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嘉旅,就是高爾夫 Plus正統繼承人
乍聽之下,高爾夫·嘉旅似乎是大衆推出的新車款,事實上高爾夫·嘉旅就是高爾夫 Plus小型MPV的後繼車種,高爾夫·嘉旅最早始于2013年IAA法蘭克福車展之概念車,雖然名為概念車,不過當時的整體造型已經達到量産階段,於隔年,2014年5月即正式推出。然而,國産化的進度并未随之而來,直到2016年的今天,一汽-大衆高爾夫·嘉旅才來到我們眼前,并預計于4月正式上市。
在高爾夫·嘉旅導入之後,過去引進之高爾夫 Plus則正式畫上句點,改以高爾夫·嘉旅之名延續香火,并且以新名稱與消費者溝通。從車系的命名來看,高爾夫·嘉旅Sportsvan顧名思義,兼顧了Sport運動化特質與Van多功能乘載能力,光從外型上來看,高爾夫·嘉旅确實有高爾夫 Plus的影子,不過風格更加放大。然而是不是真的擁有 Sport Van 之1 1>2功能,也值得我們來探究。
高爾夫·嘉旅風格放大,宛如小型的Van
新一代高爾夫·嘉旅外觀尺碼長、寬、高分别為4,338mm、1,807mm、1,578mm(此為海外版數據),軸距為2,685mm,長度和寬度分别較前代高爾夫 Plus增加134mm、48mm,而軸距則多出了50mm。因此即便是驚鴻一撇,也可以明顯得看出,Sportsvan确實是比前一代高爾夫 Plus長大不少,如果再稱作Plus,相信無助於消費者感受風格的進化,所以不如直接更名為小型Van來的簡單而貼切。
造型簡潔内斂,頂級為遠近雙HID頭燈
至于外觀造型部分,高爾夫·嘉旅承襲家族式外觀,具有簡潔俐落的特質,車頭部分以簡單3道橫式鍍鉻進氣栅完成,引擎蓋上兩道明顯折線,由A柱向車頭前方集中,最後與氣栅左右兩側切角,形成獨特的幾何立體三角型,造型看似簡單,其實不然。大燈部分,雖然标配鹵素頭燈,但仍有日間行車燈與霧燈加持,堪稱實用,而高規款之280TSI車型則更有遠、近HID,大燈下之保險杠設計帶有圓弧造型,讓俐落線條多了一些變化,保險杠下方進氣開口頗大,除強化進氣功能之外,又多了點吞噬路面的味道。綜觀車頭造型,保險杠與車頭融為一體,造型既協調又美觀。
簡潔的設計手法,讓車側造型更吸睛
車側部分,由遠觀之,B柱之前的車身占據了車身的6成比例,車尾略顯得短了些,不過仔細推敲,名字中隐含着Sport,車尾自是不能太長,否則就失去Sport的精神了,有了這樣的認知後,重新再将目光回到車側,短尾設計是不是顯得更有精神呢?
