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鄭世骥
本文作者鄭世骥近影
這次核條件下實兵戰術演習已經過去四十六年了,但它留給我的記憶卻是那樣刻骨銘心,使我終生難忘。
從受領“7601”演習任務開始,到整個演習任務圓滿結束,我一直在作訓科工作,自始至終參與了演習各項組織準備和各次重要演練全過程。同時,我作為演習材料組成員之一,自始至終參與了演習情況收集、經驗總結和高煥昌師長《演習情況彙報》及師黨委上報新疆軍區黨委演結等文件、材料起草工作,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資料。這些由廣大官兵用心血和汗水換來的資料、探索的這些經驗,就像深埋地下、未經雕飾的珍珠,長期珍藏在我的心中。
随着時間的流逝,當年演習場上生龍活虎、朝氣蓬勃的年輕戰士們,均已過了花甲之年;那些年富力強、精力充沛的各級幹部,也都進入耄耋之年。大家為搞好這次演習,團結一心,奮力拼搏,戰勝常人難以想象的惡劣環境,克服常人難以忍受的種種困難,進行了反複、紮實的研究演練。同志們不僅付出體力和汗水,還付出了原本強健的身體。段長金副師長、靳玉軒主任等首長和戰友由此而罹患癌症,英年早逝,讓人扼腕歎息,唏噓不已!每每想到這些,我就有一種無限深情的懷念和難以名狀的激動!
我後來也罹患胃癌,并做了胃全切手術。長期以來,我始終不忍心、也不甘心這次演習被無聲無息的淹沒在曆史煙塵中。我決心在有生之年,一定要把演習情況如實寫出來。我暗暗發誓,不寫出此書,死不瞑目!
從2007年開始,我本着對軍隊建設負責、對曆史負責的精神,力求所寫的事實、所舉的實例、所列的數據有據可查,做到不憑空臆造、不添枝加葉;力求真實反映演習成果,做到不模棱兩可、不刻意拔高。為了做到這一點,我親自到北京、鄭州、烏魯木齊等地,請李正忠、高煥昌、盧德義、王彤、張英魁、唐明寅等首長和熟悉演習情況的陳凱等戰友審閱初稿,并就近走訪了西安的許多老戰友,反複推敲修改,不斷充實完善,終于用六年時間完成了約二十萬字的《蘑菇雲下》書稿編寫任務。這既是對“7601”演習的一個永久紀念,也借此告慰和祭奠那些已經去世的首長、戰友們。我如釋重負,終于完成使命,了卻我長達四十多年的這樁心事。
值得慶幸的是,四師近幾年也出版了《大漠關山戰旗紅》《情滿天山》等書,也收錄有這次演習的回憶文章。這些極其珍貴的資料,使我腦海中有的已經模糊的記憶變得清晰,為本書充實了許多鮮為人知的内容。
這本書由于涉密不可能公開出版,我先自費印了幾百本,作為對“7601”演習的永久紀念和珍貴的禮物,贈送給參演的首長和戰友們。
我在贈書扉頁上寫道:
遙想當年守邊關,
羅布荒原練為戰。
盛夏酷暑戰高溫,
情同手足肩并肩。
蘑菇煙雲沖天起,
奮不顧身勇向前。
生死相依戰友情,
赤膽忠心保國安。
首長和戰友們看到這本書,感到十分珍貴,特别親切,仿佛又回到當年火熱的核試驗演習場,回到激情燃燒的青春歲月。
這本書印出後,我分别寄給新疆軍區訓練處、蘭州軍區軍訓部、總參謀部軍訓部、國防大學和軍事科學院。國防大學很快回信,信中寫道:“尊敬的老首長:您寄來的《蘑菇雲下練精兵》一書已收悉,并轉呈校長(宋普選上将)閱。我們為您編寫本書而付出的辛勤汗水和心血智慧,深表感謝,深受感動!該書的編著,充分體現了老首長對國防和軍隊建設事業的忠誠和熱愛,充分體現了老首長對核條件下實兵戰術行動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水平,也充分體現了老首長嚴謹細緻的求知精神和工作作風。根據校長指示,我們已将本書轉學校有關部門參閱,并委托我們向您表示謝意和敬意!”我感到十分欣慰!而給各級訓練部門各寄的三本書,均石沉大海,沒有任何音訊,讓我十分郁悶和不解!這可是我軍唯一一次核條件下實兵演習的重要資料啊!難道他們忙得連回一封信就沒有時間嗎?
現在《蘑菇雲下》這本増定版已完稿,我保存的這些演習資料已完成使命,再無它用。這些都是官兵用辛勤汗水、身體健康和對黨、對軍隊絕對忠誠留下的原始資料和珍貴記錄,有的報表還是用複寫紙複寫的。我一直為這些資料的歸宿發愁。人們常說來日方長,但對我這個八旬老兵來說,确實是來日無多。這是任何人都無法抗拒的自然規律。把這些資料留給家人或朋友,我不放心;上交到軍隊訓練部門,人家不一定稀罕。這真讓我為難,我總不能把它帶到火葬場與老同志“同歸于盡”吧!這既對不起參演首長和戰友們,我也不忍心、舍不得啊!
(未完待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