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最常用的哲學思維方法

最常用的哲學思維方法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26 17:28:38

3位哲學大咖的智慧總結,想更好的了解社會與人,最好看看!也許在比較東西方文化之後,我們的思維視野會更開闊,思維高度和深度會更進一層。

最常用的哲學思維方法(3位哲學大咖的智慧總結)1

1,斯賓塞實用主義哲學背景的人和社會

實用主義哲學(社會哲學)很流行,已經滲透到了社會的很多角落,尤其在如今的美國。這種哲學把世界看做一個開放的世界,其特征是不确定性、選擇性、創新性及可能性。在這種哲學背景下,關于人的觀念,不再是服從于自然規律的實體,或獨立于他的社會過程的旁觀者,而是把人理解為一個不斷變化發展的行動者。

堅持實用主義觀點的人們不再把人視為自然的現成産物,也不再把人視為剛出生時的一塊白闆,被動的接受自然或社會環境的刺激。他們認為人通過與其他行動者組成的環境的互動成為他所是的樣子。對世界的認知是這一互動的過程的一部分,認知主體不是被動反映世界的一面鏡子,認知者是一個行動者,他本身即為真理的一個因素,同時他認識由他促成的真理。

最常用的哲學思維方法(3位哲學大咖的智慧總結)2

實用主義反對任何形式的二元論,靈與肉、意識與生活、思想與行動、有機體與環境、個人與社會等概念間的傳統對立被實用主義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達爾文的進化論和黑格爾的“過程”概念。其核心表現為一種社會互動過程和社會關系。

互動本身被視為分析單位,人與社會結構等問題在互動過程中是很複雜的一個進化過程,它不可預測。社會由一個個互動的個人組成,他們的行為不隻是反應,而且還是領悟、解釋、行動與創造。個人不是一個簡單的确定好的或一成不變的認知體,而是一個有活力并不斷變化着的行動者,一直處在生成中但永遠不會徹底完成。

同樣,社會環境也不是某種外在靜止不變的東西,它一直在變動影響着和塑造着我們,這本質上也是一種雙向互動,因為環境正是社會與人互動的産物。人不僅有屬于淺層次的物質需要活動,更有深層次的内心精神活動,同時人又是一個自我發展個體,自我個體并非一個心理實體,而是社會互動過程的一個方面。

赫伯特·斯賓塞——

(1820年4月27日–1903年12月8日),英國哲學家、社會學家、教育家,終生未娶。他為人所共知的就是“社會達爾文主義之父”,所提出一套的學說把進化理論适者生存應用在社會學上尤其是教育及階級鬥争。在社會學的性質和方法論問題上,斯賓塞和 孔德 一樣,主張社會學同自然科學的性質和方法是相通的,主張對社會現象進行科學實證研究。

代表作:《社會靜力學》《社會靜态論》《人口理論》《心理學原理》《教育論》《人對國家》。

最常用的哲學思維方法(3位哲學大咖的智慧總結)3

斯賓塞的教育核心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提倡科學教育,反對古典主義教育;

——提倡自主教育,反對灌輸式教育;

——提倡快樂和興趣教育,反對無視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教育方式。

名言:教育的目的和任務在于教導每一個人怎樣去過"完美"的生活。

2,威廉·詹姆斯的自我的多元性

詹姆斯認為個人不是個體的一種标簽,而是對人性各種各樣具體的反應、習慣、氣質及能力的一種總括,所有這些都是因為互相聯系的生活的影響而産生。

人在認識世界的過程中,既是認識主體(純粹自我),又是認知對象(經驗自我)。人有一個社會我,還有一個精神我。由于個人總是處于社會組織或團體之中,因此就産生了一個多元社會自我的問題,每一個我都與其他的我有所差異。

