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覽過浙北新市古鎮的人,無不都有一個共同感受:這座小鎮不大,但古色古香,沒有過度的商業氣息,整體安靜,又有生活氣息。與本地人交流,純樸坦然。這裡有曆史,有人物,更又故事。從建築風格,到人文底蘊,沒有裝逼賣弄的樣子。
新市,古色古香。僅僅四個字,這很不容易。
古色古香,字面釋義上,通常是指器物書畫等富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調。從廣義來看,通常是形容某種具有古雅色彩與情調的藝術品,小指單件器物或書畫類,大指建築物及環境。新市所具備的古色古香情調,便是指廣義的範圍。
就筆者長期在新市的生活觀察體驗,新市的“古色古香”與其他古鎮相比,尤具特色。有諸多方面不一樣,正因為不一樣,才有這古色,這古香。色,是為視覺感官而見,遊客一到新市,撲面而來的古,是滲入到内心的。香,是為溴覺感官而知悉,遊客會聞到一種美食好聞氣息,自然構成由内而外的吸引。遊程雖短,但意猶未盡,能坐得下來,真正讓人湧動懷古的情懷。
保護原存環境,與曆史方志“古”貌接續,這是保持新市“古色古香”的基本環境。新市人一直不追求貪大求洋的效果,尚古崇賢,喜歡古人創造的人文環境。目前多數“古鎮”是新時代的“升級版”,數年追千年。而新市不升級,仍保持“鎮”的味道,新市北宋是鎮,目前仍是鎮,不發展雖也不是一件大好事,但從承接曆史角度看,也不是一件大壞事。目前的新市,從嚴格意義上看,鎮的行政區擴大了,曆史文化景區仍保留原有規模,并未像其它“古鎮”一樣,開發什麼街區,什麼景區,景依然是原來的景,街依然是原來的街,不随意杜撰古橋古巷,不輕易改變人文遺址。
維護原存風情,讓新市的“古”風沿續,這是保持新市“古色古香”的靈魂所在。新市人一直認為,新市民情古風是純樸的,祭祀文化反映了本地厚古向善的風情,像原有“燒香市”形式就說明了這一點。因此新市的蠶花廟會,雖然是由政府策劃統一布局,改變了原來民間自發的功能,但從意義上看,它是沿續了新市千年傳統民間風情,讓百姓對生活的期待與向往有一種釋放。新市蠶花廟會源于民間對古代先賢朱泗大将軍的祭祀活動,出于古鎮經濟與文化發展需求,政府有意把它轉型成為一種綜合性的群衆風情娛樂活動,承續了傳統,嫁接了現代文化模式。從新市近年舉辦二十多屆的“蠶花廟會”效果來看,活動主體還是具有極強的民間集會生命力。
保持原存美食,讓古鎮的“香”味飄起,這是保持新市“古色古香”的強大生活氣息。新市人一直深信,美食是有鄉味個性的,新市美食就必須有新市味道,而不是廣東鮮,四川辣。這一點,新市餐飲前輩吳立民先生深得三昧,崇奉本地傳世美食。新市目前的傳統美食還是比較有特色,它不像某些“古鎮”一樣,弄得像“大世界美食”一樣,大膽引入南北東西食味,處處有濃烈的異鄉食味。新市則保持了作為一個江南水鄉、南宋京畿的美食格調,特味醬羊肉,糯香糕團的和順美食,還有傳統到民間一直保持的菜肴品味,讓遊人一踏上新市,就聞到美食香味,腸胃自然熏出饑餓感,讓遊客信服于“食色性也”并不是一句古人空話。
展現原存文化,讓更多的曆史文化從曆史書上“走”出來,這是保持新市“古色古香”的精神生命依托。一個古鎮曆史文化通常是其文旅發展重要的精神内核,是引導遊客文旅消費的重要内涵,它有時會淩駕于政治經濟之上。當然,這也不是很絕對,但離開曆史文化的城鎮發展,通常會陷入“文化沙漠“泥潭,很難樹立古鎮形象,固不足取。新市不缺曆史文化,缺的便是對曆史文化的優質展現。這是一篇大文章,既能蓄勢待發,又需與時俱進,這與敏感抓握時代優勢發揮有關。至少從目前看,新市的“古色古香”與其曆史文化的蘊有量來比較,不是太過,而是還可以有更多更好的展現,讓新市的“古色古香”表現得更為濃郁一些。
由此可見,新市“古色古香”可以進一步濃郁,條件優厚,隻待時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