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寄無所寄

寄無所寄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07 08:30:24

寄無所寄(寄與不寄間)1

元代姚燧有一首《憑闌人·寄征衣》,“欲寄君衣君不還,不寄君衣君又寒。寄與不寄間,妾身千萬難。”寫得非常淺顯明白,卻在古代浩如煙海的思婦題材中脫穎而出。魏文帝曹丕的《燕歌行》也是同題之作,“賤妾茕茕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不覺淚下沾衣裳”,辭彩華美固然過之,但論感染力度,還是《寄征衣》更勝一籌。它靠的不是技法,而是創意,在解題上,起碼比《燕歌行》多想了一層。

“寄與不寄間”的妙處,更在于它刻畫了一種微妙糾結的心情,或可比拟這幾天文藝界的一些争論。疫情當前,文藝工作者以此為題創作,希望為前線鼓勁,為後方加油。這本是關心時事的行為,但也有人質疑,此類創作有喧賓奪主之嫌。方“民生之多艱”,不寄哀辭,是“商女不知亡國恨”;寄了哀辭,是沽名釣譽蹭熱度,甚至是另一種版本的“商女不知亡國恨”。兩種聲音夾擊下,不少提筆欲書者,内心百感糾結。

當然,詩歌有拟代的傳統,無論曹丕還是姚燧,都隻能描繪想象中的思婦,對于女性的别離相思之苦,是難以切身體會的。時下“禁足”在家,大多數文藝工作者的創作方式,其實也和曹丕、姚燧如出一轍,或者說更接近于晚唐詩人杜牧寫作《早雁》。當時邊民紛紛逃亡,時任黃州(今湖北黃岡)刺史的杜牧聞而悲之,作詩以記。在詩中,杜牧用早雁比喻流離失所的難民,除了想象他們四處逃難的凄慘,還進一步建議他們的出路:“須知胡騎紛紛在,豈逐春風一一回?莫厭潇湘少人處,水多菰米岸莓苔”,也就是不要急着還鄉,不如安居潇湘一帶。在那個沒有微信微博的年代,難民多半是看不到杜牧這首詩的,而且,即便看得到,一連用了這麼多典故,能不能讀懂也是個問題。但杜牧這首詩就不該寫嗎?寫了就是為在後世博個憂國憂民的名号嗎?

類似題材裡,真正有切膚之痛的,大概是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閨中隻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因為安史之亂,杜甫被禁于長安,他的妻子子女則滞留在鄜州(今陝西富縣)。在長安的杜甫想象望着同一輪明月的妻子在思念自己的情形。她的身邊,還有不知離亂苦為何物,卻也被牽連深陷其中的孩子。這情形,很像如今因為疫情被分隔兩地,甚至生死相離的許多家庭。

至今仍覺得,寫苦難,任誰都寫不過杜甫的“眼枯即見骨,天地終無情”。人的悲喜總不能相通,這兩天,尤讓人感慨的是湖北作家方方的一句話,“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這場疫情之中,最有資格創作的,也許是任何一個普通人,身在困厄的環境中,才明白苦難的真正感受。

但《早雁》同樣是有意義的。單憑“三吏”“三别”,撐不起一部詩史。自古而今那麼多戰亂災禍,數萬人死去,也許隻是史書上的一筆帶過。如果沒有這些文藝創作,無從保留和知曉普通人的苦痛,無從在曆史長河中鈎沉出這些拒絕被遺忘的碎片。正因如此,它們才能經過時間的淘洗,流傳至今。

有人批評音樂人李榮浩為抗疫創作的《同根》水準失常,“好多感人事迹,好想哭想參與”失之粗率,不及以往的“互相折磨到白頭”“假如我年少有為不自卑”風流蘊藉。不少抗疫書畫單是應物象形,不見氣韻生動,且“象”的往往是同一個形,甚至有抄襲之作魚目混珠。正如評論家毛時安所說,“關鍵不在寫什麼,而是怎麼寫”。“寄與不寄間”的糾結中,正好給人多想一層的空間和時間。無須着急,更不能懶惰,無論此時創作多少,能傳之後世的,才有意義。

欄目主編:施晨露 文字編輯:施晨露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項建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