車側在細節之處,仍就為繞着簡潔的設計主軸,車身上下僅有兩道立體折線,上部折線較深且立體,起點由前翼子闆貫穿前後、門把手至尾燈處,下方線條深度較淺,創造出兩種不同的立體視覺感受,然而,在上、下兩道折線之間所形成的内凹式設計,自然的讓前、後輪拱的設計更為突出,頗有眼睛為之一亮的感受,簡單的設計手法,創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設計功力,令人佩服。
配置18寸鋁合金輪毂、全景式天窗
至于輪胎部分,試駕的高規款280 TSI采18寸鋁合金輪毂,與運動化懸挂的搭配下,外型更為搶眼,也更有跑格。至于加油口位于車子右後翼子闆上,開啟方式采用按壓式設計。而車頂部分,全車系标配銀鉻式車頂行李架,兼具了實用與美觀,另外還有全景式天窗這項配置,讓人體驗造型與車内空間更上層樓的感受。
車尾設計雖然方正,造型修飾更搶眼
至于車尾,依然維持簡潔俐落的設計,若從正車尾觀之,後擋風玻璃以下采用5道橫置線條貫穿尾部,包含上下兩道主線條,與中間3道次要線條,上下兩道主線條結合了車側兩道延伸至尾燈的線條,除了維持全車一貫的設計手法外,更強化簡潔不淩亂的外觀視覺感受,另外其它3道橫線同樣以水平方式呈現,分别安置尾燈、車牌、與後保險杠設計。
尾燈由遠方觀之,看似方正平實;近處觀之,實則由三面立體錐狀構成。至于下方的主橫線恰好貫穿後保險杠中央,讓一般呆闆的保險杠多出立體折線。後箱闆件左側下方鑲上副車名Sportsvan。車尾之後擋風玻璃角度頗貼近直角,創造出優異的車内空間,此外,在優異的尾部造型之下,并沒有一般廂型車平實的感受,風檔玻璃頂端安置保一隻尾翼,造型保守耐看,尾翼末端兩側向後擋風玻璃延伸向下,強化尾部空氣力學擾流之效果。由于高爾夫·嘉旅采用印刷式天線,車尾頂部并沒有一般小車之短尾天線,保留了簡潔的設計。
車尾Logo也有亮點,除了具有開啟尾門的功能外,當排檔杆打入R檔之後,傾斜的Logo下方還隐藏着倒車鏡頭,這樣的配置再次讓簡潔的造型獲得加分,但也同時考驗着耐用度。
以第7代高爾夫為基礎打造的高爾夫·嘉旅,在造型上比起前代圓潤的高爾夫 Plus注入更多剛毅的線條,而且也擁有較前代更大的風格,輪胎也選用至18寸,因此更具跑格的運動化外觀較前代精進不少。而造型部分,以簡潔的設計線條,呈現不凡的設計功力,與時下日系車款多線條多層次之感受截然不同,高爾夫·嘉旅的造型多了點穩重内斂的感受,除了耐看,甚至有曆久彌新之感受。
與簡潔俐落的外觀設計一樣,爾夫·嘉旅的内飾設計同樣注入了更多年輕活力,不似以往隻注重實用層面,不僅内飾飾闆面積更大,國産版本則更改為木紋設計,多處細節更采用鍍鉻材質包覆,呈現高級座艙感受,而且座艙空間也更為寬闊,讓前、後座都可以得到舒适滿意的乘坐品質,同時也能擁有優異的載貨能力,兼具舒适與實用,充分展現爾夫·嘉旅在MQB平台打造下之新魅力。
MQB平台充分利用空間,方向盤為駕駛座艙新焦點
在内部造型設計方面,當坐進座艙之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隻造型非常好看的三輻式多功能方向盤,方向盤左側按鍵,提供定速、限速及聲音大小調整等功能,方向盤右側則可控制MIB多媒體控制系統及電話撥接功能,且MIB多媒體功能亦可由後方儀表盤DIS資訊幕顯示。在這裡必須特别稱贊一下高爾夫·嘉旅的方向盤,因為其真的非常好握,不但大小适中,最重要的是觸感十分優異,隻要握過絕對會愛不釋手。
三幅式多功能方向盤,左側提供定速、限速、及聲音大小等功能;而右側則可控制MIB多媒體控制系統、及電話撥接功能,整隻方向盤握感十分優異。
方向盤之後為雙環式儀表盤,左側為轉速表、右側為時速表,雙環的下方各自還有小内環設計,左、右内環分别水溫表與油表,而中間為大型的資訊幕,資訊幕可顯示室溫、裡程、以及D檔及S檔各檔位顯示,而DIS資訊幕約一半大的面積可顯示多媒體使用狀态,甚至連播放歌名亦能呈現其中,整體儀表盤造型看似簡單,功能卻十分強大。
