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微信更新了群折疊功能,煩人的群聊終于消失在視野範圍内了。
然而即使微信群聊能折疊,微信的版面依舊說不上清爽。
例如每到周末就瘋狂彈出的微信服務号,它們跟微信群不一樣,不能折疊。
也不像普通的訂閱号會自動收納,不取關跟手動删除的話,它就跟你的朋友一樣,一直躺在你的聊天界面裡。
這些号估計狐友們也沒少關注,雖然我們平常不會點開它們,但每到點餐的時候,沒了它們還真點不了。
因為現在到外面吃飯點餐,不關注這些公衆号,根本不能下單。
而且它們也沒有人工點菜的功能,要麼關注公衆号,要麼不吃飯,隻能二選一,很不可思議的現象,但它确實是現在的普遍存在。
不過這個亂象終于有解決的希望了,最近騰訊向開發者推送了關于自查 " 掃碼點餐強制關注公衆号” 問題的通知。
通知内容為:
平台提醒開發者自查是否存在 “掃碼點餐強制公衆号” 問題,并及時進行整改,為用戶提供良好的點餐體驗。平台将于 2022 年 1 月 17 日開始對此類問題進行核查,違規的公衆号将被限制二維碼打開公衆号能力。
好家夥,這問題終于有人整治,而且還是騰訊主動要搞的,這下子真要變天了?
雖然整改方案是騰訊出的,但提出的還真不是騰訊,整改消息是從 “上海市消保委” 微信公衆号發出來的。
今年 4 月,上海市消保委就開始關注掃碼強制關注的問題,多次呼籲 “餐廳應該不收集或者盡可能少收集消費者的信息”。
而這次聯合騰訊,公布自查通知,直接從平台面上做文章,力度絕對比以前強得多,非常期待日後開展的效果。
掃碼點餐這個功能我想大概都不會陌生,畢竟現在不支持掃碼點餐的店,反而才是異類。
* 圖片來源北京廣播網
不僅方便高效,而且還能避免很多人工下單的失誤。
最重要對某些社恐人群來說,這種體驗實在太友好了,完全不用跟别人交流就能完成所有的點餐工作。
然而随着掃碼點餐的普及,這個功能逐漸被商家玩壞了!
正常來說,掃碼點餐隻需要掃二維碼,點餐,然後下單三個步驟即可。
可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掃碼點餐就變成要掃碼,關注公衆号,然後再從自帶的小程序裡面點餐,下單。
其實對于商家來說,引導客戶關注公衆号無可厚非,但問題是現在不關注你家的公衆号,直接飯都沒得吃。
有些朋友說,這些商家憑這麼拽?我就不買賬,直接走人不吃了!
先不說大老遠跑出去吃飯有多累,而且外面九成以上的餐飲店都是這個套路,不接受這個搞得好像自己不對那樣。
關注公衆号也就算了,由于這些公衆号大多是服務号,它們沒事就會給用戶推送一些促銷優惠的活動。
如果是常去吃的一家還行,可大多是吃一次就沒下次的店,還不斷給你推送消息,而且還占着你的聊天頁面,有多礙眼大家都懂的吧。
其實以上說的隻是用戶體驗層面的東西,但這背後牽涉的事并沒有那麼簡單。
首先強制關注本來就侵犯了消費者的權益,這種條款在其他領域是妥妥的侵權,要吃傳票的。
可在餐飲行業就成了默認的事實,這麼強勢的商家,怎麼可能把服務做好。
而且強制關注之後,用戶信息的管理也是個大問題,對于商家來說,用戶隐私不值一提,它們看重的隻是用戶信息帶來的營銷以及大數據價值。
海量的用戶數據不僅讓商家更好的做營銷,更重要的是,獲取用戶信息的成本太低了,它們很輕松就能把這些數據轉化成精準的用戶畫像。
往往我們吃過或者買過什麼東西之後。網絡就會鋪天蓋地的給我們相關内容,不僅煩,最要命的是它們很容易誤導我們作出不合理的消費決定。
除了被誤導消費,更重要的是個人隐私難以保障,通常商家都沒啥開發能力。
所以它們一般會把這些掃碼點餐系統的開發給外包出去,質量如何不說,在監管上這一塊屬于完全的無人區。
它們很輕易就能加上自己的後門,直接兜售用戶個人信息,用戶很可能在外面吃個飯,信息都被别人扒幹淨了...
掃碼點餐所衍生的行業亂象存在太久了,商家不僅權力大,而且違法成本也低。
哪怕做過頭也可能就是收到簡單的警告或者責令整改,完全不痛不癢,也就更加肆無忌憚的做買賣。
現在想想,我們這屆消費者真的受太多委屈了,一方面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另一方面也在遭受科技帶來的損害,實在是太難了。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現在掃碼點餐強制關注的問題已經得到平台重視,而且國内首部《個人信息保護法》已于今年 11 月 1 日起實施。
未來不要求這些商家能做得多克制多自律,但起碼選擇權要給到消費者,隻有尊重消費者,才能赢得真正的回頭客。
圖片及資料來源:
微信公衆号,上海市消保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