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髒結構與功能
(一)、循環系統=心髒 血管 神經體液。
(二)功能:(1)、運送營養 代謝廢物 (2)、内分泌功能 。
(三)心髒:
1、心髒結構:
(1)、中空器官,四居室:左右心房 左右心室。
(2)、心房之間為房間隔,心室之間為室間隔。
(3)、左房左室二尖瓣,右房右室三尖瓣(左二右三巧記“右手力氣大左手力氣小”)
(4)、主動脈瓣:左心室 主動脈;肺動脈瓣:右心室 肺動脈。
(5)、心壁:心内膜 心肌層 心外膜。
(6)、心包腔:心外膜 心包壁層。
2、心髒傳導
(1)、心肌纖維:自動節律性興奮能力。
(2)、傳導系統:窦房結、結間束、房室束、左右束支及其分支、浦肯野纖維。
(3)、窦房結為心髒的正常起搏點。
3、冠狀動脈
(1)、冠狀動脈:心髒的血液供應來自左、右冠狀動脈。
①左冠狀動脈:主幹很短,随即分為前降支和回旋支。
A、前降支及其分支:主要分布于左室前壁、前乳頭肌、心尖、室間隔前2/3、右室前壁一小部分。
B、回旋文及其分支:主要分布于左房、左室側壁、左室前壁一小部分、左室後壁的一部分或大部分及窦房結(約40%的人)。
②右冠狀動脈:分布于右房、右室前壁大部分、右室側壁和後壁的全部、左室後壁的一部分及空間隔的後1/3,包括房室結(約93%的人)和窦房結(約60%的人)。
(四) 、血管:
(1)、血管:動脈 毛細血管 靜脈
(2)、動脈:輸送血液到器官組織,又稱“阻力血管”。
(3)、毛細血管:物質及氣體交換的場所,又稱“功能血管”。
(4)、靜脈:彙集從毛細血管來的血液,将血液送回心髒,又稱“容量血管”。
(五)、血液循環:體循環 肺循環
(六)、調節循環系統的神經-體液
(1)、調節循環系統的神經:交感神經 副交感神經
①交感神經:興奮 → 腎上腺素 → 心肌收縮↑ 外周血管收縮↑ →血壓↑。
②副交感神經:興奮→乙酰膽堿能受體→心率↓ 心肌收縮↓ 外周血管擴張↑ →血壓↓。
(2)、調節循環系統的體液
①調節循環系統的體液因素:如腎素﹣血管緊張素﹣膽固酮系統、血管内皮因子、某些激素和代謝産物等。
②腎素﹣血管張素﹣醛固酮系統是調節鈉鉀平衡、血容量和血壓的重要因素。
③血管内皮細胞生成的收縮物質,如内皮素、血管收縮因子等具有收縮血管作用。
4血管内皮細胞生成的舒張物質,如前列環素、一氧化氮等具有擴張血管作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