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人生如舞台全憑演技

人生如舞台全憑演技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28 16:07:21

【聽一個人的說話,觀察其眼睛,就能知道這人的真假》

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廋哉!”

解讀:

孟子說,

觀察一個人,他是善良,邪惡,誠實,還是謊話連篇,就看他的眼睛就行了。

眼睛是沒有辦法掩蓋他的邪惡的。

一個人胸中正氣長存,誠實,善良,這人眼睛就明亮清澈;

一個人胸中有所隐藏,邪惡,不老實,躲閃,他的眼睛就恍惚,渾濁,藏匿。

聽一個人說話,是不是躲躲閃閃,支支吾吾,還是誠懇,可靠,

再看他的眼睛,仔細觀察,這人還能藏到哪裡去呢?

仔細體會,您會發現真這樣。​​​

【自己節儉,但要讓跟着自己的人獲利,并尊重他們。》 ​​​

孟子曰:“恭者不侮人,儉者不奪人。侮奪人之君,惟恐不順焉,惡得為恭儉?恭儉豈可以聲音笑貌為哉?”

解讀:

孟子說,人君有兩樣品質,

1、恭敬。

所謂恭敬,就是對人有禮貌,敬畏,尊重,愛護,客氣,善待。

一般的人,對上級,對當大官的,對富豪,見到那是一個巴結,跪舔,比恭敬做得還過分。

但是,對下級,對自己的親屬,那就橫征暴斂,頤指氣使,傲慢自大了,是不可能對他們恭敬的。

這樣的人,簡直就是在侮辱下級,時間長了,下級爆發了,也就會反侮辱,或者力量太小,就在小處使壞,最終,這樣的人君會受到侮辱。

2、儉,勤儉節約,不要鋪張浪費,愛人憫物。珍惜。

無論多富貴,也不亂花錢,亂用東西,亂浪費,能吃多少做多少,有節制,有度量。

而不儉的人君,則是鋪張浪費,吃一個,扔一個,還講排場,結果浪費的非常多。最終入不敷出,敗家。

浪費到極緻了,就要奪取别人的,不屬于自己的,于是,會導緻别人反抗,最終衆叛親離,離心離德。

喜歡侮辱别人,鋪張浪費,侵奪别人的人君,希望所有人都順着自己。别人一不順着自己,就暴跳如雷。這樣的人,怎麼可能是恭敬,節儉的人呢?

恭敬人,節儉的人,不是從嘴巴以及臉色上來做表面功夫的,

是實際的功夫,您真這樣做,才有這樣的效果。

如果您隻是表面用語言,用臉色哄人,别人就知道您實際上是個騙子,壞蛋,最終您會受到惡報。

當然,儉,是讓您自己節儉,不是讓您去克扣跟随者的收入。

是要讓跟着您的人獲得利益,而不是克扣他們,

您自己節儉,跟着您的人又能獲得利益,則,他們自然願意跟随您,恭敬您。如此您不成功都難。​​​

【救天下隻能是道、仁政》 ​​​

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親,禮與?”

孟子曰:“禮也。”

曰:“嫂溺,則援之以手乎?”

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權也。”

曰:“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

曰:“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子欲手援天下乎?”

解讀:

淳于髡kūn:姓淳于,名髡。曾在齊威王、齊宣王和梁惠王的朝廷做官。

(約前386年—前310年),齊國黃縣(今山東省龍口市)人,戰國時期齊國政治家、思想家,齊之贅zhuì婿,齊威王拜其為政卿大夫。淳于髡身長不滿七尺,滑稽多辯,數度出使諸侯,未嘗屈辱。 其中,齊威王八年,楚發兵伐齊。齊王使淳于髡至趙國請救兵,趙王與之精兵十萬,革車千乘,楚國聞之退兵。

權:變通。

淳于髡這個人,顯然是個有能力,有智謀,有本事的人,他去挑戰孟子,早就準備好了連環坑,想要問倒孟子,要是其他人,繞兩道彎就暈了,可孟子是聖人,頭腦清晰,是繞不進去的,隻會越辯越明白。

淳于髡問,儒家不是講禮法嗎?男女之間,不可以親手遞送東西,這是禮法吧?

授,給東西。受,接受東西。

所以,按禮法,這東西要麼放地上,讓另一方自取。要麼就别接觸了,這是對的嗎?

孟子說,當然是。

淳于髡立刻給出了極端情況,嫂子溺水了,您伸手去救嗎?您不是說男女授受不親嗎?這下看您怎麼辦?

