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又名《江神子》。這一詞調起源于晚時期的唐著詞(唐著詞是唐代的酒令,晚唐在酒筵上流行,經過文人的加工,就成為一首小令的詞調)曲調。時為單調,始見《花間集》韋莊詞,至北宋蘇轼始變為雙調,由此發展成熟、格式定型并得到推廣。
《江城子》
當代/春花秋月
天街如水暗疏星,晚風清,月初明。
秋氣呵窗,幽色向雲屏。
鎮日惜花花事了,霜葉老,與誰傾。
賴憑薄酒喚君名,那時情,怎相輕。
明月閑階,都作斷腸聲。
隻恨青鸾渾懶顧,眉黛處,意難平。
《江城子曲院風荷即興》
當代/左袂
誤尋南宋酒香怡,近東籬,對紅衣。
一抹清塘,風過起漣漪。
遙望水天成一線,雲脈脈,數帆歸。
池旁淺笑若相知,夢多回,枉凝眉。
兩處清愁,隐約訴前期。
來世青蓮如你我, 生并蒂,曲橋西。
《江城子·父親去世三十二年祭》
當代/咱是老百姓
霜風衰草陌萦悲,菊低垂,水沈澌。
月失暗漫,風泣祭春枝。
三十年來常入夢,容和藹,笑言随。
橫狂年少夢翩飛,幻虹霓,慕仙嵯。
懵懂無知,末識歲相催。
一霎晴雷泉下隔,年逝水,似蓬累。
《江城子·念》
當代/人生如夢
薄紗籠霧透清寒。獨憑欄,落花殘。
寂寂閑庭,霜冷罩窗軒。
夜夜念君千百轉。人去遠,緒難安。
心聲難訴倩魂牽。歎流年,悴朱顔。
尺素才書,雙淚已潸漣。
歲月無情香夢散。湘竹瘦,夜闌珊。
《江城子·秋雨》
當代/鄉下牧人
塞垣昨夕黯雲生,隐河星,匿長庚。
燭影窗前,村釀一杯傾。
啜盡羊羹拈拙筆,聽檐雨,落三更。
秋宵淅瀝夢無成,曉雞鳴,牧人醒。
一盞香茶,天命遠營營。
執傘逶迤探水漩,黃葉道,若閑庭。
《江城子·南城》
當代/東君主
南城煙雨起青蔥。鎖重重,便朦胧。
長立高樓、極目怨無風。
盡道青天惟是淚,流不到、燕雲中。
音書依舊未能通。恨猶工,思難窮 。
紫燕伯勞、分向有西東。
記取經年無限事,于何處、是驚鴻。
《江城子·思歸》
當代/楚語
江涵秋影雁行遲,野雲低,憑風吹。
黃葉班班,無奈欲辭枝。
客路天涯行色晚,歸計遠,望依依。
由來心事幾人知,斂雙眉,又如癡。
小閣幽窗,燈掩畫簾垂。
愁枕難眠長夜苦,三更起,月侵衣。
《江城子·春宵淺酌》
當代/痕月
亭前春影落疏鐘。夜朦胧,月玲珑。
手執螺杯,快意共醇濃。
最是撩人閑緒處,橫塘上,小橋東。
蟾光水色兩融融。忘憂忡,自從容。
一酌芳醪,足以慰心胸。
安得遐栖雲物外,依竹榻,聽松風。
《江城子·漏鼓已三更》
當代/痕月
城頭漏鼓已三更。夢無憑,倚疏棂。
琴上哀弦,切切盡離聲。
争奈窗前同窗下,人與月,兩孤零。
一懷别緒幾牽萦。許叮咛,倩誰傾。
過了今宵,花落又清明。
盼盼争何複盼盼,望眼處,淚空凝。
《江城子·病中吟》
當代/痕月
病身未卧漏偏長。小樓旁,月凄涼。
窗下聽筝,古調又清商。
有酒難嘗終少味,人寂寂,夜茫茫。
流年多感幾思量。數滄桑,憶清狂。
好夢閑愁,移向字中藏。
柱上哀弦聲斷後,三更月,兩鬓霜。
《江城子·零星落葉打幽窗》
當代/燕宿雕梁
零星落葉打幽窗。夜初央。緒離缰。
秋去冬來,吟斷九回腸。
春草池塘渾匿迹,回首處,變滄桑。
一痕舊墨一痕傷。憶流光。歎飛霜。
如呓如癡,醉夢百千場。
目下遊塵燈下影,還與我,共彷徨。
《江城子》
當代/一葦
閑雲流卷日傾西,晚風吹,草叢低。
又是秋來,鴻影過湖堤。
空寂寒波水渺渺,蒹葭動,鹭鸶飛。
一年光景逝如斯,落花時,有誰知?
淺黛盈眸 ,入眼遠山微。
聽得寒蛩聲漸歇,霜露起,更添衣。
《江城子·春雨》
當代/一葦
微風細雨掠江堤,水迷離,草依稀。
望遠青山,濃淡亦相宜。
柳色含煙連漠漠,天盡處,燕飛低。
行人複複過家西,濕襟衣,不禁吹。
并着雙肩,背影兩依依。
似此凝情渾不見,花傘裡,那阿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