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李白欲渡黃河冰塞川

李白欲渡黃河冰塞川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1 16:44:54

《行路難》這個題目,是古代樂府詩的一個固定的标題,早在李白之前,就有好幾位詩人用這個标題來寫詩,抒發世路艱難、離别悲傷之情。

李白用《行路難》的标題,寫了三首詩,今天我們品讀的是第一首,也是流傳最廣的一首。我們先來看看這首詩: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複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

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

李白,我們很熟悉了,他生活在唐代的開元、天寶時期,那是中國曆史上非常強大、壯麗的時代。李白性格豪放、傲視王侯、喜歡遊山玩水。

李白欲渡黃河冰塞川(長風破浪會有時)1

這裡我問大家一個問題:我們熟悉的這個李白,他長的是什麼樣子呢?可能有的人看過古代人畫的李白畫像,一派仙風道骨的樣子。

李白欲渡黃河冰塞川(長風破浪會有時)2

那這其實也是後人想象李白的面貌來畫的。唐朝有一個人叫做魏颢,他見過李白,并且把他對李白面貌的感受,記錄了下來,他說李白是“眸子炯然,哆如餓虎”,就是李白的兩隻眼睛非常明亮有神,閃閃發光,像饑餓的老虎一樣。李白的朋友崔宗之,也說李白“雙眸光照人”,眼神明亮,光彩照人。看來,李白的那雙炯炯有神的眼睛,給他的朋友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們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李白明亮的眼睛,來自他内在的元氣滿滿、永不枯竭的生命力。甚至可以說,李白的内在,有一個熾熱的太陽,他的明亮的目光,就是那個太陽所射出來的光,他的詩裡的激情,也是那個太陽的光和熱。我們想着他那雙明亮的眼睛,再來讀他的詩,會有很不一樣的感覺。

回到今天的《行路難》這首詩,應該說,李白用他内在的太陽的光,照射了這個陳舊的詩題,把它寫出了新意,激情大起大落,意境開闊無比。

來看前兩句: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這裡寫的是華美的宴席,情緒怎麼樣?是在一個高位。金樽,黃金做的酒杯,斟滿一鬥價值十千的清酒,玉盤裡盛着的珍馐美味,也是價值萬錢。我們知道,李白酷愛喝酒,越喝酒詩寫得越好,杜甫說他“李白一鬥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喝醉了連皇帝都不理。現在有美酒,有佳肴,“人生得意需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這是李白《将進酒》裡的名句,怎麼樣?那就吃吧,喝吧!

可是,看後面兩句:“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停杯——酒,喝不下去;投箸——扔下筷子,菜,吃不下去。拔出寶劍,四下張望,心裡空落落的,茫然若失。這是什麼?孤獨感,心情郁悶。情緒從高位一下子掉到了低位。這份孤獨感和郁悶,讓這麼一個熱愛生活,喜歡享受生活的人,面對美酒佳肴,喝不下也吃不下。可是我們注意,李白的孤獨郁悶,不是頹廢的,它是雄壯的。為什麼?就在拔劍這兩個字上!李白十五歲就學過劍術,二十五歲時,“仗劍去國,辭親遠遊”,我們想想,一個目光炯炯的李白,佩帶着一柄長劍,遊曆天下,這就是他最平常的生活狀态。李白,是一位豪俠,是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男子漢的孤獨郁悶,也是雄壯的、豪邁的。這就是拔劍四顧心茫然一句,透露出來的。

那麼,李白為什麼郁悶呢?一般認為,這首詩是他天寶三年(744)從長安唐玄宗的宮廷離開時寫的。我們知道李白是一個很有理想有抱負的人。他的理想是什麼?是像古代的管仲、晏嬰和諸葛亮那樣,輔佐一位明君,安邦定國,做一番大事業。從本心來講,李白要做的不隻是一個光耀千古的大詩人。從屈原開始,中國古代的大詩人,都是有政治抱負的,要做輔佐明君治理天下的政治家,而不是職業作家。可是,曆史往往不給他們這樣的機會。李白也是這樣。天寶元年(742),唐玄宗下诏征李白來到長安。李白非常興奮,覺得做一番事業,實現理想的機會來了。可是,唐玄宗隻給了李白一個“供奉翰林”的虛職,就是皇帝的文學侍從,幫閑。這對李白來說,期待與現實的落差太大了!加上宮廷裡争名奪利,是是非非,李白這樣豪邁的性格,适應不了那樣的環境。于是在長安不到兩年之後,天寶三年(744)春天,李白主動請辭,離開了長安。離開了是非之地是好事,可是,這同時也意味着,李白對人生理想的追求,遭遇了重大的挫折。于是,他的孤獨感、抑郁感油然而生。這首《行路難》開頭,抒發的就是這樣的情緒。