雙環式儀表盤,左側為轉速表、右側為時速表,雙環的下方各自還有小内環設計,左、右内環分别水溫表與油表,中央DIS提供中多功能的資訊顯示。
中控台設計簡潔、6.5寸Composition Media資訊娛樂系統功能強大
至于中控台部分則以大面積的軟質塑膠披覆,呈現頗為高級的感受,中控台上方為隐藏式置物空間,透過開關按壓即能自行掀開,下方旋即為大面積T字造型控台,中間部分安置6.5寸Composition Media資訊娛樂系統,左、右兩側對稱配置各一出風口,包含駕駛座、副駕駛座共計四隻,造型采用獨特的梯形設計,每隻出風口均有4向調整及關閉的功能,出風口亦有鍍鉻外環裝飾,呈現高級的氛圍。
高爾夫·嘉旅 280 TSI中控台上方之6.5寸Composition Media資訊娛樂系統,能夠與智能手機連結,APP Connect整合式多媒體鏡射功能,更同步支援iOS與安卓系統,此外還有車用系統設定,其中包含TPMS、油耗資訊、電能耗損資訊、倒車影響輔助、停車雷達偵測等輔助系統,亦可由其中控制,而CD片、SD卡插槽則位于手套箱上方,必須要打開手套箱才能取放,雖有些不便,但卻可營造出簡潔的中控台配置。
高爾夫·嘉旅 280 TSI中控台上方之6.5寸Composition Media資訊娛樂系統,能夠與智能手機連結,APP Connect整合式多媒體鏡射功能,更同步支援iOS與安卓系統,此外還有車用系統設定,其中包含TPMS、油耗資訊、電能耗損資訊、倒車影響輔助、停車雷達偵測等輔助系統。
影音系統下為雙區恒溫空調系統,左、右旋鈕即為雙區溫度控制旋鈕,中央旋鈕統一控制風量大小。由于MIB多媒體與空調系統的格局劃分得當、且按鍵大小适中,因此下方規劃出不小的置物空間,其中也有獨立手機的放置區和12V電源,規劃頗為貼心。
至于在排檔杆周邊還配置有電子式手刹車,以及Auto Hold功能,另外,亦有倒車雷達開關及怠速熄火開關等裝置。排檔杆的造型頗佳,握感也相當不錯。雖然衆多的電子化配置占據排檔杆周遭不少面積,不過卻也沒有因此而犧牲掉後方的置物空間,置物空間除了擁有拉簾式蓋闆外,還有特殊的設計按鈕,讓置物空間瞬間變成兩隻置杯架,而後方的手扶箱蓋掀開後,露出手扶箱置物空間,深淺度适中,方便置物,也容易取出。整體而言,高爾夫·嘉旅中控台相當豐富的配備,不因為功能繁複而感到零亂,相對的,整體的布局相當整齊美觀,而且非常就手。
高爾夫·嘉旅排檔杆周邊還配置有電子式手刹車,以及Auto Hold功能,另外,亦有倒車雷達開關及怠速熄火開關等裝置,且雖然衆多的電子化配置占據排檔杆周遭不少面積,卻沒有因此而犧牲掉後方的置物空間。
座艙用料高級,多處設計呈現質感
至于前座門闆部分,裝飾也相當高級,上半緣飾闆呈現着類似如中控台軟質塑膠之高級感受,把手附近亦有鋁合金飾闆裝飾,扶手部分則采用高級布料包覆,下方具多角造型之置杯空間,門闆上下還有高、低音兩支喇叭,除此之外,門闆下方還有反光片,以提高夜間開門的安全性。另外,車門钣件造型也值得稱贊,由于車門采用一體成型設計,從車門側面觀之,車窗與車門钣件結合處并沒有起伏不均的焊接線條,做工上沒有可以讓人挑刺的地方。
高爾夫·嘉旅前座門闆裝飾相當高級,上半緣飾闆呈現着類似如中控台軟質塑膠之高級感受,把手附近亦有鋁合金飾闆裝飾,扶手部分則采用高級布料包覆,下方具多角造型之置杯空間,門闆上下還有高、低音兩支喇叭。
至于乘坐品質部分,高爾夫·嘉旅的座椅發泡棉設定略偏硬,呈現歐式設計,有利於長途乘坐,駕駛座的包覆性适中,座椅調整的方式全部采用手動,擁有6向調整,椅背角度以旋轉方式調整,用慣拉柄式設計者會感到略微費力些,不過同時也呈現出組裝品質的紮實。另外,雙前座底下亦有置物抽屜配置,将高爾夫·嘉旅的空間充分利用!
