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的筆記本電腦的CPU是不可更換的,而CPU又是一個電腦的大腦,所以CPU的選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地方。
大家在看一些UP主測評筆記本的時候,一般會先丢上一個CPU性能天梯圖,但是對于大部人來說,這個方法有點簡單了粗暴了, 我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這篇文章呢,我打算抛開CPU天梯圖以及複雜難懂的參數,教給大家如何通過電腦的CPU型号就對電腦性能有一個直觀的判斷。
筆記本電腦領域CPU的兩對冤家——intel VS CMD
除了蘋果的自研芯片A1之外,目前筆記本電腦領域的芯片全部被Intel和AMD兩家統治,前幾個AMD一直作為追趕者,現在有大有超越intel的趨勢,AMD以其超高的性價比被越來多的廠家所接受。
Intel的CPU型号怎麼看?intel官方也有關于CPU編号的規定,比較啰嗦,我給大家精簡一下
intel 的處理器編号主要由品牌(Brand)、品牌系列(Brand Modifier)、代數(Generation)、SKU代碼(SKU Numeric Digits)、産品線後綴(Prodect Line Suffix)構成。
品牌(Brand)
品牌可以理解為Intel的産品線,也是IntelCPU的進化史,我們可以接觸到的有Core(酷睿)、Pentium(奔騰)、Celeron(賽揚)。
從性能上來說,Core(酷睿)>Pentium(奔騰)>Celeron(賽揚)
我們選購筆記本,最常見的是酷睿。
品牌系列(Brand Modifier)和寶馬的3、5、7系類似,Core也有不同的系列,主要有i3,i5,i7,i9,隻不過i9比較貴,在筆記本電腦中比較少見。
從性能上來說,i7>i5>i3
代數(Generation)品牌系列後面的數字就是CPU的代數,英特爾一年更新一次CPU代數,現在最新的為11代。
早些年,由于AMD的CPU性能和英特爾的差距較大,英特爾每年換代之後的處理器性能并沒有提高很大也還可以保持領先優勢,因此英特爾又被稱為牙膏廠, 随着AMD處理器性能大幅提升,英特爾擠牙膏的速度有所加快。
SKU代碼(SKU Numeric Digits)代數後面兩位數字叫做SKU代碼,可以理解為開發順序,這個數字越高,則性能越高,但是我們在不同代數之前對比這個數是沒有意義的。
SKU代碼一般不作為選擇CPU的依據。
産品線後綴(Prodect Line Suffix)SKU代碼後面還有一個産品線後綴,這個就比較重要了。
最新的10代和11代處理器後面如果标有G1-G7這樣的後綴,表明該CPU配備英特爾研發的獨立顯卡,後面的數字越高,顯卡越别高級,這個顯卡的性能嘛,大家也不要太當真。
除了标有G1-G7,我們還可能會看到UHXQ等後綴,它們的含義分别是
U:低壓處理器,性能略差,但是省電
H:高壓處理器,性能強勁
X:高性能,性能最強
Q:4核至高性能,區别于2核高性能
如果這些字母組合使用,則是這些含義的疊加,比如HQ,表明4核高壓高性能處理器,這種CPU在遊戲本中比較常見。
AMD的CPU型号怎麼看?說完了英特爾,再來看AMD的CPU型号。
AMD命名規則
AMD的命名規則和Intel比較相似,處理器編号主要由品牌(Brand)、品牌系列(Segment)、代數(Generation)、性能水平(Performance Level)、模型編号(Model Number)、産品線後綴(Power Suffix)構成 。
我們以RYZEN 7 1700X 為例,說一下AMD的CPU是如何命名的。
品牌(Brand)RYZEN是Brand(品牌),我們可以接觸到最多的品牌是Ryzen(銳龍),其它的Brand由于太不争氣,與同價位牙膏廠的CPU相比沒有競争力,現在新款筆記本中已經很少了見了。
品牌系列(Segment)第一數字7是RYZEN的品牌系列。
銳龍的品牌系列共有4個,分别是3、5、7、9,Threadripper(線程撕裂者),對應intel的i3、i5、i7、i9、xeon(至強)系列。
各系列的特點如下:
Ryzen 3 — 最多4核
Ryzen 5 — 最多6核
Ryzen 7 — 最多8核
Ryzen 9 — 最多16核
Threadripper — 最多64核
Ryzen 9 和Threadripper 常用于服務器,價格不是我們一般人能承受得起的,在筆記本上一般見不到,一塊低端的AMD銳龍 線程撕裂者CPU就接近9000。
代數(Generation)
1700X中的1,是CPU的代數,這個數字越高越好,目前Rayzen最新是第5代,Intel最新的是11代。
性能水平(Performance Level)1700X中數字7是指CPU這一代中的性能級别,4-6是高性能,7、8是超高性能,數字越高,性能越強。
模型編号(Model Number)後面的00是模型編号,和Intel的SKU代碼含義類似,對于我們CPU選擇的參考意義不大。
産品線後綴(Power Suffix)1700X中最後面的X是産品線後綴,産品線後綴有U、H、HX、HS,主要類型和含義如下:
U:低壓CPU,常用于超薄和便攜筆記本,同Intel
H:标壓CPU,針對遊戲的高性能CPU,功率可達45W,同Intel
HX:CPU性能高于H系列,功率可超過45W
HS:性能略低于H系列,功能為35W
以上就是關于Intel和AMD的CPU編碼的含義,你可以去京東或淘寶上搜一下,嘗試着解讀一下CPU的型号含義。
如何選擇CPU有了這些基礎的知識,我們在選購CPU的時候,應該怎樣選擇呢?
有3點建議給到大家:
首先,Intel優先選擇11代或者10代的酷睿芯片,AMD優先選擇4代或者5代的銳龍芯片,3代就不要考慮了。
這都是比較新的CPU,代表着最新的技術水平。
一般情況下,一個電腦最少要使用4年的時間,如果選擇已經上市4年甚至更久的機器,有可能使用不了4年的時間,就要換機了。
第二,普通辦公或者學習,使用低壓CPU完全可以勝任,玩遊戲或者有視頻處理需求的話,建議使用标壓,或者更高性能的CPU。
配備低壓CPU的筆記本一般都做得比較輕薄,低壓CPU是為輕量辦公場景打造的。
标壓或者高性能CPU對于筆記本的功率和散熱要求比較高,所以一般會做得比較厚重,但是由于性能強勁,可以滿足更多功能的需要。
第三,同等價位下,AMD的CPU性能要遠高于Intel的CPU。
舉個例子,聯想小新Air14,CPU采用6核心12線程R5-5500U,16G内存,512硬盤,1080P屏幕,價格隻有4499元。
同等配置,CPU采用4核心8線程i5-1135G7,價格整整貴了1200元。雖然下面這款配了一塊MX450獨顯,但是價格也差得太多了。
AMD和Intel相比,缺點在于對于一些老版的軟件,比如Matlab,CAD等的兼容效果并不好,不能發揮最大的效果,如果有對于老版軟件的使用需求,建議優先考慮Intel的CPU。
同系列CPU相比,AMD在視頻剪輯、動畫制作以及大型遊戲上的優化效果比Intel還在差一點,但是價格相對較便宜,可以視自己的情況選擇。
如果隻是單純地辦公、學習、上網、影音娛樂用,是沒有任何區别的,甚至體驗還會更好。
作者介紹:不想加班的小馬哥,略懂電腦選購和裝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