字的賦體中頻繁的“一”字,讓人難以忘懷。為何“一”字頻繁的出現呢?我們結合曆史來解析一下,它在《阿房宮賦》裡的重要意義。

一、《阿房宮賦》主要表達的就是杜牧憂國憂民的情懷,“一”是萬物之初。

1、“一”是萬物的開始,也是萬物的結束。

“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說文》裡記錄了這麼一段話。在古代人們的眼中萬物的開始都是由“一”變化而成,所有事情最後走向的滅亡也是歸“一”。這與《阿房宮賦》描寫的故事内容,剛好相互輝映。

阿房宮從無到有,從一塊磚一片瓦,經過無數百姓的汗水和心血的澆築,最終落成一個美輪美奂的亭台樓閣。都可以用“一”來表達。

而秦朝的命運也是如此,從一片繁華昌榮,到處處奢靡浪費,最後走向滅亡塵歸塵土歸土,回歸本源。真是應了“一”乃萬物之初,乃萬物之終極。“一”字很好的傳達了這個玄妙的過程,它的精妙是别的字詞無法做到的。杜牧用這個短小精悍的字,強調了秦朝統治的滅亡的整個過程。

阿房宮賦最後一段解析(阿房宮賦一)2

2、“一”表示所有,也代表萬民。

“一”字在博大的中國文化裡,從來不止是單一弱小的表現。在很多古代文獻裡,它反而代表着強大,衆多。百姓的力量是強大的,但是在古代百姓的群體也是弱小的。古代的統治階級制度,向來是由國家的君主來主宰民衆的意願。

在《阿房宮賦》裡有這麼一句話“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充分地表達了這一點,我們也能深深地感受到作者對于這種統治階級制度的無奈。秦皇喜歡的富麗奢華,就算百姓頗有不滿,依然不可能輕易地推翻其統治,表達自己的意願。

“一”字在整個文中的穿插,是杜牧也想讓唐朝統治者知道,國家不僅僅是一位君主的國家,更是萬千百姓賴以生存的家園。

3、“一”是平等的表現,杜牧用此文來代表百姓吐露心聲。

隻有一筆就形成“一”字,但是這一筆不偏不倚,端端正正,正中人心。完完全全地诠釋了杜牧本人和他為萬千百姓求取的一種平等相待的心情。統治者的燒殺搶掠,連百姓的一絲生存希望都不放過,隻知道縱情聲色的現狀。

阿房宮賦最後一段解析(阿房宮賦一)3

讓百姓們感到寒心,他們或許追求的不是平起平坐,不是一定要推翻誰的統治。而是希望統治者能真正的正視他們的生命和他們的生活需求。杜牧在文中用“一”字也是在痛斥統治者,不能僅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對百姓一味的剝削和打壓。應該走下高台,正視百姓們的想法和國家發展的需要。

二、“一”字的出現剛好符合整篇文章作為賦體的格式要求。

1、賦體在語音方面追求聲律諧協,在《阿房宮賦》裡也是如此。

賦,是一種介于韻文和散文之間的特殊文學形式。在杜牧生活的時代裡,流行的是律體賦,簡稱“律賦”。自古以來的詩詞歌賦,都有其既定的格式和要求,才能自成一派。不管是多著名的名人也免俗不了遵循這一默認的規矩。

古人向來講究美感,除了在文字詞語中的體現,在讀音上也是非常有追求的。做出來的文章就像歌曲一樣,押韻又美妙。《阿房宮賦》也是如此,作為賦體裡的著名著作,在字詞之間也處處體現了其音律和諧。在第一句中“六王畢,四海一。”中就有體現,“畢”和“一”音律相同,相互呼應。

阿房宮賦最後一段解析(阿房宮賦一)4

所以“一”字的運用,在《阿房宮賦中》也是為了滿足基本的文章格式規定。而且“一”字在中國古代樂譜是一種記音符号,相當于簡譜中的低音“7”,這也為其在賦體中争得了一席之地。

2、文辭方面比較講究藻飾與用典,而“一”字是最為經典的修飾。

作為主要以寫景抒情的文學形式,對于文辭修飾方面尤為看重。“一”字僅憑簡單一筆,就能包羅萬象。文中雖用多個“一”字,但是卻表示着不同的含義。文中“一肌一容,盡态極妍,。。。”裡面的“一”字就是全部的意思。其含義是說阿房宮裡的女子任何一部分肌膚,任何一種姿容,都嬌媚極了。

