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浙江安吉高級中學 郭吉成
郭吉成老師
文章是要講究邏輯的結構層次,比如先說什麼,後說什麼,就有一個邏輯的結構層次問題存在。作為說理的議論文,為了把“理”說得更合理,更準确,相比于用其它體裁寫的文章而言,其邏輯的結構層次性則更是重要。
議論文的結構層次是作者在論證的過程中,為了便于邏輯推進而對文章的謀篇布局,是作者對問題展開論述的思維進程路徑。它體現在作者對事物、問題的認識過程中,具體地說,就是體現在對文章論證過程的先後安排上。
議論文寫作怎樣構建起一個完整而又合理的邏輯結構層次呢?我們以蘇教版必修一荀子的《勸學》為例,來看看一篇議論文的基本的邏輯結構層次。
《勸學》是荀子讨論“學習”的一篇文章。這篇文章雖然寫于兩千多年前,但從文章學的角度來說,它完全具備了我們今天所說的議論文的基本要素。這篇文章共由三個段落構成,三個段落之間相互勾連推進,從不同的角度闡明了觀點,形成了完整而典範的議論文邏輯結構層次(思路):
全文共三段文字,用由總到分的邏輯層次結構來展開思路,論證觀點。
第一段在首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論點“學不可以已”,這是明白地告訴讀者,文章的觀點是什麼。為了論證觀點,荀子先用了三層比喻來論證“學習的意義”:用“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的比喻來闡述客觀事物經過一定的變化過程,能發展提高,超越本身;再用“木直中繩,輮以為輪”的比喻來說明事物經過改造,可以改變原來的形狀;最後用“木受繩則直”“金就砺則利”,兩個比喻進一步推論出君子必須通過學習和“參乎于己”,才能“知明而行無過”。這裡的三層比喻層層推進,為後面的深入議論充分蓄勢。至此,作者圍繞觀點作了第一層分析,論證了學習的意義:學習能夠提高自己、改變自己。
第二段文字在第一段提出觀點初步議論之後,進一步論證“學習的作用”。在這裡作者從日常的生活經曆中,選用了“登高望遠”、“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緻千裡”、“假舟楫”“絕江河”等比喻來論述借助外部條件對人的發展的重要性——學習是“君子”“生”異于他人的重要原因,形象地闡明了學習可以彌補不足的道理。這一部分在論證的邏輯思路上是對論點的深入分析,即對文中提出的主張的理由進行闡述,讓讀者明白一個“為什麼這樣說”的問題。
第三段文字是對觀點的進一步闡述,也是議論文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前面的兩部分是在提出“是什麼”和分析“為什麼”的問題,那麼,這部分就是要解決一個“怎麼樣”的問題了,即怎樣才能做到“學不可以已”呢?圍繞這個問題,作者用“積土成山”“積水成淵”“積善成德”作喻,指出學習要逐步積累,用“骐骥”與“驽馬”為喻對比論證,說明學習要堅持不懈;用“舍”與“不舍”強調學習專心緻志。三層内容相互關聯推進,十分深刻地闡明了怎樣才能做到“學不可以已”的方法與途徑。
梳理這篇文章,我們可以列出這樣一個結構提綱:論點: 學不可以已——-----------是什麼——--總說
學習的意義:改變自己,超越自己
勸學 論證——-----------為什麼——-----------分說說 學習的作用:借助學習,彌補自身不足。
學習的方法:逐步積累 堅持不懈 專心緻志——怎麼樣
由上面的分析和結構提綱圖可以看出,《勸學》這篇文章的邏輯思路是十分清晰的,從議論文寫作學習角度來說,它的提出問題(是什麼)、分析問題(為什麼)、解決問題(怎麼樣)的結構模式是十分典型的。文章三部分中的每一部分都為議論邏輯思路的推進服務,這樣的邏輯結構思路,是值得我們在議論文寫作中借鑒學習的。
