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 牛頓第二定律
說教材:
《牛頓第二定律》是司南版必修1第六章“力與運動”第2節的内容。是本章的重點内容之一;本章主要研究力與運動的關系,是高中物理的基礎,所以本章内容教學的好壞關系到高中物理教學的成敗,因此本章的教學尤其重要。本節的主要教學内容有:1.實驗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2.牛頓第二定律;3.力學單位制。牛頓第二定律是動力學的核心規律,是學習其他動力學規律的基礎;它闡明了物體的加速度跟力和質量間的定量關系,是運動學和力學的橋梁。結合教材的内容和特點,為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從新課程的“三維目标”培養學生。按教學大綱要求,結合新課标提出以下教學目标:
知識與技能:
1.通過實驗探究加速度與物體的質量、物體的受力的關系。
2.理解:質量相同的物體,物體的加速度跟作用在它上面的力成正比;在相同的力作用下,加速度跟受力物體的質量成反比。
3.理解力是使物體産生加速度的原因
4.理解牛頓第二定律一般表述的含義,知道物體運動的加速度的方向和合外力的方向一緻
5.認識國際單位制在物理學中的重要意義,知道國際單位制中的力學單位
6.會用牛頓第二定律解決有關問題
過程與方法
通過實驗探究,培養學生實驗動手,觀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态度與價值觀
感悟控制變量法、圖像法等科學研究方法的應用。
高一學生的思維具有單一性,定勢性,并從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轉變,本節的重點是:實驗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牛頓第二定律;教學的難點是:牛頓第二定律的理解。
說教法
物理教學重在啟發思維,教會方法。學生對力與運動的關系有了一定的認識,教師指導學生探究物體的加速度跟力和質量的關系,讓學生了解控制變量法、圖像法在物理研究中的意義。指導學生分析歸納實驗數據,作圖 找出數據規律;并用語言概括。教師引導學生用數學式子來表示實驗的結論,總結出牛頓第二定律。并通過實例進行講解,加深對牛頓第二定律的理解。使學生全面的理解教材,把握重、難點;因此,本節課綜合運用直觀講授法、實驗探究法、歸納總結并結合多媒體手段。在教學中,加強師生雙向活動,合理提問、評價,引導學生主動探索新知識。
說學法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現代教育以“學生為中心”,更加重視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引導學生主動探索新知識。本節課教學過程中,在學習了牛頓第一定律的基礎上,來引導學生探究物體的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實驗探究,分析、總結實驗結論。總結出牛頓第二定律的一般表述,及數學表示。并通過實例講解,使學生理解牛頓第二定律。巧用提問、評價激活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課堂氣氛,讓學生在在輕松、自主、讨論的學習環境下完成學習任務。
說教學過程
從以上分析,教學中掌握知識為中心,培養能力為方向;緊抓重點突破難點。設計如下教學程序:
1.導入新課:(大約需要5分鐘的時間)
教師複習:牛頓第一定律的内容;并提出問題:(力是使物體運動狀态發生變化的原因,物體運動狀态的改變,即物體産生了加速度:加速度大,物體運動狀态改變的快;反之則慢。那麼物體的加速度是由哪些因素決定的? 學生思考,讨論。把學生的思維帶入課堂。
2.新課教學:
通過引入,學生思考,設計實驗方案。教師結合學生的方案,總結确定可行的實驗方案:教師指導學生按照107-109頁的實驗方案進行探究,完成(表6-1;表6-2及圖6-13、6-14、6-15的圖像),學生進行分組實驗,教師指導學生大膽地猜想實驗結果,并用作圖法直觀表示出來。學生交流、讨論并歸納總結出:實驗結論(物體的質量相同時,加速度與作用在物體上的合外力成正比;當物體所受合外力相同時,加速度與物體的質量成反比);教師利用數學式子來表示實驗結論(110頁)。引出:牛頓第二定律(物體加速度的大小與所受合外力的大小成正比,與物體的質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與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教師提出問題:公式中的物理量單位是如何确定的?學生閱讀課本,讓學生知道力學的基本單位(米、千克、秒)。 教師引導學生根據公式讨論單位的确定。
教師通過111-113頁的例題的講解,加深對牛頓第二定律的理解;同時鞏固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驟。
教師總結本節的内容,(有時間的話)再進行例題的講解與鞏固,使學生學習的知識具有穩定性。最後布置作業。(在闆書方面:教學中将黑闆一半寫概念,另一半用來作圖分析。)
結束語 : 在以上設計中,我力求“以學生為中心”,以物理實驗為基礎,積極倡導學生思考、自主學習,主動探究。同時還要根據學生的需要和課堂的實際情況,調整教學,不斷地反思和總結。在此,還請各位老師,領導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