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國名城秋意濃?6月21日,剛剛雨後放晴的金城将迎來二十四節氣之夏至夏至之後,陰氣始生,陽氣開始衰退當然,民間早已有“不過夏至不熱”、“夏至三庚數頭伏”的說法,這表明夏至雖表示炎熱的夏天已經到來,但還不是最熱的時候,夏至後的一段時間内氣溫仍繼續升高,大約再過二三十天,一般才會是最熱的天氣,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北國名城秋意濃?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6月21日,剛剛雨後放晴的金城将迎來二十四節氣之夏至。夏至之後,陰氣始生,陽氣開始衰退。當然,民間早已有“不過夏至不熱”、“夏至三庚數頭伏”的說法,這表明夏至雖表示炎熱的夏天已經到來,但還不是最熱的時候,夏至後的一段時間内氣溫仍繼續升高,大約再過二三十天,一般才會是最熱的天氣。
又稱“夏節”、“夏至節”
“中國古人将夏至分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蟬始鳴,三候半夏生。夏至還是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夏至節’。民間有祭神祀祖、消夏避伏、吃面條、食粽子等習俗。”據中央電視台天氣預報主持人、中國氣象局首席專家宋英傑介紹:“夏至,古時又稱‘夏節’、‘夏至節’。公元前七世紀,先人采用土圭測日影,就确定了夏至。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确定的一個節氣。每年的夏至從6月21日(或22日)開始,至7月7日(或8日)結束。據《恪遵憲度抄本》‘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夏至之名由此而來。”
夏至的至,是什麼意思呢?根據《三禮義宗》記載,夏至為中者,至有三義:一以明陽氣至極,二以明陰氣之始至,三以明日行之北至,故謂之至。即夏至的至,一代表陽氣鼎盛,二代表陰氣萌生,三代表陽光直射到最北的位置。
“夏至日是北半球白晝最長、黑夜最短的一天,從前也叫作‘日北至’。”宋英傑表示:“這一天,陽光直射北回歸線,大體上就是雲南紅河到廣西百色到廣州到台灣阿裡山一線。所以北回歸線,也被人們稱為‘太陽轉身的地方’。正午時分,真的是‘日在中天’。平常是立竿見影,但這個時候是立竿不見影。上古時期,人們就已經發現一年之中有這麼一天,白晝特别長。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記錄農事的曆書《夏小正》中所言:時有養白。所謂養,即長或永之意。也就是仲夏時,經常有白晝特别長的現象。之所以說是‘時有’,說明那時還沒有意識到每年必然如此。”
東邊日出西邊雨
“二十四節氣之中,哪個節氣的降水量最大?夏至!”據宋英傑介紹:“所以夏至也被稱為‘水節’或者‘水節氣’。天上就像有個裝滿水的袋子,整天往下倒水。‘夏至東南風,當日就滿坑。’過了夏至時節,才會稍好一些。所以諺語說‘夏至未過,水袋未破’。沒過夏至,您就很難指望雨過天晴。”
“人們發現,臨近夏至時節不僅各地的雨水苦樂不均,就是眼皮底下,也經常是東邊日出西邊雨。”他說:“夏雨隔牛背,一頭牛可能這半邊兒淋雨,那半邊兒曬太陽。降水的局地性增強,山區尤為突出。所以到了盛夏時節,大家會發現《天氣預報》中經常會提及‘局部地區’這個詞彙,說的就是降水量與衆不同的個别地區。”
“于是,古人用‘分龍雨’來解釋這種蹊跷的降水現象。”宋英傑表示:“夏天,負責降雨的龍多了,令出多門,降雨的政策體現出很大的随意性。能不能降雨,古人的措辭是‘若有命而分之者’,用網友的說法,‘拼的是人品’。所謂‘水袋未破’,水袋裡的水,可能來自‘分龍雨’,可能來自梅雨,也可能來自台風雨。”
夏至三候:鹿角解、蟬始鳴、半夏生
《漢書》:“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夏至陰氣起,君道衰,故不賀。”在古代,到了所謂陰氣至極的冬至,人們相互道賀。而在陽氣飽滿、萬物方盛的夏至,卻并不道賀。因為冬至随陰氣至極,但陽氣開始萌生,之所以相互道賀,看重的不是實況,而是預期。同理,在古人看來,雖然陽氣鼎盛,夏至陰氣萌作,所以也就沒有理由慶賀。
