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和慧在上交排練明晚的歌劇精粹音樂會 主辦方供圖
人聲是最美也最奇妙的樂器,它随着人的經曆和成長千變萬化,而仰賴這一特殊樂器演繹歌劇的歌唱家,要如何維護和保養他們的自然之聲呢?明晚,女高音歌唱家和慧将攜手上海交響樂團帶來一場歌劇精粹音樂會。在此之前,這位被公認為“這個時代最好的阿依達”大方透露了自己的“養聲秘訣”——無需苦修或是壓抑味蕾放棄愛辣人生,良好的作息習慣以及科學的發聲方法缺一不可。當然最關鍵的還是“适當的放慢腳步不搶跑”,人生是一場馬拉松,人聲養護同理,讓它在青春時抒情浪漫,在閱盡千帆後感悟人生,這才能讓這門靠肉聲發出天籁之音的“樂器”曆久彌新。
圖說:和慧(右)與指揮張潔敏 主辦方供圖
和慧是迄今為止唯一同時受世界六大頂級歌劇院之邀的中國歌唱家,也是唯一作為第一女主角登上米蘭斯卡拉歌劇院的中國人。在全球歌劇領域,她被視作“中國給世界歌劇最大的禮物”。盡管她是上海舞台的常客,但她的每場音樂會都能給人們嶄新的驚喜。明晚的音樂會曲目都由和慧精心挑選,觀衆不但可以聽到經典意大利歌劇片段,還能聽到和慧此前鮮少嘗試的瓦格納歌劇。這于樂迷是驚喜,于和慧同樣是歲月的饋贈:“我很高興,到了現在的年齡和閱曆,終于能盡情展現充滿戲劇性的瓦格納作品,我覺得我現在的嗓音更适合展現瓦格納作品的魅力。”
意大利維羅納有着世界最大的露天劇場,而和慧參演維羅納的夏季音樂節長達16年,是迄今為止在這一音樂節亮相最久的一位歌唱家。在歌劇家鄉的露天劇場演唱對歌唱家來說極具挑戰,怎樣将聲音送到最遠,讓哪怕是距離你幾百米遠的最後排觀衆都能聽見?和慧揭秘,靠“喊”肯定是不行的,要用巧勁控制聲音振動的頻率,要有意識地避免自己過分用勁避免嗓音損壞,理論知識結合反複實操,才能摸索出竅檻。每個人的身體結構都有差異,再科學的方法也需要結合自身來調整,而這是歌唱家要不斷自我探索的功課。
其實早在和慧憑借阿依達名動世界樂壇的時候,就有劇院方邀請她去參演《圖蘭朵》,但她理智地婉拒了:“不搶跑,是能赢得長遠的關鍵。”“聲樂是很科學的一門藝術,靠人聲來演繹歌曲,嗓音就是樂器。”保護它不像保護小提琴或是長笛,要反複擦拭控制控制溫度,不用的時候小心存放,它是在運用中變化的,音量、音質會随着年齡和身體的變化而變化。“沒有絕對的好壞,但會有不同的時期。”和慧強調,“人的嗓音是會随着年齡和身體變化的,青春時期的抒情浪漫,成熟女性的渾厚嘹亮,都是歲月賦予嗓音的獨特魅力,不同時期有不同的魅力,演繹不同的角色才能将人聲發揮到極緻。”
對于歌唱家的“養聲生活”,人們不無好奇,生活是不是有着諸多限制,任何刺激嗓子的東西都不能碰吧?對此,和慧笑說:“其實沒有那麼多限制,也不用為了保護嗓子放棄美食,我也愛吃辣而且能吃,但作為一個女高音我也有自覺,那就是嚴格的日常作息,時時關注自身的健康。”當然,她所說的健康既包括身體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面對疫情這三年帶來的生活轉變,和慧也曾被突如其來的“空窗期”搞得手足無措,但她遇見了繪畫,向内的探索不但撫平了心緒,也給予再出發的力量。如今的她,在忙碌周轉在各個舞台歌唱之餘,也會受邀參加一些大師課,分享自己的“養聲之道”:“我覺得我總結的經驗還是有些用處,起碼已經看到了一些學生的成長和轉變。”
(新民晚報記者 朱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