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品牌

 > 奢侈品的品牌使命

奢侈品的品牌使命

品牌 更新时间:2024-06-28 23:52:26

奢侈品的品牌使命?每經品牌價值研究院 付克友奢侈品牌向周邊産品延伸,并不稀奇,但最新兩例豪車品牌的跨界延伸,還是引發了熱議一是保時捷設計在官網上架一款不鏽鋼中國菜刀,售價約1700元,憑借保時捷背書,已在多國售罄;二是法拉利在其官方旗艦店上新了男士成衣、女士成衣、配飾和箱包四大品類産品,“法拉利在中國賣風衣售價4.45萬”還沖上了熱搜,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奢侈品的品牌使命?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奢侈品的品牌使命(奢侈品牌跨界延伸也有邊界)1

奢侈品的品牌使命

每經品牌價值研究院 付克友

奢侈品牌向周邊産品延伸,并不稀奇,但最新兩例豪車品牌的跨界延伸,還是引發了熱議。一是保時捷設計在官網上架一款不鏽鋼中國菜刀,售價約1700元,憑借保時捷背書,已在多國售罄;二是法拉利在其官方旗艦店上新了男士成衣、女士成衣、配飾和箱包四大品類産品,“法拉利在中國賣風衣售價4.45萬”還沖上了熱搜。

耐人尋味的是,有的豪車品牌不是來串場玩票,而是要來真的。比如,法拉利首席執行官就表示,全球對奢侈品的需求正在增長,法拉利目标是通過押注奢侈品等方式讓年收入在未來5年内翻倍。問題在于:奢侈品牌的延伸,可以無遠弗屆麼?它們可以依靠既有的品牌資産,打造一個龐大的奢侈品帝國麼?

品牌延伸基于強大自信

作為一種現象,品牌延伸的理由是什麼?當然是基于強大的品牌自信。我們往往看到,進行品牌延伸的,不是一些默默無聞的小品牌,而是一些知名大品牌。道理很簡單,小品牌自己的一畝三分田都還沒有深耕細作,哪有餘力去搶地盤、攤大餅。而一些知名大品牌卻有這樣的自信,在既有的賽道上已經獨領風騷,強大到可以去别的賽道兜風玩票,甚至攻城略地了。

比如,愛馬仕就上架了一款售價為16.5萬元的自行車,還推出了售價29萬元的全皮麻将;LV不甘示弱,推出的自行車售價20萬元;至于豪車品牌,除了保時捷和法拉利,奧迪推出了自己的跑鞋,奔馳也推出了自己的時尚系列服裝……當然,國内也有知名品牌玩得不亦樂乎,比如茅台的天價冰淇淋和月餅。

這些知名品牌的強大自信,首先源于強大的品牌價值。比如,保時捷的中國菜刀,如果沒有保時捷品牌背書,再多的不鏽鋼,也隻是一把普普通通的菜刀,可能170元都沒人問津。這些延伸産品,賣的其實不是産品,而是依附其上的品牌價值。

當然,同時賣的還是消費者的獵奇心理和炫耀心理。按照網友的說法,“我買不起茅台,還吃不起茅台冰淇淋麼”“我買不起法拉利,還買不起法拉利風衣麼”,所有奢侈品牌的延伸都可以用這樣的邏輯複述一遍。

對于奢侈品牌來說,這也是它們品牌延伸的另一個理由,即利用消費者的這種與有榮焉的心理,來進行品牌營銷,擴大影響力。甚至價格賣得越高,也就證明越有品牌實力,從而對外部傳遞和加深一種“我是奢侈品牌我很高貴”的印象。

所以,我們看到一些奢侈品牌的延伸,似乎就是來搞笑的。比如,古馳(GUCCI)與阿迪達斯的聯名雨傘,售價高達1.1萬元卻可以“不防水”。我們也看到一些奢侈品牌不失時機的借勢傳播。比如,保時捷的中國菜刀,盡管“不适合斬骨頭”,卻迎合新聞熱點“可以拍蒜”。這相當于進行了品牌傳播,又省掉了高額的宣傳費,何樂而不為。

