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1711~1799年)在位長達六十年,期間創造了中國曆史上最輝煌的時代,他的文治武功在中國曆史上留下了璀璨的一頁。乾隆帝創造了輝煌的宮廷藝術,而乾隆皇帝禦用玺印是了解其宮廷藝術最好的切入點。學者郭福祥在紫禁城雜志中發表的 《輝煌盛世下的人生寫照——清乾隆皇帝禦用玺印解析》一文,有如下考證。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在位已經一個甲子,這一年他禅位歸政,将皇位傳于皇子颙琰,即嘉慶帝,自己當上了太上皇,完美謝幕結束他光輝的統治。
清高宗乾隆帝朝服像 網絡圖片
“得遂初心”是乾隆帝太上皇時期十分重要的寶玺,意思是“得以了卻自己最初的心願”。它表明乾隆帝在自己人生的最後時刻對家事國事都按照他最初設計的軌道順利推進的滿意心情。在乾隆帝心目中,這個“初心”實際上就是指乾隆帝在繼位之初就已經産生的禦極六十年便禅位歸政的思想,這一點可以從乾隆帝自己的話語中得到證實。
清高宗朝服像軸
比如:
“朕自禦宇初年,即焚香敬告上蒼,若紀年周甲,當傳位嗣子,不敢仰希皇祖,以次增載之數。節經明降谕旨,宣于中外,今敬迓洪厘,幸符初願,新歲大廷授玺,钜典矞皇,實史冊所罕觏。”
“予仰蒙昊眷,紀元周甲,心願符初,今歲元正大廷授玺,稱太上皇帝,幸為千古全人。”
“自丙辰元日授玺,心願符初,迄今已閱三年。”
這裡的“初願”、“初心”實際上指的是同一回事。
嘉慶帝 網絡圖片
通過以上引文,可知乾隆所謂的“心願符初”、“克遂初心”,大緻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含義:其一,紀元周甲。作為皇帝,禦極天下六十年,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乾隆雖口口聲聲強調“不敢仰希皇祖,以次增載之數”,但實際上他所享有的已經遠遠超過了康熙,這是他從未明言的心願。其二,授玺歸政,稱太上皇帝,從而有資格同曆史上任何一位賢主明君比肩并駕,堪稱“古今帝王第一”。
乾隆帝之所以用“得遂初心”、“心願符初”等為印文刻成寶玺,所要表達的正是這種背景下的自得心理。将它們與同時期制作的衆多“太上皇帝之寶”結合在一起,恰好反映出乾隆皇帝退位後四年間的精神狀态。
碧玉「心願符初」印及印拓 碧玉質,交龍鈕,印面篆書「心願符初」
乾隆皇帝的一生經曆了諸多對他自己來說具有重要意義的曆史時刻,如乾隆四十五年的七十萬壽、乾隆四十九年的喜得玄孫五世同堂、乾隆五十五年的八十萬壽、乾隆六十年的頤養歸政等等,對于每一個這樣的曆史時刻乾隆帝似乎都進行過精心的安排,留下了大量可供後人追述的文獻和遺物。在這些文獻和遺物當中,乾隆帝的寶玺就是以這些曆史時刻為背景,以其當時自身的狀态和心理為表達對象的特殊産物,無疑是值得我們關注的。
田黃石「契理在寸心」印及印拓田黃石質地,圓雕瑞獸鈕,印文篆書「契理在寸心」
“夫天子宸章,擇言镌玺,以示自警,正也。”這是乾隆皇帝對皇帝寶玺内容的基本看法,實際上也是他自己在制作寶玺過程中擇取印文時必然要考慮到的。在選擇印文時力求能充分體現自己的為政思想,體現自己的性情和意志,有感而發,有針對性而刻,從而使得這些寶玺成為反映乾隆朝文化生活及乾隆帝本人思想取向的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成為關照乾隆盛世社會狀況的重要載體。
碧玉「八徴耄念之寶」與「古稀天子之寶」對印 碧玉質,交龍鈕,印面篆書分别為「八徴耄念之寶」和「古稀天子之寶」
乾隆帝一生的寶玺都與乾隆人生的某個重要曆史時刻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關聯,與乾隆及其那個偉大的時代交相輝映,既是十八世紀中國乾隆皇帝所統治的那個輝煌時代的輝煌見證,也是乾隆皇帝本人輝煌人生的輝煌映照,它們留給我們的對乾隆盛世的曆史思索和對美好人生的企盼将永遠不會結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