最常用的哲學思維方法(3位哲學大咖的智慧總結)4

對于不同的人,一個人通過扮演不同的角色表現其不同的生活側面,比如在是一個父親時,就表現為父親;在是一個丈夫時,就表現為丈夫;在是一個兒子時,就表現為一個兒子。至此,詹姆斯将笛卡爾的一元論哲學的主體融于進了自我多元論中,其思想的産生來源于個人和外部世界的繁多接觸和交往。

威廉·詹姆斯——

(1842年—1910年),美國心理學之父,美國本土第一位哲學家和心理學家,也是教育學家、實用主義的倡導者,美國機能主義心理學派創始人之一,亦是美國最早的實驗心理學家之一。1904年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1906年當選為國家科學院院士。2006年被美國的權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評為影響美國的100位人物之一(第62位)。

最常用的哲學思維方法(3位哲學大咖的智慧總結)5

詹姆斯終其一生都在探讨超個人的心理現象與超心理學,認為人的精神生活有不能以生物學概念加以解釋的地方,可透過某些現象來領會某種“超越性價值”;并強調人有巨大的潛能尚待開發,人的意識隻有很少一部分為人所利用。他曾參與類似禅坐的靜坐活動,表示靜坐是一種喚起深度意志力的方法,可以增加個人的活力與生命力,也做靈媒的實證研究。此外,詹姆斯橫跨哲學、心理學與精神醫學界,對超意識的自動書寫很感興趣,曾大量收集案例,并發現青少年最能借此表達内心的糾葛與人格之沖突,他還注意到自動書寫有時能解開罪犯的犯罪症結,但并非人人能自動書寫,必須透過催眠或其他方法。

随後,他又提出了著名的“意識流 ”思想,并把這個思想貫徹在對人類心理的考察之中。他反對當時流行的馮特式心理學把心理現象分解為各種感覺、感情元素的做法,主張意識是不可分解的整體,預先說出了格式塔心理學的主旨。他說,“意識本身并不表現為一些割裂的片段。象‘鎖鍊’或‘列車’這樣一些字眼并不能恰當地描述它最初所表現的狀态。它并不是什麼被連結起來的東西;它是在流動着的。‘河’或‘流’乃是最足以逼真地描述它的比喻。此後我們在談到它的時候,就把它稱之為思想流、意識流或主觀生活流。”

人的意識有五個特點:1)意識是屬于私人的。2)意識是常變的。3)意識是連續不斷的。4)意識必定有它自身以外的對象。5)意識有選擇性。

3,約翰·杜威的調适與互動

杜威認為社會不僅因交往、溝通而持續存在着,而且簡直可以說就存在于交往溝通之中。人們由于他們共同擁有的一些東西而生活在一個共同體内。交往便是他們表現這些共同擁有的事物的方式。為了組成一個能持續存活下去的共同體或社會(思想和感情的集聚地),他們所必須共同擁有的東西是各種目标、信念、抱負、物質基礎的獲取、知識傳播、共同的理智等這類志趣相投的事物,這類事物不能像磚塊那樣可從一個人有形地傳給另一個人,也不能像人們将一塊蛋糕分成幾塊來分享那樣為人們所享有。這也正是社會的複雜性所在。

不是社會塑造了個人,而是個人通過互動、交往塑造了他們自己,社會因此而存在着并改變發展着。

最常用的哲學思維方法(3位哲學大咖的智慧總結)6

杜威社會心理學的新取向要點:

1)主張将有機體的活動當做一種完整的過程來研究。

2)認為脫離了有機體整體的功能和與環境的互動,我們對心理的把握和研究就不會達到滿意。

3)主張從功能的觀點來研究人的經驗和行為,這些功能是有機體在其适應與控制環境的過程中通過其各種不同的反應來實現的。

杜威認為自然環境并非單純的給予人的東西,在某種程度上他也是人們自己活動的産物,必然帶有一定的社會特質。另一方面,與環境發生互動的人性概念也是社會化的概念。人性絕不是一個生物學概念,而是社會與個體之間的一種互動、習慣、意識的反饋與映射、創造等諸多因素的集合。

