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斷尾求生?【原文】鄒與魯哄(1),穆公(2)問曰:“吾有司(3)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誅之則不可勝誅,不誅則疾(4)視其長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則可也?”孟子對曰:“兇年饑歲,君之民,老弱轉乎溝壑,壯者散而之四方者,幾(5)千人矣而君之倉廪實,府庫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殘下也”曾子(6)曰:“戒之戒之出乎爾(7)者,反(8)乎爾者也”夫民今而後得反之也,君無尤(9)焉君行仁政,斯民親其上,死其長矣”(《孟子·梁惠王下》),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成語故事斷尾求生?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原文】
鄒與魯哄(1),穆公(2)問曰:“吾有司(3)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誅之則不可勝誅,不誅則疾(4)視其長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則可也?”孟子對曰:“兇年饑歲,君之民,老弱轉乎溝壑,壯者散而之四方者,幾(5)千人矣。而君之倉廪實,府庫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殘下也。”曾子(6)曰:“戒之戒之!出乎爾(7)者,反(8)乎爾者也。”夫民今而後得反之也,君無尤(9)焉。君行仁政,斯民親其上,死其長矣。”(《孟子·梁惠王下》)
【批注】
(1)哄:争戰、争鬥。
(2)穆公:指鄒穆公,春秋時代鄒國國君。
(3)有司:官員。
(4)疾:憎恨。
(5)幾:音“基",接近、将近。
(6)曾子:即孔子弟子曾參,春秋時代魯國人。
(7)爾:汝、你。
(8)反:同“返”,回報。
(9)尤:歸罪、責怪。
曾子說︰“小心,小心啊!您現在對别人所做的,将來别人也會回報在你身上。”現在正是人民在回報他們。您不要歸罪人民吧!您隻要施行仁政,人民自然會去親近在上位的人,願意為他們的長官去犧牲了。”
“出乎爾者,反乎爾者”原是比喻你怎麼對待别人,别人就将怎麼對待你。後來,人們将其簡化成“出爾反爾”這句成語,則用來比喻一個人的言行前後矛盾,反複無常。
【讨論】
(1)孟子認為人民為什麼不肯為鄒國效死?
【造句練習】
例:你盡管放心,他做生意最講信用了,不會出爾反爾。
例:人和人交往,如果老是出爾反爾,那麼很快就會失去朋友。
【相似成語】
自食其言;朝秦暮楚;言而無信;反複無常;朝三暮四
【課後時間】
請寫三個和“出爾反爾”相反的成語。
參考答案︰
一言為定、一諾千金、言而有信、言行一緻、說一不二、一言既出,驷馬難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