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為什麼拍照比鏡子裡看出來的醜呢

為什麼拍照比鏡子裡看出來的醜呢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9 16:47:53

朋友在微信發來照片

為什麼拍照比鏡子裡看出來的醜呢(為什麼鏡子裡的自己那麼好看)1

相信大家都有過這樣的經曆

明明鏡子裡的自己

怎麼看怎麼順眼

可一看到照片裡的的自己

卻隻想“自掐雙眼”

今天

九叔就帶着大家來揭開謎底

為什麼拍照比鏡子裡看出來的醜呢(為什麼鏡子裡的自己那麼好看)2

首先跟頻率有關

為什麼拍照比鏡子裡看出來的醜呢(為什麼鏡子裡的自己那麼好看)3

心理學家Robert Zajonc

曾在1968年做過一個實驗

在确保大家不認識對方的前提下

他讓受試者看某校的畢業紀念冊

為什麼拍照比鏡子裡看出來的醜呢(為什麼鏡子裡的自己那麼好看)4

為什麼拍照比鏡子裡看出來的醜呢(為什麼鏡子裡的自己那麼好看)5

為什麼拍照比鏡子裡看出來的醜呢(為什麼鏡子裡的自己那麼好看)6

受試者看完後

會根據他們看過的相片打分

結果發現

畢業紀念冊裡露臉次數越多的人

被打的分數也越高

為什麼拍照比鏡子裡看出來的醜呢(為什麼鏡子裡的自己那麼好看)7

這種現象稱為

純粹曝光效應

也就是說

看到同一張臉的次數越多

就越容易對這張臉産生好感

而我們一天到晚

有很多機會看到自己的臉

刷牙洗臉要看着自己的臉發呆

上完廁所忘了洗手也不忘照鏡子

路上看到反光玻璃忍不住看一眼

看的頻率如此高

要說服自己不好看的事實

就會變得很難

其次

為什麼拍照比鏡子裡看出來的醜呢(為什麼鏡子裡的自己那麼好看)8

加州大學心理學家Robert Post和他的團隊

為證明動态的臉比靜态的好看

開展了一項研究

他們讓受試者對同一個人的2秒鐘視頻

以及同一視頻裡截下的1200幀靜态圖打分

為什麼拍照比鏡子裡看出來的醜呢(為什麼鏡子裡的自己那麼好看)9

仔細看我

為什麼拍照比鏡子裡看出來的醜呢(為什麼鏡子裡的自己那麼好看)10

結果發現

就算是同一張臉

視頻中的得分也要比靜态圖的高

這種現象被稱為

凍臉效應

所以說

大家在照片中不太好看也沒關系

畢竟現實中活蹦亂跳的各位

肯定都比照片的好看!

為什麼拍照比鏡子裡看出來的醜呢(為什麼鏡子裡的自己那麼好看)11

最後還因為

廁所環境優秀

很多朋友都反映

洗完澡會在鏡子裡看到顔值巅峰的自己

除了腦子進水的原因外(劃掉)

主要是因為

廁所燈光的光質較強、硬、透亮

而廁所裡的鏡子、白牆、瓷磚

都具備反光補光的作用

可以弱化臉上陰影

為什麼拍照比鏡子裡看出來的醜呢(為什麼鏡子裡的自己那麼好看)12

有了這些條件加持

鏡子裡的各位想不好看也難

了解完這個

我們再來聊聊

為什麼拍照比鏡子裡看出來的醜呢(為什麼鏡子裡的自己那麼好看)13

這主要跟鏡頭焦距有關

攝影師斯蒂芬·伊斯特伍德拍攝過一組照片

證明了鏡頭焦距對人臉的影響

為什麼拍照比鏡子裡看出來的醜呢(為什麼鏡子裡的自己那麼好看)14

為什麼拍照比鏡子裡看出來的醜呢(為什麼鏡子裡的自己那麼好看)15

但市面上主流手機的攝像頭

其焦距相當于單反相機的25-35mm

為什麼拍照比鏡子裡看出來的醜呢(為什麼鏡子裡的自己那麼好看)16

所以并不是我們變“醜”了

而是因為鏡頭讓人臉比例失調

為什麼拍照比鏡子裡看出來的醜呢(為什麼鏡子裡的自己那麼好看)17

通常來說

焦距在13-38mm之間的

都被稱為廣角鏡頭

這類型的鏡頭

會拉扯畫面邊緣的事物

為什麼拍照比鏡子裡看出來的醜呢(為什麼鏡子裡的自己那麼好看)18

容易導緻自己的臉變形

為避免這種狀況

大家用手機拍照時,需注意這個要點

把鏡頭放到離人臉1-1.5米的距離

用人眼高度拍攝

可以避免廣角鏡頭對臉的影響

為什麼拍照比鏡子裡看出來的醜呢(為什麼鏡子裡的自己那麼好看)19

我們甚至可以利用廣角鏡頭的這個特點

輕松拍出大長腿

隻需拍照時

遵循這些步驟

步驟1:把手機放在胸口位置

為什麼拍照比鏡子裡看出來的醜呢(為什麼鏡子裡的自己那麼好看)20

步驟2:手機向上傾斜15°左右

為什麼拍照比鏡子裡看出來的醜呢(為什麼鏡子裡的自己那麼好看)21

盡量讓相機的邊緣貼着腳

因為廣角鏡頭

會有一定拉長腿部的效果

為什麼拍照比鏡子裡看出來的醜呢(為什麼鏡子裡的自己那麼好看)22

#清風計劃##39健康超能團#

參考資料:

[1]Zajonc, R. B. ((1980). Feeling andthinking: Preferences need no inferences. American Psychologist, 35, 151-175.

[2]凍臉效應.時事報告,2016(9):56-56.

[3]定險峰,周乾.過度簡單暴露效應的實驗研究.心理科學,2010(2):462-464.

[4]張立榮,管益傑,王泳.簡單暴露效應的理論模型.心理科學進展,2006,14(6):932-937.

[5]郭力平,楊治良.關于純粹接觸效應的實驗研究.心理科學,1999,22(5):403-406.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