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知識清單

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知識清單

知識 更新时间:2024-11-26 20:46:14

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知識清單(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文學常識)1

第一單元

目錄

第1課《春》

第2課《濟南的冬天》

第3課《雨的四季》

第4課《古代詩歌四首》

一、知識結構

第1課《春》

(一)文學常識

作者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詩人、學者(稱謂),著名的散文有《背影》《荷塘月色》。

(二)文章主題

作者通過描繪大地回春、萬物複蘇、生機勃勃、草木花争榮的景象,贊美了春的創造力,激勵人們珍惜大好時光、辛勤勞作、奮發向上,抒發作者對春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三)結構:

1、盼春

①段 表達方式是抒情,表達作者急切盼望春到來的心情。運用了拟人的修辭,賦予春天人的感情,它好像懂得人們的期盼,使人倍感親切。奠定了全文清新愉悅的抒情基調。

2、繪春:

②段——⑦段

②段春回大地、萬物複蘇(宏觀勾勒,繪春的總輪廓。)

③段 春草圖。④段 春花圖。⑤段 春風圖。⑥段 春雨圖。⑦段 迎春圖。{描寫具體,繪春}

3、贊春:

⑧段 新(新生)、美(美麗)、力(活力)

(四)多個角度多種手法描繪景物。

春草圖——顔色,質地,長勢,側面烘托(人在草地上的活動)

春花圖——顔色,味道,虛實(虛:聯想到春華秋實)、動靜、高低

春風圖——觸覺,味道,聽覺(從觸覺寫春風的柔和,從嗅覺寫春風的芳香,從聽覺寫春風的悅耳,這就把本來無形、無味、無色的春風寫得有形有味、有情有感。)

春雨圖——從靜景寫到動景,從物寫到人,從近寫到遠。近景寫春雨的滋潤,用遠景烘托春雨之夜的靜谧。其中“靜默”:運用拟人的修辭,傳達出春雨中安靜和平的氣氛,着力渲染了春雨沐浴的溫馨。

迎春圖——側面烘托

3.課文結尾的三個比喻各自成段,它們的順序能颠倒嗎?如果把這三個比喻合為一段,表達效果會有什麼影響?

不能颠倒。從剛剛落地的娃娃到小姑娘,再到健壯的青年,形象地點明了春的成長過程。三個比喻各自成段,更能強調春的不同的生長過程,抒發作者強烈地贊美春天的真摯感情。

(五)知識延伸

有關“春”的詩句

1.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縧。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唐·賀知章《詠柳》)

2. 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宋· 朱熹《春日》)

3. 黃四娘家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莺恰恰啼。(唐·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第2課《濟南的冬天》

(一)文學常識

作者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現代著名作家,北京市政府曾授予他“人民藝術家”榮譽稱号。代表作有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等,話劇《龍須溝》《茶館》等。

(二)文章思想内容

文章先與北平、倫敦、熱帶作對比,突出濟南天氣“溫晴”的總特點;然後具體描繪濟南的冬天特有的景緻,寫山景寫了陽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蓋下的山、城外的遠山,又繪水色,寫了澄清碧綠的水.處處滲透對濟南冬天的喜愛、贊美。

(三)重點問題

1、文章标題是“濟南的冬天”,文末一句是“這就是冬天的濟南”,為何“濟南”與“冬天”位置互換?

答:因為二者的側重點不同:标題寫的是濟南這個特定環境的冬天,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冬天;後者則突出在冬天這個特定季節裡,濟南特有的韻緻,這是在具體描繪了冬天裡濟南山水的絢麗後所做的總結,這樣的結尾,既和開頭“濟南真得算個寶地”相呼應,又點了題。抒發了作者的喜愛、贊美之情,給人以回味的餘地。(文末一句的作用)

“濟南的冬天”與“冬天的濟南”有什麼不同?

