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湖州的年俗有哪些

湖州的年俗有哪些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10 20:46:18

湖州的年俗有哪些(衣裳街裡不止有衣裳)1

Buying old winter coats

in Streets of Yishang

衣裳街裡估冬衣

文 俞樾

二十四節氣之小雪到了,氣溫明顯降低,所以今天的湖州故事,跟溫度有關——衣裳街裡估冬衣。請點開下方音頻,聽聽湖州故事。

小時候,湖州人的耳邊經常會響起一些吆喝的聲音。比如“鴨毛、鵝毛、甲魚殼~~”“削刀、磨剪刀~~”也有一些是外地人做小買賣的吆喝聲,比如說“北方大馍,老面饅頭~~”“磨剪子咧,镪菜刀~~”偶爾還有河北人來這裡短促地吆喝“冰糖葫蘆~”我小時候住在聞波兜附近,印象中最常聽到的是“收舊衣裳咧~~”今天我們就從舊衣裳開始說起。

湖州的年俗有哪些(衣裳街裡不止有衣裳)2

想像一下,古時候,在現在這個時節,這種溫度下,如果穿着單衣,穿着單鞋走在下着雨的衣裳街石闆路上,一陣陣的鑽衣寒襲來是什麼滋味?而且接下去的溫度會更加走低,如果古人還找不到冬衣的着落,那可能真的會熬不過下面的冬天。

所以古時候,“小雪”這一天,會是一個坎,人們說什麼也要給自己和家人置辦一套冬衣了——不論是新衣服還是舊衣服。這時候,衣裳街是很熱鬧的,因為人多。但店裡的生意卻不一定熱鬧。那些蜷着袖子,站或蹲在一家家估衣店門口的人很多,但是進去看衣服的人少。因為大家都在等,等最便宜的那幾件衣服被挂上去,也在等拿着紙條的人垂頭喪氣地從裡面出來,出來的人如果把紙條撕碎了往地上一扔,就有一幫人沖進估衣店裡。

這張紙條就是“衣契”,拿着衣契出來的人,意味着沒有辦法把之前典在這裡的衣服贖回來,原來那件冬衣成了“死當”,剛過了“死當”的衣服質量較好,而且便宜。

所以,湖州衣裳街因為估衣店多而聞名,在古代估衣店是賣舊衣服的店。

清代道光年間崔旭寫過一首《估衣街竹枝詞》:

衣裳颠倒半非新,

挈領提襟唱賣頻。

夏葛冬裝随意買,

不知初制是何人?

湖州的年俗有哪些(衣裳街裡不止有衣裳)3

估衣店裡的衣裳,兜兜轉轉已經不知道經過了多少人穿,也不知道經過多少人典當。古時人們為什麼會典衣服呢?因為窮。冬裝厚而貴,往往一條就可以過冬;夏裝薄而賤,但是夏天出汗多,往往需要好幾條夏衣。所以很多人在夏天到來之前将冬衣當掉,換成幾件夏衣。在冬天到來之前,将夏衣當掉貼點錢換成冬衣,年複一年,其實就是省出了做新衣的錢。勞苦大衆的生活就是這樣辛苦。但也把“衣裳”變成了“硬通貨”,也把“衣裳街”的“衣裳生意”給帶活了。

估衣店是要賺錢的,新衣與舊衣的差價卻往往要了人命。比如一件新衣服來當,當衣服的人到了店裡,不論是估衣店還是當鋪,夥計或者朝奉都會先看看這件衣服是不是“生折”。“生折”的意思是,是不是典當者自己折好了帶來的,如果他去過别的店,同行們都會按照行規折衣服,在某個角上折上一折,後面的同行就知道這件衣服過了眼了,報價會更低,這種衣服叫“熟折”,這是行業的潛規則。

如果是生折,也就是第一次典當的衣服,壓價是最狠的。完全不用擔心典當者會不在自己這裡當衣服,因為走之前,朝奉的那一道熟折會告訴第二家店,這件衣服已經來過我們這裡了,第二家店看到折痕會壓出更低的價格,如果典當者更加不滿意價格,離開之前夥計會再折上一折。所以“一溜十三招”,這個典當者還是會回到第一家店裡,朝奉看到這個衣服已經折了七折了,就知道這小子跑了七家店,這時候,朝奉壓出更低的價格,但是比前一家高那麼一點點,典當者往往自認倒黴,也就簽了“當票”。

湖州的年俗有哪些(衣裳街裡不止有衣裳)4

這還沒完,因為這件冬衣的贖回時間寫得很巧妙,初贖時間很長,基本上就是在霜降到立冬之間,但是過了立冬之後,息錢會一天一個價,如果要到小雪左右來贖,那基本就是翻了一倍了。但是農民賣糧食才有錢,往往都是在霜降之後交了田賦,才開始賣餘糧,等到糧食賣好,家裡剩餘的農活都做完,再把夏衣當掉換成錢去贖回冬衣的時候,早已經過了當期了。所以以前有“春捂秋凍”的民諺,一方面是怕倒春寒,另一方面,“當冬衣”推後幾天,當期能往後延長一點。

