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視覺中國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白露。俗話說:“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白露之後,秋意漸濃,早晚溫差可達10℃。白露節氣也臨近中秋,人們容易産生傷感離别的情緒。
此時,人們應該如何順應自然,養生保健呢? 順義婦兒醫院中醫科主任李歆就從飲食、起居、出行、衣着四方面講講白露節氣需要注意的事項。
飲食:龍眼白露茶 補氣健脾胃
中醫認為,白露時節對應的是人體的足陽明胃經,此時飲食養生應以“補中氣、健脾胃”為主。民間有“白露必吃龍眼”的說法,傳說在白露這一天吃龍眼有大補的奇效。
龍眼又名桂圓,味甘、性平,歸心、肝、脾經,為“補血益心之佳果,益脾長智之要藥”,具有補益心脾、養血安神、定志斂汗之效,可用于貧血、短氣、心悸、失眠、健忘、神經衰弱、抗焦慮、病後産後身體虛弱等疾病。
白露節氣也是核桃成熟期,因此農諺中有“白露打核桃、吃核桃”的說法。中醫認為,核桃味甘,性溫,具有補腎壯陽、固精強腰、溫肺定喘、潤腸通便之效。
白露茶是白露時節采摘的茶葉,不像春茶那樣鮮嫩,不耐泡,也少了夏茶的燥苦,有一種獨特的清香甘醇。白露前後,喝點白露茶可以提神醒腦、清心潤肺、暖胃溫腸,有利于健康。
起居:夜間關門窗 睡前宜泡腳
白露是一年中溫差最大的時節,夜間睡覺時應關好門窗、蓋好被子,避免冷空氣等風寒之邪侵入人體。不過,白天也不可過暖,以免出現發熱、傷風等秋燥症狀。白露時節,睡覺時要撤掉竹席、藤席,穿上長袖衣服入睡,年老體弱人群更要注意及時添加被褥,以免着涼患病。
此外,養成睡前用熱水泡腳的習慣,不僅可預防呼吸系統疾病,還能使血管擴張,血流加快,緩解下肢酸痛,消除疲勞,幫助睡眠等。
出行:遊玩防過敏 動靜總相宜
金秋時節,天高氣爽,此時可以适當增加運動量,以增強心肺功能和身體抗寒能力。“動靜相宜”是此時的養生原則,其中最佳運動就是慢跑。慢跑時間要根據自身情況而定,每天30分鐘左右為宜。強度也要因人而異、量力而行。
外出遊玩時要當心“秋季花粉症”。白露時節是藜科、蓖麻、腸草和向日葵等植物開花的時候,這些植物的花粉就是誘發“花粉症”的罪魁禍首,過敏體質人群需要特别注意,外出可佩戴口罩防止過敏。
穿衣:白露白茫茫 添衣免受涼
進入白露時節,白天雖然溫和,但早晚已涼,不宜“秋凍”。俗話說:“白露白茫茫,寒露添衣裳。”意思是,白露時要穿長衣長褲,以免受涼。古語說:“白露節氣勿露身,早晚要叮咛。”李歆解釋,體質較弱的人群,此時如果不注意保暖,衣着過于單薄,輕則易患感冒,重則易患肺疾。
俗話說:“寒從腳下起”,尤其是耐寒力差的人,白露過後,應穿着保暖性能好的鞋襪,注意足部保暖,以防寒邪侵襲,誘發疾病。
新京報記者 王卡拉
編輯 嶽清秀 校對 範錦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