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
傍晚,
涼爽的風,
搭配一碟,
香甜脆嫩的,
“荷塘小炒”,
這個夏日限定組合,
您喜歡嗎?
香甜脆嫩的荷蘭豆,
搭配出淤泥而不染的鮮藕,
再加上畫龍點睛的黑木耳,
使這道菜在衆多菜肴中脫穎而出,
成為男女老少都愛吃的食物。
小農今天要跟大家聊的,就是這道菜的“靈魂”——荷蘭豆。
在中國,荷蘭豆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的一種蔬菜,它的豆子、豆莢均可食用,營養豐富熱量低,非常适合夏天食用。
關于荷蘭豆的名字,有個十分有趣的故事:
在中國,大家叫它“荷蘭豆”,但是在荷蘭,人們稱它為“中國豆”,荷蘭豆這個名字裡,究竟藏着怎樣的秘密呢?它究竟起源自哪裡?
荷蘭豆——名稱的由來荷蘭豆原産于中國西南邊陲以南,東南亞的緬泰邊境一帶。荷蘭豆并非産于荷蘭,中國人稱它為荷蘭豆,是因為最初是荷蘭人将它帶到了中國。
17世紀,有“海上馬車夫”之稱的荷蘭人在泰緬邊界發現此豆,愛好研究世界各地動植物的荷蘭人當然不會放過這種好吃的豆類,随着海上貿易交流的進行,荷蘭豆被銷售到了中國。
勤勞智慧的中國人将其改良種植,研制新吃法,并将其大力推廣,至此以後荷蘭豆就算在中國這片大地上“生根發芽”了。由于荷蘭豆的種子是荷蘭人帶到中國的,人們便把它叫做荷蘭豆。
數年過後,當荷蘭人品嘗到經過中國人改良的荷蘭豆時,發現出奇的好吃,便在荷蘭推廣此豆為“中國豆”。
就這樣,原産于泰國、緬甸的“泰國豆”“緬甸豆”,被我們稱為了“荷蘭豆”,被荷蘭人稱為了“中國豆”。一個名字的背後,竟然包含了十七世紀的一段曆史。
營養豆
荷蘭豆不光曆史悠久,營養也是極豐富的,有“素中之葷”的美譽。荷蘭豆豆莢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族和維生素C,有祛火補水、美容亮膚的功效。除了富含維生素外,荷蘭豆中還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能降低膽固醇,促進大腸蠕動,清腸通便。
不少人擔心,吃了沒炒熟的荷蘭豆會中毒,這是真的嗎?
其實,豆角類的蔬菜均不宜生吃。荷蘭豆裡所含的皂素是對人體有害的物質,用高溫才能破壞。
因此,如果想吃到營養豐富、健康美味的荷蘭豆,隻需把豆角充分加熱、徹底炒熟後再食用。荷蘭豆的生熟很好判斷:豆身變軟,顔色由嫩綠變為深綠,聞起來沒有豆腥味。這樣的豆子便是熟了。
荷蘭豆,大家都了解了嗎?
小農來考考大家:
※
“嫩的時候是荷蘭豆,老了就變成了豌豆”這種說法是真的嗎?
不是,兩者都是豆科豌豆屬,荷蘭豆屬于豌豆的一種。
荷蘭豆是一種軟莢豌豆,豆莢上沒有外層的粗纖維,豆子小小的,主要食用它細嫩的豆莢。豌豆的豆莢較硬,無法食用。
關注小農,和小農邊吃邊追溯果蔬的人文曆史,探尋植物文化,從植物界中尋求啟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