高爾夫·嘉旅的座椅發泡棉設定略偏硬,呈現歐式設計,有利於長途乘坐,雙前座底下亦有置物抽屜配置。
在調整至适當座姿之後,以筆者身高178公分者為基準,前座頭頂空間約有兩個拳頭的餘裕空間,肩部、膝部空間也不顯局促;後座的空間表現更為突出,膝部空間優異,幾乎可翹起二郎腿,不過後座座椅的設定較前座更為硬朗,椅背角度适中、不會過于筆直。
此外,雖然椅背可以7段調整,不過隻能往前倒,不能向後傾,向前的角度會過于垂直而失去舒适,故一般乘坐不會去調整此功能。第二排座椅亦可向前滑移,創造更多的變化,然而椅背前倒與椅面向前滑移,相信都是在載貨的狀況之下才會用到,一般乘坐是用不到的。
高爾夫·嘉旅後座的空間表現很突出,膝部空間優異,不過設定較前座更為硬朗,椅背則可以7段調整,不過隻能往前倒,不能向後傾,完全放倒後可提供優異的載貨空間。
多段變化式座椅與多項貼心設計,主要針對小家庭需求
雖說後座向前滑移不适合成人,但換個場景,如果是以3口之家的小家庭來說,可就不同了,由其是對小朋友來說,可就相當受用了,因為小朋友不需要太大的空間,因此将後座向前滑,在加上前座椅背附有折疊餐桌設計,當座椅向前靠或椅背前傾時,對小朋友的用餐與取物,就會變得相當方便。而且透過後座6/4分離向前滑移,後座家長的空間也不會因此而受到壓縮,這樣看來高爾夫·嘉旅的确會成為小家庭的好幫手。至于小朋友都長大的四口之家,在不需要推車等用品的情況下,高爾夫·嘉旅寬大的乘坐與乘載空間,也同樣會受到相當大的歡迎,看來高爾夫·嘉旅的「小型MPV」定位并非浪得虛名。
全景天窗帶來遼闊視野,而前座椅背附有折疊餐桌設計,當座椅向前靠或椅背前傾時,對小朋友的用餐與取物就會相當方便。
後座除了餐桌之外,還有許多貼心設計,包含後座出風口,雙前座椅墊下方出風口、12V電源,出風口下方小型置物空間,以及B柱門邊的小挂勾等,而且後座中央扶手倒下還有兩隻置杯架,再次顯現車内設計之用心。
後座除了餐盤之外,還有許多貼心設計,包含後座出風口,雙前座椅墊下方出風口、12V電源,以及出風口下方小型置物空間和B柱門邊小挂勾等。
尾箱空間變化達500~1,520公升
最後,在後廂尾門打開後,高爾夫·嘉旅設計了寬大的後廂空間,原廠表示其置物空間達500公升,而行李箱底闆亦有高、低兩種設置,後行李箱隔闆打開為備胎放置區,不過此空間規劃為擺放補胎劑、12v打氣機等救援設備。至于行李箱燈則位于右邊側壁,提供更直接的照射功能。
置物空間變化則如前所述,透過後座傾倒能創造多樣的載貨空間變化,再加上椅面的滑移,讓置物平台可以再延伸,而椅墊向前滑移後,椅面與後車廂底闆所形成的空隙,則可由附加的蓋闆鋪平,讓承載空間可達到最大1,520公升大容量。
高爾夫·嘉旅透過後座傾倒能創造多樣的載貨空間變化,再加上椅面的滑移,讓置物平台可以再延伸,而椅墊向前滑移後,椅面與後車廂底闆所形成的空隙,則可由附加的蓋闆鋪平,讓承載空間可達到最大1,520公升大容量。
頂蓬部分,高爾夫·嘉旅車内前、後均配置LED室内燈,試駕車上還可見到全景天窗這項配置,以延伸出更開闊的視野,不過其實高爾夫·嘉旅的視野已經相當優異,透過前座A柱部分的三角窗,便能将視野死角打散於無形。
運動化與家庭用車,魚與熊掌兼得?
一直以來,多功能車款與性能車款是壁壘分明的。多功能車款,強調實用性;而性能車款,則強調操控、強調速度,而高爾夫·嘉旅的出現整合了運動化特質與多功能的實用空間,究竟魚與熊掌倒底能不能兼得呢?
