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由于加密币起飛挖礦大熱,顯卡價格扶搖直上,許多顯卡的價格甚至飙到了原價的2-3倍,且一卡難求,廣大玩家直呼吃不消。
然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風水輪流轉,随着加密币市場降溫,礦難來臨,今年顯卡形勢一片大好,近日更是連NVIDIA CEO老黃都坐不住了,直接下場發話稱要與AIC廠商采取行動,調整價格清庫存。NVIDIA大旗一搖,衆廠商紛紛配合,官方降價,下單返現,下單返暴雪點券等各種活動接踵而至,顯卡價格一降再降。
以NVIDIA GeForce RTX 3080顯卡為例,這款顯卡去年高價時甚至漲到了1.8萬元,高不可攀,而現今已不足6000元,最低時更是到了5000元左右。除了顯卡之外,當下内存、SSD等也都降了一波價,攢機壓力大減。
顯卡、内存與SSD的降價讓憋了很久的玩家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當下又正值暑期,且開學臨近,少不了愛玩遊戲的學生黨想要打造遊戲主機了。
然而雖然當下顯卡等硬件的價格有所下降,但是想搭配出能夠暢玩4K/2K大作的遊戲主機仍然需要不低的預算,那麼對于像學生黨這樣預算有限的玩家來說,如何搭配CPU、顯卡等電腦硬件,才能将有限的預算化為更加強大的4K/2K遊戲性能呢?
通常情況下,攢機一般會選擇比較均衡的硬件組合,CPU與顯卡的“咖位”不會差太多。但這裡有個問題,在4K分辨率高畫質遊戲中,遊戲對GPU的要求會明顯上升,其性能瓶頸也通常會出現在顯卡上。那麼如果是預算有限又想玩4K/2K遊戲的玩家,是相對均衡的搭配更好,還是把預算更多的傾斜在顯卡上效果更佳呢?
本次我們采用Intel Core i7-12700KF、AMD Ryzen5 5500以及Core i5-11400F三款處理器,通過在測試三款CPU在9款單機遊戲大作4K/2K兩種分辨率下的實際運行情況,來判斷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想要暢玩4K/2K高畫質大作,CPU與顯卡如何搭配的效果更佳。
測試處理器對比
#測試使用的3款處理器參數對比
本次參與測試的三款CPU分别是AMD的銳龍5 5500以及Intel的12代酷睿i7-12700KF與11代酷睿i5-11400F,其中Intel酷睿i7-12700KF是Intel 12代酷睿系列中相對高端的SKU,而AMD銳龍5 5500則是AMD今年三月剛剛發布的銳龍5000系列中最入門的SKU,這兩款處理器的差價在1900元左右,我們通過這兩款處理器玩遊戲的性能對比,來看看CPU對4K/2K遊戲的性能影響究竟有多少。
AMD 銳龍5 5500的定位與Intel 酷睿i5-11400F接近,價格方面要低200元左右,本次我們除了驗證CPU對4K/2K高畫質遊戲的影響之外,也看看相同定位下,AMD與Intel的CPU玩4K/2K高畫質遊戲誰更強。
注意:這裡由于我們手頭沒有12700KF,所以用12700K代替測試,它們隻相差一個集成顯卡,CPU部分是一樣的。
#測試使用的3款處理器CPU-Z
參數方面,銳龍5 5500與酷睿i5 11400F十分接近,同時基本全面落後于酷睿i7-12700KF。銳龍5 5500與酷睿i5 11400F采用同樣的6核心12線程,同樣的3MB二級緩存,同樣的65W TDP,同樣的都支持DDR4内存,同樣的沒有核心顯卡。不過在制程工藝方面,銳龍5 5500的7nm可以說是遙遙領先于11代酷睿的14nm,另外在三級緩存方面,銳龍5 5500也略有優勢。
在主頻方面,銳龍5 5500的4.2GHz雖落後于酷睿i5 11400F的4.4GHz,不過銳龍5 5500支持手動超頻,實測超到4.5GHz是沒有壓力的。
#intel酷睿i7-12700KF CPU搭配的主闆及内存
Intel 12代酷睿方面我們采用微星的MEG Z690 UNIFY主闆搭配金士頓的16GB*2雙通道DDR5内存,内存頻率為DDR5-5200MHz。
#AMD銳龍5 5500 CPU搭配的主闆及内存
AMD方面我們使用微星的MPG X570S EDGE MAX WIFI(刀鋒)主闆搭配芝奇的16GB*2雙通道DDR4内存,内存頻率為DDR4-3600MHz。
#Intel酷睿i5-11400F CPU搭配的主闆及内存
Intel 11代酷睿方面我們使用微星的MPG Z590 GAMING CARBON WIFI主闆搭配芝奇的16GB*2雙通道DDR4内存,内存頻率為DDR4-3600MHz。
測試平台介紹
#測試平台硬件詳細信息
#測試遊戲一覽,共計9款遊戲
我們選擇9款帶有Benchmark的遊戲或基準測試軟件,測試過程中開啟4K與2K分辨率高畫質。