“冬天的濟南”落在“濟南”這個地方,重在景象;“濟南的冬天”,落在“冬天”這個時令,重在感覺(精神)。文章取題為“濟南的冬天”,表明作者是從感覺(精神)的角度去寫的,而不是從景物的角度去寫的。

2、修辭運用

(1)“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着陽光,暖和安适地睡着,隻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 “睡着”、“喚醒”運用拟人,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帶有生命的感覺與意味,表現了濟南“暖和安适”的特點。

(2)“山坡上卧着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卧着點雪。” “卧”字寫村莊,寫雪,賦予其生命和情感,傳神地寫出了村莊和雪的狀樣、情态,仿佛是寫活物,活靈活現。

(3)“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裡照個影兒呢!” “不忍得”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靈氣,突出水的“綠”’“綠的精神”之珍貴、可愛、美麗。“況且’’一詞不可去掉,“況且’’表示進一步申述,追加新的理由,進一步突出了水“不忍凍上”的原因。

(4)“這一圈小山特别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裡......”

本體:一圈小山(小山圍城的地理環境) 喻體:小搖籃

“山上的矮松越發的青黑,樹尖兒上頂着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

本體:頂雪的矮松 喻體:日本看護婦

(四)日積月累

鑲(xiānɡ) 發髻(jì) 安适 寬敞 空靈 濟(jǐ)南

水藻(zǎo) 澄(chénɡ)清 顯露(lù) 露(lòu)馬腳 響晴 響亮

(五)結構

本文抓住“溫晴”這一文眼構思,角度獨特,描繪出濟南冬天特有的魅力,表達了作者對濟南的熱愛之情。

第1段:濟南的天氣——溫晴

第2-4段:濟南的山:鳥瞰全城、濟南全景、一城山色、雪後斜陽

第5段:濟南的水:城外遠山、卧雪眠房、岸邊垂柳、綠萍水藻

第6段:總束全文,既點題,又深化題意。

(六)知識延伸

有關“冬”的詩句

1.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

2.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第3課《雨的四季》

(一)文學常識

本文作者:劉湛秋,男,當代著名詩人,翻譯家,評論家,曾被譽為“抒情詩之王”。

(二)文章思想内容

作者抓住多種景物及特征,調動多種感官,運用比喻、拟人等修辭為我們展現了四幅美麗的畫面,字裡行間我們感受到作者對雨深深的喜愛之情。

(三)重點内容

春雨——美麗、溫柔、嬌媚 夏雨——熱烈、粗犷

秋雨——沉靜、端莊、成熟 冬雨(雪)——自然、平靜、純潔

第4課《古代詩歌四首》

《觀滄海》

1.文學常識

這首詩是一首樂府詩。作者曹操(155~220),字孟德,東漢沛國谯縣人。漢獻帝時官至丞相,後被封為魏王。曹操是漢末的政治家、軍事家,也是重要作家。

2.重點内容

詩中對景物作總寫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詳細寫詩人見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描寫詩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本詩的主要表達方式是描寫,但是也有兩句詩是叙事的,這兩句叙事詩是: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本詩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懷的詩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聞王昌齡左遷龍标遙有此寄》

1.文學常識

李白,字太白,号青蓮居士,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享年61歲。

2.重點内容

(1)表現對遠方朋友的慰問,表現挂念友人命運之情無時不在,并有此心明月可以作證的詩句:我寄愁心與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本詩表達悲涼氣氛的句子:楊花落盡子規啼

(3)正面寫詩人的愁緒,表達對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詩句是:“我寄愁心與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4)第一句選取了楊花與子規兩個意象,有什麼作用?

答:楊花與子規兩個意象的作用是:點明時令,點明主旨,營造基調氣氛。楊花象征離别與漂泊,子規啼聲悲哀。“楊花”飄飛給人以漂泊之感,“子規”悲啼使人頓生離别之恨,通過特定的景物為全詩渲染了一種愁苦、凄涼的氣氛。

(5)第二聯用了什麼表現手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第二聯把明月人格化,表達了詩人對朋友的思念與同情。

(6)作者為什麼要把“愁心”寄與“明月”? 因為月照中天,千裡可共,作者寄情于月,朋友見月如見作者。

(7)人們對這首詩後兩句尤為贊賞,請你說說其妙處。答:詩人将月亮人格化,無知無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意境新穎,令人回味無窮。