詩的下面兩句:欲渡黃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滿山。寫的是李白離開長安一路向東,經過黃河、太行山時的情景,黃河被嚴冰塞住了,太行山上滿是積雪。這是現實中山川路途的艱難險阻,情緒繼續在低位,也象征着李白對自己的人生道路、對當時的時代環境的感受。我們知道,唐玄宗開元末年,一位奸臣上位了。誰?李林甫。他在天寶年間漸漸權勢熏天,打擊賢者,排除異己,唐王朝就這樣走下坡路了。李白寫這首詩的時候,正是唐朝開始由盛轉衰的關節點。李白關注的,不僅是個人命運的起伏,他更關注國家世運的盛衰。這裡冰塞川、雪滿山的艱難險阻,敏銳地描繪出了曆史大勢的走向。

可是,盡管形勢是如此令人失望,李白内心追求人生理想的火焰,仍然沒有熄滅。閑來垂釣碧溪上,忽複乘舟夢日邊。這兩句詩,分别用了兩個典故。前一句,是姜子牙垂釣渭水,得遇周文王的故事,表達了李白内心深處,希望能夠向姜子牙那樣,遇到能夠賞識任用他的明君。後一句,說的是輔佐商湯的賢臣伊尹,傳說他在認識商湯之前,曾經夢見自己乘船在日月旁邊經過。我們知道,在古代,太陽象征着皇帝,伊尹的夢,象征着他要到國君身邊,平定天下。李白複述這個夢,也是依然執着于那個想要輔佐聖明天子,治理天下的人生理想。情緒從低位又暫時攀升到高位了。

可是,從曆史回到現實,現實是如此殘酷,李白不禁喟然感歎: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人生的路途怎麼這麼艱難曲折啊!實現自己理想的道路在哪兒啊!情緒從高位又掉下來了,脫口而出,毫不掩飾,把心裡深深的郁悶直接表達出來,非常坦率,非常動人。

講到這裡,我忽然想到了傅雷先生在他翻譯的法國作家羅曼·羅蘭的小說《約翰·克裡斯朵夫》的序言裡說的一段話:“真正的光明決不是永沒有黑暗的空間,隻是永不被黑暗所遮蔽罷了;真正的英雄決不是永沒有卑下的情操,隻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壓倒罷了。”豪俠李白,大詩人李白,他也會哀傷,也會茫然,而且哀傷茫然得不吃不喝,大聲感歎世路艱難。但是,哀傷和茫然不會壓倒他。在詩的結尾,李白的情感忽然像雄鷹一樣,一下子飛到最高位:“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雖然現實是如此不如意,環境是如此糟糕,可是我堅信,總有一天,我會乘長風沖破萬裡浪,高高挂起雲帆,在滄海中勇往直前!這句詩也用了一個典故。南朝劉宋時期,有一位少年,名叫宗悫。有一次,他的叔父問他:“你的志向是什麼?” 宗悫回答:“願乘長風破萬裡浪。”就是志在四方,要做一個英雄。後來,宗悫果然成長為戰功赫赫的一代名将。李白在人生的低谷,想起了少年宗悫的志向,“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裡”。曆史上英雄的氣魄,開闊宏大的胸懷,沖散了李白的郁悶。這時,我們仿佛能看到李白那雙眼睛,望向滄海橫流的遠方,放射出動人心魄的光彩。

我們都是普通人,我們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會有心情郁悶的時刻。所有的這些悲傷困苦,我們偉大的祖先們,比如李白,都曾經深深地體會過。在困難的時刻,讀一讀李白的詩篇,和他一起悲傷、一起積蓄力量,一起昂揚振起,會為我們增加繼續前行的力量。這就是《行路難》這首詩帶給我們的最大收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