一篇優秀的議論文常常是考生思維素質的反映,而要把自己所思考的問題、表達的觀點、分析的理路、論證的邏輯過程全部包容其中,更顯示出考生寫作思維與寫作水平的高低。所以,高考中,那些結構嚴謹完整、邏輯層次性強的議論文往往更能獲得高分。例如2015年的高考作文試題是要求考生圍繞着“作品與人的格調情趣”的關系發表看法,闡明觀點。從題意來看,可有“作品與人的格調情趣有關聯”、“作品與人的格調情趣沒有關聯”、“作品與人的格調情趣既有關聯也沒有關聯”等三個立意角度。無論選擇哪個角度來作文,我們都可以用像《勸學》這樣的邏輯結構層次來組織文章的邏輯結構。如滿分作文《且以作品論英雄》就是用這樣的邏輯結構來安排文章的内部層次的。文章先提出全文的觀點“如是我言,逢文先勿論人品,且以作品論英雄”(為什麼),然後用了三段文字,圍繞觀點從不同角度緊扣材料進行分析,進一步論證觀點的正确性(為什麼),最後總結上文提出“面對作品時,要且以作品論英雄”(怎麼辦)。該文結構圖示:
且以作品論英雄
第1段:逢文先勿論人品,且以作品論英雄——提出觀點 (總論點)
(觀點提出:是什麼)
論證人品決定文品
第2—4段:不同角度論證觀點: 論證評價作品不必匆忙考察作者人品 (分論點)
(分析觀點:為什麼)論證論作品不必糾結于人品
第5段:總結:面對作品,要且以作品論英雄 (結論)
(結論:為什麼)
本文的總體邏輯結構的層次是中心論點+三個分論點+結論”。文章的主體部分用三個分論點從不同角度去論證觀點,推動議論的向前發展,最後得出結論,再次強調觀點,全文邏輯層次清晰,内容飽滿,得到了評卷老師的青睐。實踐證明,用類似這樣的邏輯結構來組織考場作文考生容易展現自己的思路進程,不易偏題或例題,同時也使得評卷老師容易把握考生的作文思路,很受歡迎。
附例文:
且以作品論英雄
浙江一考生
(2015年浙江高考滿分作文)
自孔孟以來,我們的閱讀方式、欣賞模式大緻便是“知人論世”。我們大多認定“文如其人”,這是有道理的。但并不全面。如是我言,逢文先勿論人品,且以作品論英雄。
我們很容易理解“言為心聲”,也即作品反映其人品。所謂“郁結乎心而發乎聲”,作品本身定然有着作者個人人品的滲透。引美學家蔣勳之言:“杜甫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之所以成為千古絕句,我認為不是詩歌上的技巧,而是詩人心靈上動人的東西。同樣是一堆白骨,很多人走過去了,卻沒有看見”。試想,若是杜甫沒有憂國憂國之心,又何來發自肺腑之言?偉大的心靈,投影在文學上,依然是偉大的作品,是高尚的品性。
然而這并不是說高尚作品背後一定是脫俗之人。我們從小讀莎士比亞的《威尼斯商人》,讀猶太人斤斤計較、人品上的美與良善——但事實上呢?莎士比亞成名後的歲月一直為錢财奔波。他斂錢如命,甚至發放高利貸斂資,更因一家人無法如期還清财物而氣急敗壞、對薄人堂。這時候我們再看元好問的“文章甯複見為人”,便顯得格外諷刺而引人深思了:高雅的作品并不能看出寫就它的筆杆人品如何。如此,你又怎能像孔夫子一樣操琴無數、推演其人為文王;又怎能像孟夫子一樣“知其人、論其世”呢?
既然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作者人品未必挂鈎,那又何必糾結其人品如何?人類的文明本身就是寬容的,它看重作品本身。所謂“文以載道”,作品之“道”,為其根本。我們不妨說,如果一部作品傳遞了人品的真善美,讀之令人動容、發人深省,那它就已經達到了“作品”所應達到的目的,至于作者本人如何——你無法從作品中推知的情況是可能發生的——并不在對作品的考慮範圍之内。作者或許依靠作品而不朽,但文學史最終告訴我們,它保存的,是“不朽的作品”,不是“不朽的文人”。
所以我認為,面對作品時,要且以作品論英雄。我們固然尊敬杜工部的情懷并願意将其内化為修養,但我們也能從《威尼斯商人》中汲取正義忠誠的不竭力量。作者終将逝去,其人品也會銷蝕不見;但一旦其作品高雅,但足以光照千古、惠澤古今。作為重,道為重,人品須臾如蒼狗,應以作品論英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