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知道吧,故宮又叫紫禁城。可你要是見過故宮,就會發現,故宮裡的建築顔色大多是紅色和黃色。說到這,你想必有點奇怪了,一點紫色也沒有的故宮為什麼要叫“紫”禁城呢?怎麼不叫“紅禁城”或“黃禁城”呢?
首先,故宮被稱為“紫禁城”,和故宮裡建築的顔色無關,而是跟顔色在中國古代的象征意義有關系。
在中國古代,顔色總體上分為正色和間色兩類,白色、青色、黑色、紅色和黃色為正色,由這些顔色混合而成的顔色就被稱為間色。古代中國人認為,正色是尊貴的顔色,而間色則象征地位較低。你想想看,紫色是屬于正色,還是間色?紫色由紅色和青色混合而成,屬于間色。所以呢,最初紫色在中國古代很不受待見,但是由于那時候,染制紫色布匹十分困難,那紫色衣服的價格也随之上漲。平民百姓是穿不起紫衣了,隻有貴族、官員才買得起紫色衣服。這樣,紫色就漸漸成為了尊貴的顔色。到了唐代,朝廷更是規定,三品以上的官員才能穿紫色的官服。紫色的尊貴意義更加強了,故宮之所以又被稱為“紫禁城”,就跟紫色的尊貴意義有關。
其次,紫禁城的紫還跟天象有關系。中國古代的天文學家将星空劃分成三垣二十八宿,垣和宿對應的是不同的星空區域。古代中國人認為,中垣是天帝居住的地方,這個地方被命名為“紫微垣”。而古代中國人又覺得,天上的星辰要與人間皇帝居住的地方相對應,因此,紫微、紫垣、紫宮就成了人間帝王宮殿的代稱。那作為明清皇宮的“故宮”自然就叫紫禁城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