用這樣的描述,充分展現了阿房宮裡面的極盡奢華之景象。僅用一個“一”字就寫盡了女子的絕美容貌,可見“一”字的修飾是多麼極緻的表現。“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裡的“一”有統一之意,與前面的句子中的含義完全不同。

這句子看起來簡短,卻讓人感覺氣勢洶洶,涵蓋無窮,看似僅僅是叙事,實則于叙事中寓褒貶。“六王”之“畢”,其原因既在自身,那麼,秦能統一四海的原因,也就不言可知了。這兩句一抑一揚,而揚秦又是為更有力地抑秦蓄勢。

阿房宮賦最後一段解析(阿房宮賦一)5

由此可見,杜牧用簡單的一個“一”字就在文章的開頭給人引出了無盡的遐想,更是為下文奠定了很好的基礎,為全文的主旨做了很好的概括。

三、“一”字短而急促表現了杜牧迫切卻又不能明言的心情。

1、“一”字簡短但抑揚頓挫,杜牧向統治者警示的心情如此迫切。

文中用帶有“一”字的詞句描述了阿房宮華麗至極。“一日之内,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兩句用誇張的描寫手法,表現了對建築物的驚歎。可見當時的阿房宮占地面積之大,樓群之衆多。“一”字雖簡短,卻擲地有聲,表達了杜牧對于阿房宮的奢華大為不滿。

大修宮殿,在各個朝代都是以大量消耗人力物力财力,加重百姓負擔作為基礎的。而這些曆史重複上演的故事,其結果都激化了人民矛盾,最終導緻了國家的滅亡。

杜牧也是發現了這一點,才想通過此文向當時的唐朝皇帝發出警示,痛斥唐皇的驕奢淫逸,希望其不要走秦朝的老路。“一”字代表着他迫切地希望唐皇有所醒悟的心情,也非常堅定地表示對于統治者現狀的不滿。

阿房宮賦最後一段解析(阿房宮賦一)6

并且杜牧已經不僅一次運用“一”字表達自己的情感了,在《過華清宮絕句三首·其一》中就有“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通過“一”字描寫唐玄宗不惜勞民傷财地為楊貴妃供應荔枝的事件,深刻地諷喻了現實,表達了他對最高統治者的窮奢極欲、荒淫誤國的無比憤慨之情。

2、作為一篇批判性的文章,肯定不能為統治者所接受,“一”字也代表着杜牧的低調。

“一”字最為頻繁和廣義的就是它作為數量的最小值而出現。杜牧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很是明确,就是想借秦的曆史教訓警告唐,利用阿房宮的景色描寫來總結秦滅亡的原因。統治者貪圖享樂,荒淫無道,不體恤民情,必然招緻人民的反抗,國家的滅亡。

杜牧希望唐敬宗能夠銘記在心,引以為戒。但是杜牧卻沒有上書直谏,而是選擇了這種迂回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心願,讓人甚是唏噓。其實當時的情況,杜牧也隻能選擇這種方式來表達心境。寫這篇文章時,杜牧二十三歲,而三年後他才進士及第。

且不說作為一介白衣秀士人微言輕,谏言無法到達皇帝那。就算皇帝閱讀了他的谏言,以當時皇帝的性格也可能為他自己招來殺生之禍。然而作為憂國憂民的國之忠良,杜牧不得不用這種迂回的方式來闡述自己的想法。

阿房宮賦最後一段解析(阿房宮賦一)7

“一”字又是最小的數值,可以顯得言辭不那麼激烈,以便隐藏杜牧内心的波濤。所以文中出現的“一”字,也充分展現了杜牧有話不敢直言的複雜又矛盾的内心。

總結:

杜牧的《阿房宮賦》運用了想像、比喻與誇張等手法以及描寫、鋪排與議論等方式,骈散結合,錯落有緻。文章語言精練,工整而不堆砌,富麗而不浮華,氣勢雄健,風格豪放,意欲不凡。

而“一”字的運用也是靈活多變,含義深遠。讓人不再一次感歎中國漢字的博大精深。文中一句“楚人一炬,可憐焦土”讓人感慨萬千,僅用一個“一”字就能體會到作者内心的惋惜和不忍。在中國的漢字的海洋中,像這樣的文字實在是多如牛毛。古人對于它們的運用更是比現代人更加有深意和娴熟。

僅僅隻是簡單的一個字卻包羅萬象,還能随着作者的情感而表現出不同的内涵。這絕對是别的國家的文字所不能媲美的,用實力再一次向世人證明了中國古人的大智慧。

參考文獻

《阿房宮賦》

《說文》

《過華清宮絕句三首·其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