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文的題型及解題方法?一、什麼是說明文? 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它客觀地說明事物或闡明事理,說明事物的顔色、形狀、構造、性質、成 因、功用等特征以及闡明事理,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說明文的題型及解題方法?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一、什麼是說明文?
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它客觀地說明事物或闡明事理,說明事物的顔色、形狀、構造、性質、成 因、功用等特征以及闡明事理。
二、說明文類型:事物說明文和事理說明文。
三、明确說明對象
1、被說明的事物或被解說的事理就是說明對象。
2、“說明的主要内容”不同于“說明對象”,事物說明文說明的主要内容等于說明對象加上其特征,事理說明文的主要内容則需要從現象的起因、性質、解決措施等方面加以概括。
3、答題方式:
事物說明文:說明對象 特征。
事理說明文:現象的起因、性質、解決措施等方面加以概括(中心句)。
4、對說明對象、說明特征、說 明内容的理解 。
說明對象:就是說明了什麼。
說明特征:就是說明對象的特點。說明内容:就是說明了什麼,什麼怎麼樣 。
四、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說明的中心):
1.說明中心=說明對象 特征
2.概括方法:
(1)全文圍繞什麼事物或事理進行說明?
(2)說明了這些事物或事理的什麼特征?
(3)從哪些方面對該事物或事理進行說明?
五、常用說明方法的作用答題格式是:
(一)1、舉例子:具體、真切的說明了……的……特點,讓讀者更容易理解,更有說服力。
2、列數字:列舉了什麼數據,準确具體地說明了……事物的……特點。
3、作比較:把什麼和什麼進行比較,鮮明突出的強調了……的……特征。
4、打比方:把什麼比做什麼,生動形象地說明了……事物的……特征(特點),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 5、分類别:對……分門别類加以說明,條理清楚地說明了事物的××特點。使說明更有條理性。
6、下定義:簡潔明确的語言揭示出什麼事物的屬性,準确嚴密的說明了……的本質特征。
7、列圖表:列了什麼圖表,直觀形象地說明了什麼事物的××特點,讓人一目了然, 容易理解。
8、引資料:引用……,具體詳實的說明了什麼事物的什麼特征,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
9、摹狀貌:對……加以形象化的描摹,具體生動形象地說明了什麼事物的什麼特征。
10、作诠釋:對……加以具體的解釋說明,通俗易懂地說明了什麼事物的什麼特征。
(二)下定義和作诠釋的區别
從形式上看,下定義在說明事物本質特征時,常用判斷句式來表述概念;而作诠釋可用多種句式表述。從嚴密程度來看,下定義要求揭示事物的本質特征,而作诠釋對說明對象的解說則往往側重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下定義:甲是乙,乙是甲; 作诠釋不能這樣
六、理清說明順序
1、空間順序:近→遠、前→後、左→右、南→北、 低→高……(表方位、立足點、行蹤變化等詞語)
2、邏輯順序: 原因→結果 現象→本質(結果→原因)概括→具體 主要→次要 整體→局部 ……
3、時間順序: 年代:古→今 季節:春→冬; ……
七、說明文的語言
1、典型試題: 限制性詞語可否删除及其作用。 如:更、大約、估計、常常、估計、大約、也許等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确、嚴密、科學的特點。表程度:比較、幾乎、相當……表估計:大約、可能、左右、可算……表時間:當時……
2、詞語能否删去解題方法歸納:(1)、表态:不能删。
(2)、定性(什麼上的限制) 解詞。
(3)、帶詞解句。
(4)、去詞解句若删去,句子意思成了…不符合實際(太絕對了),不符合實際,所以不能删去。(5)、XX詞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确性、嚴密性。(表态:不能删 解詞 帶詞解句 去詞解句 體現了語言的準确性)
3、“××”詞好在哪裡?用了“××”詞,生動地(準确地)說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夠激發讀者的興趣(符合實際情況,具有科學性)
4、某詞能否換其它詞。請說明理由。
(1)不可以
(2)原詞的意思和句子内容
(3)所換的詞的意思和句子内容
(4)換了之後意思有何改變,不符合實際.
(5)所以不能換,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确性和嚴密性。
八、說明文的結構說明文常用的結構模式有三種.
1.總分式:包括“總—分、分---總、總---分---總”等,事物說明文多用總分式,其“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2.承接式:各層之間按照事物的發展或時間因果條件等關系安排,前後相互承接。
3.遞進式:事理說明文多用遞進式的結構,一層一層的剖析事理.各層之間的關系是由淺入深。
九、分析說明文的開頭和結尾作用1、開頭作用有:
①引出說明對象;②引出說明的内容;③提出說明的問題 。
2、結尾作用有:
①總結全文;②提出一些希望、展望、預測等。
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 、全文圍繞什麼事物或事理進行說明?
2、說明了這些事物或者事理什麼特征?
3、從哪些方面對該事物或者事理進行說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