豪車品牌的延伸,似乎還有一個潛在的理由不得不提,那就是傳統汽車品牌的危機和品牌價值的變現焦慮。根據最新财報,保時捷、法拉利的營收和淨利潤都在攀升。而不能忽視的一個趨勢是,歐美車企特别是傳統車企的利潤正在下降,甚至在滞銷,中國汽車品牌尤其是新能源車品牌正在崛起。一是在國内,自主品牌乘用車市場占有率已接近五成;二是中國汽車出口量倍增,已經超越德國,位居世界第二。這是一個此長彼消的過程,無疑對歐美汽車品牌包括奢侈品牌帶來壓力。

對于保時捷、法拉利來說,在品牌價值達到臨界點之前,利用現有的品牌效應,收割一批“粉絲經濟”,甚至實現某種轉型,向新的品類拓展,也許是一個次優選擇。這就回到了開頭的問題:奢侈品牌的跨界延伸能夠如願以償嗎?

品牌跨界需要内在邏輯

品牌的定位理論反對産品線的随意延伸,認為建立一個強大的品牌,要做的是聚焦,而不是把一個品牌擴張到其他多個品類中去。品牌延伸的風險在于,一個企業在某個領域裡很有名,并不意味着它可以将這個知名度轉移到另一個領域裡。一家大的知名公司,即便要進入新的品類,也應該采取多品牌戰略,即是一個品牌體系,而不是用單一品牌來打天下。

奢侈品牌可能會更加自信,認為強大的品牌可以無限擴張,還能産生規模效應——利用品牌影響力,節省品牌營銷的費用。看起來很美,卻可能是一種癡心夢想。

比如,法拉利要實現奢侈品的跨界,去賣風衣、箱包等,催生更多的法拉利奢侈品類,這就帶來對自身品牌定位的考驗,即法拉利到底是豪車品牌還是服裝品牌?這種不可避免的矛盾,擾亂了消費者對法拉利品牌形象的認知,也會損害法拉利的品牌價值。

所以,我們看到這些知名品牌的延伸,往往都是點到為止,即便跨界,也是玩票性質,要麼為了品牌營銷,做個宣傳,要麼撈點小錢,見好就收。比如我們不會相信,LV真的要大舉進軍自行車産業;保時捷設計的産品,倒是涵蓋了時尚、運動、首飾、家具、電器等領域,但也是小打小鬧,作為小衆奢侈品牌,不可能搶占“中國菜刀”的高端市場。

正因為如此,很多奢侈品牌的延伸,也隻是和另一個行業品牌來進行聯動,而不會另起爐竈去開發新品。比如,茅台的冰淇淋其實和蒙牛聯名,它隻是提供了品牌背書和其中的白酒成分。畢竟,普通消費者可能天天吃冰淇淋,卻不可能天天買茅台冰淇淋。奢侈品牌不會為了這“三五鬥”,而損害到安身立命的主業品牌。這個底線和原則,就是品牌延伸的内在邏輯。

當然法拉利的跨界延伸,似乎與茅台賣冰淇淋和保時捷賣菜刀,還有所不同。據媒體報道,2021年法拉利在美國洛杉矶比弗利山莊開了一家旗艦店,隻賣衣服不賣車;同年6月,還舉辦了第一場時裝秀,地點選在法拉利工廠。顯然,法拉利希望進入更多的品類,推出更多的奢侈品,來實現轉型,做大做強。這是一種挑戰和冒險,甚至是很難完成的任務。

畢竟,一個奢侈品牌往往需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沉澱,也代表着高品質和内在的産品力,這不是簡簡單單通過跨界延伸,就可以實現品牌價值轉移和放大的。

每日經濟新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品牌资讯推荐

热门品牌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