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仁,人心也;義,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雞犬放,則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孟子說:“仁是人的本心;義是人的大道。放棄了大道不走, 失去了本心而不知道尋求,真是悲哀啊!有的人,雞狗丢失了倒曉得去找回來,本心失去了卻不曉得去尋求。學問之道沒有别的什麼,不過就是把那失去了的本心找回來罷了。”
現實世界,心迷路的人很多
這對很多人來說,好像是個奇怪的問題,心不就在你的胸膛裡嗎,心髒跳動,你就存在,找什麼呢。
孔孟之道說的心到底是什麼呢,為什麼說學問之道就是把心找回來呢。
第一次讀到孟子這句的時候,也有些懵懂,學問是學問,知識是知識,和心有什麼關系呢。後來讀了一些相關書,再聯系一些事,逐漸明白了這學問和心的關系。
首先要明确一個天下知識的概念,用我們中國學問領域的概念分解,一個是見聞之知,一個是德性之知。 學之所得都是見聞之知,包括我們認識這個社會外界的經驗,都可歸為見聞之知,這個很容易理解,但我們中國儒家,我們文化的底色是重視德性之知的。這個很重要,道德經裡提到的為學日益,為道日損。這個學是指見識之知,而日損不是逐漸減少的意思,而是指我們對道理的理解,領悟,内化的要深入,要能化解。我們東方,中國是在德性之知下大功夫的,我們也重視見聞之知,但是不如西方認識的系統,邏輯性強。
而孟子這裡談的學問之道,也不是抛棄見聞之知,而是指我們學問實踐之中的智慧,指導我們現實生活中行為方向,是不能離開心,不能離開道德方向的。我們會發現,現在有很多看起來有知識,有文化的人說的話,做的事并不靠譜,有的還遠離學問之道和為人之道,問題就在于偏離了這裡心的方向。
“見聞之知,不如心之所喻,心之所喻,不如身之所親行焉。”
儒家關于心學的思想也不是空想和妄想,而是切實指導人之行為的智慧。西方其實也關注這點,隻是他們不稱之為心,而稱之為實踐理性,以及知性,而知性也是有其邏輯性格的,也就是其客觀,存有論性格,這也是有系統論證的。這和孟子所說的人四心之先天客觀性的思想應是一緻的。但是也因為先天各自學術的側重點不同,心學,道德實踐之學的系統研究方面,西方則應向中國學習。
有不少現代人認為現代人的文明和智慧都應學習西方,這個思想是不妥和不嚴密的。見聞之知方面,我們确實要學習西方,研究西方的科學标準,但是德性之知,道德實踐的學問一定是在中國的。要學習中國儒家的心學。這是知識系統的不同領域,我們很多人現在是知識技能套路學得很多,而且以這個為自我完善學習方向,學得很努力,但是卻非常不重視自己德性之知的領悟和實踐,這個就是孟子所說的丢心之說。
而真正的學問,并不是知識信息的簡單背誦,堆積和展示,還應體現在現實生活,工作中的應用和實踐,而行為實踐的方向一定是與道德實踐相一緻的,抛卻了心的行為實踐,必定會走向迷惘和混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