孟子說,嫂子溺水不伸手去救,那是豺狼虎豹之人。

男女授受不親,是禮法。嫂子溺水,伸手去救,是權變。

在極端情況下,當然顧不得這些禮法,救人要緊了。這是一個變通的思想。

淳于髡或許知道孟子可以繞過這個坑,于是繼續挖下一個坑。

說,現在天下都溺在水裡,您為什麼知道權變救嫂子,而不知道權變一下救天下呢?

孟子說,救天下,必須用道去救,大概就是孟子說的仁政,

救嫂子,隻要伸手就行了。

您難道要讓我用手去救天下嗎?

救天下,必須是道,必須是仁政,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的路可走,

放棄了道,這天下就救不了,變成了同流合污,變成了助纣為虐了。

所以,這個地方沒有辦法權變,變通。

【父子之間,要避免相互诋毀反诘傷害,出錢,讓别的高人來教育》 ​​​

公孫醜曰:“君子之不教子,何也?”

孟子曰:“勢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繼之以怒;繼之以怒,則反夷矣。‘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于正也。’則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則惡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間不責善。責善則離,離則不祥莫大焉。”

解讀:

夷:傷。

公孫醜說,君子不教自己的兒子,為什麼呢?

孟子說,

這是因為情勢上的原因。您教兒子,就必須講正确的道理,走正道,這就勢必要修理兒子。

您一講道理,讓他正,他不聽,行不通,您就得發怒,一發怒,就傷害雙方的感情。

兒子會想,您一天到晚要求我正,您自己如何?自己正嗎?自己都不正還來要求我?

這樣的反诘,一般都會讓人啞口無言。最終就是相互傷害。

父子之間相互傷害,是非常壞的一種現象。

所以,古代君子把孩子委托給别的優秀的人教育,父子之間呢,不要求對方是完美的人。

一點要求對方是完美的人,教育對方,則相互離心,最大的不祥就是因為離心開始的。

人就是這樣,您要求他,他就不舒服,即便是您講的是對的,他也不舒服,當然他也會反問您,

我當年創業的時候,帶着一個兄弟,我教他正确的做法,他就經常反诘諷刺我。

我在社會上這些年,碰見的人多了,也教育過很多人,他們即便是有成就了,也會恨我,原因就是我以前教育,批評的太嚴厲。

一般嘴上說,您教我,我知道您對我好,不會恨您,實際上,也做不到,最後還是會産生怨恨,甚至報複。

所以,教育人其實是劃不來的,最好就是修煉好自己,别人能懂,跟着學習就行,别人不懂,最好也别多說,招惹怨恨甚至報複。

父子之間,要避免相互诋毀反诘傷害,出錢,讓别的高人來教育吧。

【身體健康,德行好,事業有成為守身要務》 ​​​

孟子曰:“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之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

解讀:

孟子說,

侍奉不敢違背,最重要的是什麼呢?是侍奉父母。這是天下第一要事。

守護誰最重要呢?是守護自己,保護自己的健康,生命,德行,能力,最為重要。

把自己的身體,生命保護好了,德行保護好了,有自己的事業,能力,這樣的人,能好好侍奉自己的父母,我聽說過。

把自己的身體,生命搞砸了,德行搞虧了,能力也沒有,這樣的人還能侍奉自己的父母,我是從來沒有聽說過。

侍奉的事情,都應該做,但是侍奉自己的父母是根本。

守護的事情,都應該做,但是守護自己是根本。

當然,守護自己最重要,這本,自己都搞不好自己,當然沒有餘力去侍奉父母了。

由此,我們推斷出,一個人最重要的是守身。

自己的身體健康極為重要,搞垮了自己的身體,能力這些都沒用了,事業也很難成,照顧父母更成為一紙空談,還會讓父母擔憂。

然後是德行,有些人身體健康,但是德行有虧,傷天害理,這些人會受到報複,辱沒門楣,甚至性命不能保住,這樣的人,更是沒有辦法侍奉父母,反而給自己的家族帶來災難。

去做危險的事情,危及性命,這樣的人更談不上什麼守身了。也更談不上光宗耀祖了。

守身的人不讓自己受傷,性命擔憂,德行有虧。還能發揮自己的能力,事業,給自己打下基礎,以便可以侍奉父母。​​​

人生如舞台全憑演技(人生如戲全靠演技)1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