湖州的年俗有哪些(衣裳街裡不止有衣裳)5

估衣店裡出賣的估衣多為七八成新的舊衣服,但即便是剛做好還沒穿的衣服賣到估衣行也得按舊衣算,俗稱“下剪子為估衣”。“當票”上都會寫上“光闆沒毛,蟲嗑鼠咬”一類的話,再贖回的時候,就不可能是原來那件衣服了。衣裳街有名的估衣店有“汪記”和“九加”等等。

估衣店的衣服來源很多。除了别人來典的,有從各大當鋪收來的“死當”,還有外出采購來的衣裳,就像開篇我們說的吆喝“收舊衣裳”的那類;然而還有一類衣裳來源,隻有小估衣店會收,那就是出售收來的“老衣”。所謂老衣,就是翻新過的壽衣,入殓的衣服。也就是說,古時候,個别一些小估衣店會從盜墓的小賊那裡購買“新墳衣”,買來之後打開墳衣的面子和裡子,重新分類加料縫合制作,這類衣服做得跟新的一樣,而且因為質量好,尤其是一些達官貴人家中随墓入殓的衣服不止一套,可以制作成套裝,售價很便宜,所以一些落魄書生,甚至一些剛剛封官的窮進士會偷偷購買“翻新老衣”以充門面。

湖州的年俗有哪些(衣裳街裡不止有衣裳)6

古時候有句老話“隻認衣裳不認人”,衣裳街裡的這些估衣店,家家店鋪都會在門廳的梁上挂滿各式各樣的短衫、長衫。不同階層的人,看穿着分貴賤,所以但凡想要越級辦事做買賣,行天下的人都要來到我們衣裳街裡“改頭換面”。

當時的湖州城,穿長袍馬褂的人其實少之又少,基本上是官員、大戶人家。做生意的、做買辦的,穿的是長袍加馬甲。馬褂和馬甲,因為兩隻袖子之差,身份有别。讀書的、幫閑的、破落的都是穿長衫,家中自是藏着一兩件馬褂,但不上大“場面”是絕舍不得拿出來穿的。

侯寶林先生的經典相聲《扒馬褂》就是佐證:一位少爺把馬褂借給一個幫閑的穿了幾天,卻讓幫閑給自己信口開河吹下的大牛圓謊。所以一件衣服能擡起地位,一件衣服也能換走人格。

而長衫是讀書人的底線,長衫萬萬不能“當”。當了就什麼都不是了。因為跑單幫的、小商小販、無業遊民穿短衫。

魯迅的《孔乙己》裡曾經這樣說:“我從十二歲起,便在鎮口的鹹亨酒店裡當夥計,掌櫃說,樣子太傻,怕侍候不了長衫主顧,就在外面做點事罷。外面的短衣主顧,雖然容易說話,但唠唠叨叨纏夾不清的也很不少。.......但這些顧客,多是短衣幫,大抵沒有這樣闊綽。隻有穿長衫的,才踱進店面隔壁的房子裡,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所以衣裳街,是老底子湖州人找面子的地方,每個人想要換面子就來這裡。衣裳街也是面哈哈鏡,每一個照它的人,都會看到自己想要留下的究竟是面子,還是裡子。但首先你要有銀子。

湖州的年俗有哪些(衣裳街裡不止有衣裳)7

衣裳街是一條老街,據宋·嘉泰《吳興志》記載,宋代稱如今的衣裳街連接紅旗路口這一整片為“州治大街”或者“州治前街”;如今的衣裳街接儀鳳橋一段為“市街”或者“小市街”。

宋代這裡已經非常繁華,已經建成的“坊巷”,就包括了“通津坊”“衆樂坊”“豐樂坊”“近市坊”“熙春坊”;“東提子巷”“花巷”“打銀巷”“瓦子巷”“堂子巷”“小市巷”。尤其是“小市巷”,這個地名一直沿用到現在。我的老家就在衣裳街小市巷。

從這些坊巷的名字裡,就可以看出宋代這裡就是湖州城的娛樂、商業、手工業中心。“衆樂、豐樂、熙春、花巷”代表着這裡的文娛事業發達——唐宋時代對坊巷的命名都是跟功能性、地理性挂鈎的,比如“宣化坊”“戒民坊”“觀文坊”這些名字都是靠近州府、州學有教民感化的寓意。以“樂”字為名的坊巷都集中在衣裳街一帶。尤其是“瓦子巷”“堂子巷”“花巷”,這是專門的曲藝說唱雜技的場所。而“小市巷”“打銀巷”等等的古地名,則說明了手工業、商業的發達,所以這裡曾是一片銷金窟。

但同時,這裡也是創業的夢工廠,比如說銀樓。男人的面子是衣服,女人的面子是衣服加首飾。女人的衣衫是大襟短衣加長裙,貧富從衣料和繡花不繡花區分。但是不論貧窮或者富貴,能不能給自己的女人打一兩副“像樣的首飾”,也是衡量男人們本事的标準。金首飾太貴,銀首飾還是可以夠得着的面子。所以古代衣裳街裡的銀樓生意很好。

來源:湖州發布

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