《淮南子》中有“五月為小刑”的說法。因為農曆五月夏至陽之極,陰之初,即有輕微殺氣。到了夏至,陽氣盛極而衰,開始走下坡路了。所以人們需要做的不是慶賀,而是在飲食起居方面注意自我養護,不敢魯莽、造次。日子最好過得慢慢悠悠、懶懶洋洋、安安靜靜。
夏至一候“鹿角解”。古人認為,鹿為山獸,屬陽,感知陰氣之萌生,鹿角脫落。上古時期,在節氣起源地區,鹿随處可見。麗的繁體字為“麗”,可以說鹿便是那美的化身。夏至二候“蟬始鳴”。古人似乎有一種崇蟬情結,“夏”字即為蟬形。人們以蟬鳴為夏聲,“蟬乃最著之夏蟲,聞其聲即知為夏矣”。夏至三候“半夏生”。半夏,漢代便已為“藥草”。因生于農曆五月,時值“夏之半”,所以叫做半夏。借“半夏”之名,也在提醒:夏天已經過去一半了。
中國最早的節日
夏至時值麥收,自古以來有在此時慶祝豐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災年豐。因此,夏至作為節日,納入了古代祭神禮典。《周禮·春官》載:“以夏日至,緻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為清除荒年、饑餓和死亡。夏至日正是麥收之後,農人既感謝天賜豐收,又祈求獲得“秋報”。夏至前後,有的地方舉辦隆重的“過夏麥”,系古代“夏祭”活動的遺存。
此外,古時到了夏至日婦女們還會互相贈送折扇、脂粉等什物。《酉陽雜俎·禮異》:“夏至日,進扇及粉脂囊,皆有辭。”“扇”,借以生風;“粉脂”,以之塗抹,散體熱所生濁氣,防生痱子。在朝廷,“夏至”之後,皇家則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從周代始,曆朝沿用,竟而成為制度。
夏至日是中國最早的節日,清代之前的夏至日全國放假一天,回家與親人團聚暢飲。如今,在中國不同地區夏至有不同習俗。比如在中國西北地區如陝西,夏至食粽,并取菊為灰用來防止小麥受蟲害。而在南方,此日秤人以驗肥瘦。農家擀面為薄餅,烤熟,夾以青菜、豆莢、豆腐及臘肉,祭祖後食用或贈送親友。在某些地區,夏至多有未成年的外甥和外甥女到娘家吃飯的習俗。舅家必備苋菜和葫蘆做菜,俗話說吃了苋菜,不會發痧,吃了葫蘆,腿裡就有力氣。也有的,要到外婆家吃腌臘肉,說是吃了就會疰夏。
而且自古以來,中國民間就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說法,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區的重要習俗。因夏至新麥已經登場,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嘗新的意思。
節氣之美洋溢文化馨香
“在二十四節氣家族當中,雖然大家都叫‘節氣’,但似乎又可以分為‘五大門派’。”據宋英傑介紹:“第一類是冬至、夏至、春分、秋分的天文類節氣,提取高度共性,沒有太多個性可言。第二類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季節類節氣。第三類是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等描述冷暖的節氣。第四類是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表征水汽狀态的節氣。第五類是物候類節氣,包括驚蟄、清明、小滿、芒種,這類節氣與天文類節氣截然不同,具有高度本地化、地域性的特點。”
唐代元稹在每個節氣都會寫一首詩,夏至節氣有詩《夏至五月中》,“過雨頻飛電,行雲屢帶虹”。這個時節,多雨夾雜着電閃雷鳴,高天流雲間有彩虹映照,短短十個字,特别能代表夏至時節北方的天氣特色。而唐太宗李世民《詠雨》中,“和風吹綠野,梅雨灑芳田”,刻畫了南方長江中下遊地區夏至的梅雨時節。兩句詩詞,一南一北,成為總結夏至天氣現象的點睛之筆。
“節氣是一個文化體系,經過不斷地衆籌逐漸豐富,但是它之所以能夠被大家所青睐、廣泛應用,那是因為有科學的内涵在其中。”宋英傑由衷地表示:“二十四節氣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名錄中我國唯一知識和實踐類的‘非遺’項目。我希望二十四節氣充盈着科學的雨露,洋溢着文化的馨香,它既在我們的居家日常,也是我們的詩和遠方。”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首席記者 李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