《次北固山下》

1.文學常識

選自《全唐詩》。王灣,洛陽(現在河南洛陽)人。唐代詩人。體裁:五律詩,寫景抒情詩。

2.重點内容

(1)重點句子賞析

首聯: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賞析:

寫行途所見之美。“客路”“行舟”體現人已在江南,神弛故裡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裡行間。

首聯寫出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 先寫“客路”,後寫“行舟”,寫出了人在他鄉、神馳故裡的漂泊羁旅之情。)

颔聯: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畫面描述:漲潮時江水漫無際崖,水面變得遼闊無邊。曉風徐徐,波濤不驚,一葉白帆順風飄蕩。

賞析

①“闊”“正”“懸”四字煉得好:“潮平”,兩岸才顯得寬闊;“風正”,帆才有懸空的态勢。“潮平”一語,又是為頸聯中“江春”一語作鋪墊。“闊”寫出了漲潮時長江的氣勢,水面變得遼闊了。“懸”反映了一帆風順,行船平穩。

②“平”“闊”寫出了漲潮時長江的氣勢,水面變得遼闊了。“懸”反映了一帆風順,行船平穩。采用了襯托的手法,描繪了洪水浩瀚、輕風和順的傳神景象。表現出詩人胸襟的開闊和心情的舒坦。

颔聯:“潮平兩岸闊”有的版本作“潮平兩岸失”,你覺得“闊”與“失”哪個更好?“風正一帆懸”能否改為“風正數帆懸”?為什麼?

a、“闊”字更好,它給人以視野十分開闊的強烈感受,且讀起來與“懸”字對應,聲調也更響亮。*或“失”更好。它生動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漲而與水面平齊,似乎消失了的主觀視覺形象。

b、不能改,詩人意在以“一帆懸”之小景襯“兩岸闊”之大景,改了就沒有這種效果了

頸聯: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畫面描述:夜将盡未盡的時候,一輪紅日已從海上升起;舊年尚未逝去,江上已顯露春意。

賞析

①日生殘夜”“ 春入舊年”都表示時序的交替,而且匆匆不可待,讓“客路”的詩人頓生思鄉之情。把“日”和“春”作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用“生”和“入”字使之拟人化,寓情于景,景中含理,給人以樂觀、積極、 向上的力量。此句與“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有異曲同工之妙。

②兩句抓住海上日出的瞬息變化和江上春氣回轉的微妙的特征,用“生”“入”把大自然拟人化,顯得生動有趣。把“日”和 “春”作為新生事物的象征, 給人以積極向上的力量。同時蘊含哲理:新事物誕生于舊事物,舊事物中蘊含着新事物。

頸聯曆來為人們所欣賞,請選擇一個角度作簡要分析。

答:A“生”“入”用拟人的手法,生動形象,富有生機。

B“殘”“舊”反映了時序的交替,蘊涵自然理趣。

C“日”“春”作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透露出積極、樂觀、向上的感情。

尾聯: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賞析

運用了設問的修辭手法,抒寫了作者客遊他鄉的羁旅之思。

(2)典故哲理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在描寫景物、節令之中,蘊涵着一種自然理趣的詩句。

(3)詩中情感

詩中詩人借景抒情,細緻地描繪了長江下遊開闊秀麗的早春景色,表達了詩人對祖國山河的熱愛,流露出詩人鄉愁鄉思的真摯情懷,也表達了詩人思念故鄉,思念親人的思想感情。這是一首羁旅行役詩(類型)

(4)寫作手法 :寫景抒情。

《天淨沙 秋思》

1.文學常識

這是一首小令,作者馬緻遠,号東籬,大都人。元代著名戲曲作家、散曲家。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并稱“元曲四大家”。

2.重點内容

詩中最能表現遊子的思鄉之情的句子是: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描寫景物的氛圍是蕭條、冷落、凄涼的句子是:枯藤老樹昏鴉;古道西風瘦馬。

點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遊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歡迎關注中學高分寶典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