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數 2193 · 閱讀 12022-09-03 11:38
兒子開學了,又要遠赴千裡之外去求學。
前一天,我問他:“送行的餃子接風面,你明天要走,要不要我給你包點餃子吃?”
兒子說:“随便!”
随便就随便吧。包餃子工序繁雜,中午包時間也有點緊張。
可是兒子他爹卻記住了“送行的餃子接風面”,中午下班提前溜号,到超市買了肉餡、餃子皮回來了。
我倆齊心協力“叮叮當當”一通收拾,菜餡拌齊。
現成的餃子皮,包起來也很快。一會兒功夫,兩篦子白白胖胖的餃子就像蝴蝶停在上面了。
他爹早已把水燒開了,下了餃子,用勺子在鍋底推上幾推,再蓋上鍋蓋,任餃子在鍋裡栽跟頭……
據說“送行的餃子接風面”在很早以前是一種含蓄的禮儀。
相傳古時候,貧苦人家的子弟為了養家糊口,去到大戶人家或者生意人家做工。到了年末,掌櫃的根據自家的用工需求要辭退一些夥計,又怕傷和氣,不好張嘴,左右為難。
眼看着臘月二十三小年來臨,夥計們也該放假了。再不說咋辦?
有一位掌櫃的在吃飯時,仔細端詳着夾在筷子上的餃子,心裡頓時有了主意:餃子皮裡包的餡,從外面看不出來是啥餡,隻有吃到嘴裡才知道。我辭退夥計肯定有理由和為難之處,但說出來就傷了面子和感情,影響自家聲譽及夥計們的前程,不如不說大家都還留有以後繼續交往的餘地。餃子皮包餡,意味着我包涵你的缺點,你理解我的難處,更要保守我這兒的商業秘密。
想到這兒,這位掌櫃馬上吩咐夥房包餃子,把準備辭退的夥計們召集起來,大家圍坐一起吃完了金元寶似的餃子,掌櫃的如此這般講了一番,大家都和和氣氣結了工錢走人。
開年來,給來上工的夥計做一頓面條,是希望主仆之間和睦共處,交情能夠像面條一樣長長久久,意味着能夠長期相處。
從此以後,每到年關,那些吃到“餃子”的夥計就會明白,掌櫃的要辭退他了,就主動收拾好自己的東西離開,避免了尴尬。
此種做法流傳開來,各家掌櫃紛紛效仿。後來這個習慣慢慢傳到民間,逐漸演變成我國北方出行時的一種飲食習俗。而且被百姓沿用至今,成為人們迎來送往的一個重要禮節。
這樣一來,“送行的餃子接風面”就賦了新的意思:是說家人或親朋好友來家重逢時吃面條,此謂“長接”;親朋好友或家人要出遠門了,送行時吃餃子,此謂“短送”。面條長,意味着感情恒久遠,期望回家多待些日子;餃子“囫囵完整”,寓意團團圓圓。有期待下次重逢,希望離别時間短的意味。一長一短,可謂意義深遠。
另外,送行吃餃子還有一層讨吉利的意思。餃子有餡,吃了“有肚囊”。出門在外要應對的突發事件很多,有肚囊意味着有心眼、有智慧,才能夠順利解決遇到的麻煩。總而言之,送行吃餃子,有着親人的殷殷期盼與美好祝福。
幾十年前,我外出上學,離開家還有放假回家時,母親也是按照這樣的習俗給做飯。尤其是這個離家的餃子,無論是肉餃子,還是素餃子,餡子都是切得碎碎的,調得香香的,面和得軟硬适中,小劑子面片包出來的肉餃子小巧玲珑,大劑子面片包出來的素餃子像一隻隻小船……母親總是細細緻緻做來。
後來我成家了,每次回娘家時,母親精心給我擀鹵面,做撈面。她把面條擀得薄薄的,切好的面條長長的,擺放在案闆上,是一種牽挂,更是一種不舍。
但是,離開家的時候,餃子有時候不一定能吃上。因為有一個急性子的先生,說走就催着立馬走,沒有給母親留下包餃子的時間。
竈塘裡的火苗
沒辦法了,母親匆忙給炖隻雞吃吃或者讓父親到飯店給端回一鍋羊肉湯。母親坐在竈前燒火炖雞,說:“以後你們忙了,就少回來幾次,老是太趕趁,連個飯都吃不上!”竈塘裡的火苗紅紅的,忽忽閃閃,映照着母親眼角湧出的晶瑩。
送行餃子沒吃上,母親的心一直是疙疙瘩瘩的。
餃子在我們老家也叫“疙瘩”。我有時候會想:這個“送行的餃子”,好像用無形的線拴好出門親人的心,再挽住的那個“疙瘩”?挽了疙瘩,才能讓他們無論跑到哪裡,都記得回家。
母親做的疙瘩沒吃上,疙瘩就沒拴牢,我這個女兒回家的次數變少了。多年以後,母親曾經懊悔地說:“下輩子我再嫁女兒,一定不嫁那麼遠!”
……
餃子熟了,孩兒他爹端上來,我們一家人很有儀式感地吃完了“送行的餃子”。孩子吃上了“送行的餃子”,他吃上了,我們也心安了。
切洋蔥拌餃子餡時,眼淚淌了下來,洋蔥太辣了!
兒子在客廳有意無意背誦着“浔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難道他也有了離别的惆怅?
“醉不成歡慘将别,别時茫茫江浸月”,其實後面這兩句才更讓人心生愁緒……洋蔥辣得眼淚涔涔而流,我想起了母親,想起竈糖火光映照着的母親的臉。
兒女長大了,一方面想讓他們“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一方面又舍不得讓他們離開自己的視線。這可能是天下所有父母的矛盾心理。
我是我們村第一個外出上學的女娃,當時有鄉鄰勸父母:“女娃家,賴好識倆字就中,還跑恁遠去念書,瞎扳錢!”可是父母的主意真,一直在後面助跑着,把我這隻“小風筝”送上了高空。
龍應台說,所謂母女母子一場,隻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确實如此,自從父母送我上學,我就離父母越來越遠了。但他們不曾後悔過,他們的希望就是我能走一條和他們不一樣的路。
去年兒子高考報志願,我們也毫不猶豫選擇了遠方,直接報了外省的學校。讓孩子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去接觸全國各地的朋友。
前方的路還很長,父母陪伴的時間有限,自己的路還得靠自己走。
今兒早起,兒子啟程了。
零星的雨在飄,但送别的氣氛還算輕松。到了入站口,一聲“我走了”,兒子便頭也不回地進了站。
而我還站在廣場,目光追随着他的背影,心裡盤算着兒子放假回來,要做啥樣的“接風面”?
鄭州火車站西廣場
作者:張淑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