這樣矛盾情結也會出現在好爸爸的心理!一般年輕的男性朋友們都有憧憬購買性能車款,不過,一但有了家室,大家紛紛都往多功能車款靠龍,成為好爸爸、好丈夫,好男人自然不會讓家人委屈於狹小的性能車後座,私自滿足於駕駛欲望,也不會滿腔熱血的駕馭多功能車款,把家人甩得七葷八素的,因此在選擇多功能車款之際,好男人自然失去操駕的熱趣了。現在,高爾夫·嘉旅似乎又讓好爸爸燃起希望一絲希望,一方面滿足家人乘坐、乘載的多功能空間,另一方面,也能「偶爾」滿足一下自己的駕馭樂趣,高爾夫·嘉旅以這樣的出發點切入,确實非常吸引人!不過,最後還是繞回原點,您相信高爾夫·嘉旅在虛胖後還能熱血起來嗎?且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1.4升汽油渦輪增壓引擎 7速DSG雙離合
今日試駕的是高爾夫·嘉旅 280 TSI高規款,搭載1.4升汽油渦輪增壓引擎,最大功率為110kW,最大扭矩為250N.m,于1,500轉即可全數爆發,搭配7速DSG雙離合、運動化懸挂、以及18寸鋁合金輪毂。起步的瞬間,由于對車輛稍為陌生,也尚未明了油門特性,也許是DSG特型,怠速蠕動并不明顯,起步也略為溫吞,嗯?高爾夫·嘉旅有點怯場喔!
高爾夫·嘉旅 280 TSI 搭載的1.4 TSI與7速DSG變速箱,對我們而言并不陌生,是大衆集團非常廣泛運用的傳動搭配。
D檔加速順暢、動力銜接無落差
然而,随着油門的深踏,車速的對應與動力的輸出十分靈敏,在三分之一的油門深淺,即足敷一般道路使用,換檔的速度頗為迅速,仔細觀察轉速表的跳動,在D檔模式下,一檔換二檔的時機約在1,600~1,800轉左右即可完成,随後的換檔時機約在2,000轉左右,呈現節能的行車取向。D檔換檔的轉速雖然相當低,不過設定上還是高過渦輪開起的時機1,500轉,因此低速下并不會有上氣不接下氣的無力感受,也察覺不出Turbo lag的情形。
而且随着油門繼續的深踏,超過三分之一的油門深度,借由渦輪開啟的輔助,車速的攀升已超越線性的感受,呈現後勁十足的表現。整體而言,高爾夫·嘉旅在7速DSG雙離合器、D檔模式下行駛時,即呈現輕快的駕馭感受,相信多數人都會喜歡這樣的設定。此外,高爾夫·嘉旅所配置的 1.4升引擎,在缸内直噴與渦輪增壓的輔助下,提供源源不絕的動力,以及毫無頓挫的動力銜接,加速過程彷佛大排氣量車款,表現十分令人激賞。
S檔駕馭更激情、動力輸出源源不絕
至于在上坡路段啟步加速,由于D檔提前換檔的設定,會影響動力的輸出,若切換至S檔位,将換檔時機延後,方可将小排氣量渦輪引擎的性能發揮得淋漓盡緻。觀察S檔換檔的時機,由原先D檔位的2,000轉左右,延後為2,600~2,800轉,隻要駕駛者踩着油門,車輛即奮力向前沖,幾乎感受不到疲态,動力輸出及加速感受媲美2.5升自然吸氣車款,而且DSG換檔過程相當迅速熱血,在山路上奔馳,隻見轉速表指針不同于一般變速箱的快速跳動,視覺感受十分熱血,然而試駕當天來到山區,由與之前的雨勢,路面早已經濕滑,為了安全起見,就沒有更進一步的探索。
S檔位設定更聰明、不會迷失在D與S檔位之間
另外,高爾夫·嘉旅所配置的DSG變速箱設定似乎與同集團的奧迪 A1有所不同,之前A1将排檔杆打入S檔後,切換至R檔,再回撥D檔後,就會失去S檔位而回到D檔,然而,這種狀況并沒有出現在高爾夫·嘉旅車上,聰明的變速箱會記得駕駛者曾經使用S檔位設定,即使打到R檔再回到D檔,檔位仍然顯示S檔,若要解除,則必須再按壓一次,個人認為這樣的設定較為便利、也比較合邏輯。