人對于自然和社會環境一方面是依賴的,但這種依賴和适應是雙向的。另一方面,人又在改變着自然和社會環境,人一方面受外部條件決定另一方面又是自由的,可以自己做出選擇和判斷,他依賴于過去又塑造着未來。

杜威認為人的習慣受先前的活動影響,又影響、決定着未來活動的方向。習慣是習得的,是在與社會、自然的互動中長期養成的,同時習慣又是可塑的與易變的,習慣決定着人的一般行為。對此,杜威指出,習慣不是有機體本身的一種性質,而是與他人互動的個體的一種性質。一個人做出某種行動行為,随即在環境中得到反應,行為總是共同參與的,而心理過程完全可以一個人獨立完成,這就是活動與心理過程的區别。

在杜威看來,環境并不是個人必須使其行為與之适應的死闆的社會關系的總和體系或現成的規定,而是個人首先習慣地對之做出反應的一種自然流動遷徙的情境。如果一個人在生活中遇到障礙,他便會逐漸改變其行為,知道出現一個他所希望的好結果或好變化。個人行為,無論是不是習慣行為,總是對具體情境而不是對任何單純的刺激的一種反應。

既然個人行為是在個人之間的互動過程中被塑造出來的,隻有用人們的交往才能真正解釋個人的行為。

約翰·杜威——

(1859年10月20日—1952年6月1日),美國哲學家、教育家、實用主義的集大成者。如果說皮爾士創立了實用主義的方法, 威廉·詹姆斯則建立了實用主義的真理觀,那麼,杜威則建造了實用主義的理論大廈。他的著作很多,涉及科學、藝術、宗教倫理、政治、教育、社會學 、曆史學和經濟學諸方面,使實用主義成為美國特有的文化現象 。

從實用主義經驗論和機能心理學出發,杜威批判了傳統的學校教育,并就教育本質提出了他的2個基本觀點:教育即生活和學校即社會。

最常用的哲學思維方法(3位哲學大咖的智慧總結)7

1)教育即生活

杜威認為,教育就是兒童生活的過程,而不是将來生活的預備。他說:生活就是發展,而不斷發展,不斷生長,就是生活。因此,最好的教育就是“從生活中學習、從經驗中學習”。教育就是要給兒童提供保證生長或充分生活的條件。

由于生活就是生長,兒童的發展就是原始的本能生長的過程,因此,杜威又強調說:“生長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生長。”在他看來,教育不是把外面的東西強迫兒童去吸收,而是要使人類與生俱來的能力得以生長。

由此,杜威認為,教育過程在它的自身以外無目的,教育的目的就在教育的過程之中。其實,他反對的是把從外面強加的目的作為兒童生長的正式目标。

2)學校即社會

杜威認為,既然教育是一種社會生活過程,那麼學校就是社會生活的一種形式。他強調說,學校應該“成為一個小型的社會,一個雛形的社會。”在學校裡,應該把現實的社會生活簡化到一個雛形的狀态,應該呈現兒童的社會生活。就“學校即社會”的具體要求來說,杜威提出,一是學校本身必須是一種社會生活,具有社會生活的全部含義;二是校内學習應該與校外學習連接起來,兩者之間應有自由的相互影響。

但是,“學校即社會”并不意味着社會生活在學校裡的簡單重現。杜威又認為,學校作為一種特殊的環境,應該具有3個比較重要的功能,那就是:“簡單和整理所要發展的傾向的各種因素;把現存的社會風俗純化和理想化;創造一個比青少年任其自然時可能接觸的更廣闊、更美好的平衡的環境。”

(備注:未完待續,下次哲學詩畫會陸續推出:庫利的“鏡中自我”、米德的“自我與社會的相互作用”、托馬斯的“情境定義”、戈夫曼的“拟劇論”、以及“現代社會符号與人的互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