對于4K高畫質遊戲來說,一般需要RTX 3080及以上顯卡,而RTX 3080顯卡又是符合要求顯卡中價格相對較低的,因此本次測試選擇七彩虹的RTX 3080 Advanced OC 10G顯卡,這款顯卡擁有8704個CUDA核心,320bit 10G GDDR6X顯存,測試中選擇開啟一鍵超頻,頻率為1785MHz。
由于AMD銳龍5 5500不支持PCIe 4.0硬盤,故而測試采用西部數據WD Blue SN570 NVMe SSD 2T,該SSD搭載西部數據自研主控和NAND閃存顆粒的第三代DRAM-less SSD,采用高耐久性和低功耗的設計,讀取速度最高可達3,500MB/s。
本次采用的是AMD銳龍、R5 5500、Intel酷睿i7-12700KF與Intel酷睿i5-11400F處理器,為了保證3款處理器的性能發揮,這裡選擇這款NZXT海妖Z73 360mm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五款單機大作性能表現對比
#《刺客信條:英靈殿》4K、2K分辨率遊戲測試結果對比
#《孤島驚魂6》4K、2K分辨率遊戲測試結果對比
#《無主之地3》4K、2K分辨率遊戲測試結果對比
#《彩虹六号:異種》4K、2K分辨率遊戲測試結果對比
#《荒野大镖客:救贖2》4K、2K分辨率遊戲測試結果對比
四款光追遊戲性能表現對比
#《古墓麗影:暗影》4K、2K分辨率光追遊戲測試結果對比
#《光明記憶:無限》4K、2K分辨率光追遊戲測試結果對比
#《看門狗:軍團》4K、2K分辨率光追遊戲測試結果對比
#《邊境》4K、2K分辨率光追遊戲測試結果對比
9款遊戲性能對比彙總與結語
#3款CPU同顯卡9款單機遊戲大作性能對比彙總
通過測試結果對比可以看到,随着分辨率的升高,CPU性能對遊戲的影響越來越小。
在4K、2K分辨率高畫質遊戲性能對比測試中,使用性能更強的Intel 12代酷睿i7-12700KF搭配RTX 3080的成績确實優于AMD銳龍R5 5500與Intel酷睿i5 11400F,但領先并不多,約為6%,然而他的價格卻要高1900元左右,這還僅僅是CPU的差價,沒算整個平台。
在預算固定的情況下,當CPU選擇12700KF時如果要抹平這個價格差距,顯卡就隻能選擇RTX 3060Ti(如下圖所示)。而RTX 3060 Ti的性能比RTX 3080低30%左右,遊戲體驗顯然要比R5 5500搭配RTX 3080差不少,尤其是在你主玩的分辨率是2K或4K時。
至于AMD銳龍R5 5500對比定位/價位趨同的Intel酷睿i5 11400F,它們的表現基本五五開,除了《無主之地3》互有勝負可視作打平以外,其餘8款遊戲各有4款領先對方,同時整體的性能表現差距約為0.1%,屬于可以忽略不計的範疇。
由于今年礦難,顯卡價格十分不穩定,即便是同品牌同型号的顯卡,在不同店鋪的售價也相差極大,不過總的來說目前顯卡價格都圍繞在了他們的官方零售價左右。
上圖可以看到,在其他配置對應一緻的前提下,使用Intel 12代酷睿i7-12700KF的組合要比使用AMD銳龍5 5500的組合整體貴2400元,但性能提升卻僅為6%,如果你資金不是很充裕,這部分性價比極差的超支是完全應該省掉的。
如果強調相同預算,要使用Intel 12代酷睿i7,顯卡隻能從RTX 3080降為RTX 3060 Ti。前面我們已經說過,如果你玩高畫質 高分辨率,遊戲幀率會差很多。顯而易見,AMD銳龍5 5500與Intel酷睿i5 11400F這兩套組合是更合理的選擇。
結語
通過本次測試可以得知,對于預算有限的玩家來說,如果想要暢玩4K、2K分辨率高畫質遊戲,那麼攢機時将預算傾斜到顯卡上要比CPU、顯卡均衡搭配來的遊戲性能更佳。
但需要提及的是,CPU可以選擇的相對差一些,但也并不是沒有下限。對于4K遊戲玩家來說,千元級别的銳龍r5與酷睿i5基本已經是底線了,以銳龍5 5500 RTX 3080組合為例,即便在處理器上再摳幾百元出來給到顯卡上,那樣的結果隻會是顯卡提升并不明顯,且還會因為CPU性能過差而影響遊戲體驗,得不償失。
在具體選擇方面,同為入門級遊戲CPU的AMD銳龍5 5500與酷睿i5 11400F實力相當,但銳龍5 5500的價格更低,同時搭配主闆後價格降進一步降低,達到300元的差價。按照當前SSD、内存等的價格,300元左右基本可以讓内存、SSD性能升級或者容量翻倍。
不得不說AMD銳龍5 5500這款入門遊戲CPU的出現對于玩家來說絕對是一個好消息,7nm制程、Zen3架構不易落伍,性能夠用,同時相對于Intel酷睿i5又擁有更高的性價比。在千元以内入門級遊戲CPU中,選擇銳龍5 5500,你将收獲更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