變速箱的S檔不僅運作聰明,也能記憶駕駛設定,即使切換R檔之後,回複到D檔時,檔位仍能維持在S檔。
優異的過彎表現、車頭指向與車輛穩定表現佳
此次的試駕中,也同時感受MQB底盤的調校功力,輕量化的特質,讓車輛脫離沉重的感受,轉變成體态輕盈之感受,同時在彎道中的動态反應也得到加分,再加上運動化的懸挂、與18寸低扁平之性能胎,當高爾夫·嘉旅在過彎之際,不但車輛的側傾抑制十分優異,即時車輛提高速度,車輛的穩定性、與貼地性都相當高,在加上電子輔助系統加持,在過彎之際,刹車系統适時的對彎道中前、後輪胎施以适當的殺車輔助力道,即便濕滑路面,過彎指向性仍然相當精準,而車尾亦緊緊的貼住地面。高爾夫·嘉旅優異的表現在此獲得印證,尾部就算拖了一節車廂,就算車身高度不低,操控性甚至更勝部分小型轎車。
對筆者而言,此次的試駕也清楚感受到大衆集團的MQB底盤調校功力,包括車體於彎道過彎時的一緻性與平穩度,以及轉向操控反應的互動感,都讓人對MQB印象深刻。
運動化套件稍微影響乘坐品質
至于乘坐品質,總體而言,由于懸挂的設定相當硬朗,輪胎振動傳至車内感受較為直接,回饋的聲響也頗為紮實,不過在乘坐感受部分,前與後座還是有些差異的,由于前座位置處于車身中央,因此輪胎振動時,懸挂雖然偏硬,但前排的感受上仍有一點韌性;如果換到後座,坐位恰好位于後輪上,直上直下的懸挂反應可就失去舒适感受了。
這部分如果是對家庭乘員來說,可能會有些影響,選用高規下18寸鋁合金輪毂的消費者,在家人乘坐時可要注意這點。如果采用該車改配置17寸鋁合金輪毂,并适度調校懸挂屬性,相信舒适度應可改善許多,當然優異的操控性能可能就會受到壓抑,不過高爾夫·嘉旅還是相當熱血,駕駛時别忘了後作還有老婆小孩,車速還是不要過快,安全最重要。
隔音品質尚可、所幸引擎聲浪不算吵雜
至于車身钣件較大的高爾夫·嘉旅,其隔音品質就不免打了折扣,可能玻璃厚度較薄的緣故,近距離的聲音無法完全隔絕,不過,引擎擋火牆隔音設定還是不錯的,可有效阻絕引擎噪音,而即使大腳油門、引擎噪音傳入感受也是精緻、悅耳的聲響,至于前輪拱傳來的輪胎噪音也不甚明顯;然而,換至後座就不一樣了,除直接承受懸挂彈跳與回饋聲外,後輪噪音也會從尾門傳進車内,若在加上過快的車速,可就會略為影響後座乘坐品質。至于組裝品質部分,在操駕過程中,并沒有特别的異音産生。
就乘坐的靜肅性來看,可能受到18寸圈與運動化懸挂的因素影響,後座的彈跳感與路面噪音,比起前座來得明顯些。
輕快、敏捷、自然、順暢、好操控
試完了高爾夫·嘉旅,老實說,以1.4升汽油渦輪增壓引擎的表現,在山道上跑上跑下,輕快有勁的印象植入腦海,不但沒有感受Turbo Lag的窘境,渦輪開啟時,也不會有突兀的現象,再加上換檔迅速的DSG變速箱,讓速度的提升呈現自然、敏捷的感受,老實說,開起來還是有高爾夫的影子。
最後,高爾夫·嘉旅的駕駛感受如何呢?我想輕快、敏捷、自然、順暢、好操控,就是Sportsvan最好的注解了。的确,有了Sport,才叫做Sportsvan!而S2檔它辦到了!
微信關注UCARCN,最強最快最豐滿的汽車新聞!U-CAR汽車網站全球日傳播人次達400萬,微信關注UCARCN,您最聰明的選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