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可看:英語是不需要學習的:代詞(pronoun)是什麼?
如圖,《我愛你,中國》是一首國民歌曲。
“你”是一個代詞。
“代”什麼呢?
答:“代”中國。
代詞“你”代替中國。
所以,這歌名翻譯成英語是什麼?
沒有任何意外,對嗎?
(注:如上,這首歌有自己的英語維基百科條目。)
再看一個例子:
這次,“你”代什麼呢?
答:“代”紫霞仙子。
這樣,你就理解了代詞的核心意義:代替名詞(或名詞短語)。
代詞的英語表達是pronoun。
這已證明它和noun(名詞)唇齒相依的關系。
“中國”和“紫霞仙子”正是2個名詞。
當然,代詞“你”絕不止代替“中國”和“紫霞仙子”。
它還可代替:
“你”代替(說話者的)丈夫。
“你”代替(說話者的)妻子。
“你”代替(說話者的)母親。
這些“你”都在各自句中作賓語。
代詞“我”是同樣道理:
“我”代替至尊寶。
“我”代替周傑倫。
“我”代替新垣結衣。
“我”代替張傑。
“我”代替孔侑。
這些“我”都在各自句中作主語。
世上一切人、物、事共用這10個代詞:
可見,每個代詞“代替”的内容是無法計數的。
你問:人類幹嘛需要這種“代替”呢 ?
答:省事啊。
人類行為最根本的驅動力不都是“降低能耗”嗎?
如果把代詞“我”都換成專有名詞“至尊寶”,會不會很累呢?
至少作為說話者(speaker),至尊寶自己會很累。☺
所以,我們完全無需從零學習它。
而且代詞和名詞的用法幾乎完全一緻。
那,在利用母語裡的代詞知識快速起步後,我們在英語裡幹點什麼呢?
❶ 正确區分人稱代詞的主格形式和賓格形式。
❷ 正确區分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第三人稱。
❸ 理解it作為形式主語或形式賓語的用法。
你問:為啥是這3樣?
答:關于代詞,漢語和英語一共就這3個核心差異。
我們聚焦在差異上就足夠。
這其實正是我上篇文章的重點。
因為這是很多學習者對英語産生畏懼心理的源頭之一:英語代詞“多出”一個考慮因素。
1個代詞存在2種形式,這讓初學者覺得很“驚悚”:
可是古代漢語同樣存在這種語言現象:
我在上篇文章裡已用過這個案例:
先秦時期,一個相對通用的語法規則就是:“吾”和“我”各司其職。
翻譯後,我們更容易看清語言之間的相通性:
當然,現代漢語已取消代詞的主格和賓格的形式差别。
這對我們學習英語代詞構成了障礙。
隻在代詞的領域裡,我們才讨論“人稱(person)”。
但“人稱”基本是中國文化的核心難題。
中國文化強調集體意志,否定個人主義,這使每個人很難建立起“我”這個概念。
很多時候,我們是“空心的”。
表現在語言上:漢語是一種“空缺主語的語言(null-subject language)”。
☛ 點擊可看:為何英語老師一談“主語(subject)”,我們就一張冷漠臉?
現場測試:我們看以下流行語空缺了什麼主語。
你不一定能答上來。
空缺什麼主語?
空缺什麼主語?
空缺什麼主語?
空缺什麼主語?
當然,漢語也有少數“優秀”代表:
但“主語空缺”的現象在漢語裡十分普遍。
這樣的流行語幾乎占據流行語的大半壁江山。
英語即使玩“梗(internet meme)”,也是齊齊整整的:
以上都是最著名的“梗”:都有主語!
玩耍就不需要規則嗎?
玩耍恰恰反映一個語言的本色。
我們在日常交流中,最需要用的主語是“我”和“你”。
這是2個最具代表性的代詞。
● “我(I)”就是第一人稱,“你(you)”就是第二人稱。
● “我們(we)”也是第一人稱,“你們(you)”也是第二人稱。
除此以外,任何代詞都是第三人稱。
除此以外,任何事物都是第三人稱。
比如:
代詞“它(it)”代替什麼?
答:代替“衛生紙”,也代替“内褲”。
那這2個主語呢?
如果選用代詞,該用什麼人稱?
我當然使用了迷惑戰術。
雖然主語中含有“我的”和“你的”,但“我的内心”和“你的良心”都需要用“它”來代替。
即:所有名詞實際都是第三人稱。
在“我(我們)”和“你(你們)”以外,任何人或物都是“第三者”。
這樣夠直觀嗎?
漢語句子的主語和謂語無需同步變化。
比如:“是”永遠為“是”。
而英語句子卻強調謂語要跟随主語的變化而變化。
所以動詞be有am、are、is等謂語形式。
這正是我們區分“人稱”的必要性。
☛ 點擊可看2篇舊文:英語是“芭比”,漢語是“樂高”:解鎖中國人為何學不好英語
☛ 英語對聽覺友好,漢語對視覺友好:假想老佛爺怎麼用英語人稱代詞
它的精髓在于:“我”的建立。
整個宇宙隻能以“我”為起點。
● 沒有“我”,“你”是誰?
● 沒有“我”和“你”,“他、她、它”又是什麼?
我們一張嘴,到底以什麼身份在發言?
句子不需要“主語”嗎?
那“我”是主語嗎?或者“我”是賓語?
我們将在下篇文章探讨it作為形式主語或形式賓語的用法。
如本文開頭提及,它是英語代詞和漢語代詞的第3個核心差異。
不斷挖掘這2種語言的相似之處,聚焦于它們典型的相異之處,我們将節省精力,提高效率。
(本文完)
作者簡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