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河健康報】
每逢秋天,全國多地花粉濃度進入季節性高峰期,由此引起的過敏性疾病高發令人叫苦不叠。打噴嚏、鼻涕不止、流眼淚……這些“難捱”的症狀源頭在哪兒?
中國之聲、央視頻攜手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推出全媒體科普欄目——大師課堂《科學家講科學》。20位院士名家暢談熱點事件,為公衆科普答疑。本期邀請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教授董晨,北京大學醫學部教授王月丹,為我們揭開人體免疫系統的運行密碼。
擁有“記憶力”的免疫系統董晨院士介紹,免疫細胞通常可以分成兩大類,一類是對病菌帶有吞噬和攻擊能力的細胞,另一大類就是淋巴細胞,包括B細胞和T細胞。
△人體内的免疫細胞
一旦病毒侵入人體,這些免疫細胞就将各司其職開展“保衛工作”。董晨院士表示,人體免疫系統對病毒的識别與消滅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天然免疫的應答階段,第二個階段就是獲得性免疫的應答階段。
董晨院士介紹,天然免疫的特點是作用廣泛,能對抗多種微生物,無專一性或針對性,所以又被稱為非特異性免疫。但天然免疫反應來得快,去得也快,一兩天就有免疫應答,在第五六天就已經降至低點;到了第二階段,主要發揮功能的就是B細胞和T細胞,它們共同構成獲得性免疫。
△天然免疫和獲得性免疫在應答階段的區别
董晨院士表示,“免疫記憶是現在研發各類疫苗的免疫學基礎,如果我們用疫苗激活了我們特定的B細胞T細胞,而且它們能夠在我們體内長期預存的話,這樣就可以對我們形成較長時間的保護,人類不用感染這些病毒,就獲得了保護的能力和免疫記憶。”
免疫力越強越好嗎?董晨院士指出,年齡大小與當時的身體狀态都對人體的免疫力有影響,但并不是免疫越強越好。免疫最好的狀态是平衡,在有病毒或有病菌侵入時,能夠及時響應,但不要對環境有過度反應。
王月丹教授也提出,人體和環境存在一個平衡關系,最佳狀态是人體的免疫力與所處環境相适應。
長期困擾許多人的過敏性疾病,實際上就是人體對環境的免疫反應過強或不恰當。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衛生條件的改善,都使我們接觸的環境愈發“幹淨”,人體接觸各種自然界物質的機會也随之減少,更容易引發過敏。
董晨院士表示,随着免疫學的不斷發展,相關藥物的針對性更精準,副作用也越來越小。這類藥物能夠有效阻斷免疫細胞産生的細胞因子,切斷免疫細胞之間的通訊,使得疾病的炎症反應得到緩解。
△免疫疾病的藥物研究不斷發展
提高免疫力的保健品,是“智商稅”嗎?王月丹教授表示,補充營養素可能有一定調節作用,要先根據自身情況做評估,再去決定要不要花錢購買并服用保健品。
規律作息、平衡飲食、适當運動都有助于免疫維持平衡狀态,此外免疫力還與心理因素息息相關。情緒焦慮或者長期處于緊張的狀态中,很容易對植物神經造成一定影響,而植物神經和免疫系統有着密切的聯系,容易造成一段時間内免疫力急劇下降。
大師課堂《科學家講科學》系列節目熱播中,敬請關注!
來源:中央廣電總台中國之聲(ID:zgzs001)
本文來自【大河健康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