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不記得這是第幾次看川端康成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伊豆的舞女》了,每看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每看一次都是對心靈的洗滌。川端似乎已經成為了我的美學啟蒙老師,這部《伊豆的舞女》也順理成章地成為了我最喜愛的影視作品。
電影至今為止一共有六個版本:1933年版,田中絹代和大日方傳主演;1954年版,美空雲雀和石濱朗主演;1960年版,鳄淵晴子和津川雅彥主演(小編注:這個版本目前幾乎看不到,連日本多數主流網站基本都找不到這個版本的文字和圖片);1963年版,吉永小百合和高橋英樹主演;1967年版,内藤洋子和黑澤年男主演;1974年版,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主演。
最愛的還是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主演的版本,16歲的山口百惠和22歲的三浦友和最後也成為了熒幕外的一對絕世佳人。
黑白的影片和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模糊的畫質并不妨礙電影的美感,朦胧質樸的畫面傳遞出伊豆山川湖海親切的自然感和戰後日本修複的支離破碎,電影整體透露出日本傳統美學的“物哀之美”,憂傷的基調中不乏直擊人心的溫暖。如果說愛情真的可以幻化為一門自我折磨的藝術,那麼這門藝術最具迷惑幽玄的特質就在于它覆水難收的“缺憾感”。
《伊豆的舞女》所表達出的含蓄而糾結,渴望而帶點回避的情感悖論也是東西方愛情的迷人之處之一。
整部電影穿插的不僅僅是缺憾的愛情,還有親情,友情和日本戰後社會淡漠的人際關系。
“一個賣藝的人是絕對不能愛上一個學生的”。藝妓在當時日本的社會地位多卑微可以從衆人對她們的态度裡看出。賣茶的阿婆身世凄慘,丈夫長年麻痹隻能靠堆積如山的藥物維持生命,她同樣是身處那個時代的可憐人。她對同來避雨的讀書人請進屋内,禮貌招待,卻對以賣藝為生的一家人态度漠然甚至冷眼相看。
村口的牌子上也标識着“藝人與狗不得入内”之類的文字。藝妓是那個社會最底層的人物,藝妓沒有突破階級相愛的權力。
主人公阿薰千辛萬苦尋找在大島時的好朋友阿君,一次意外發現阿君無助地躺在一座偏僻黑暗的小屋子裡。阿君在一家名為”汽水”的小賣部打工,老闆沒日沒夜地讓她工作,最後她病倒了卻把她當作傳染病患者放在偏房裡置之不理。阿薰信守承諾與阿君大島相見,阿薰始終心懷期待卻渾然不知阿君已經死去。
讀書人與阿薰的哥哥榮吉成為了好朋友,榮吉向讀書人傾訴了他老婆因為天天跳舞已經早産過一次,流産過一次,他們相約一起去下田參加孩子的忌日。
讀書人對榮吉的朋友之情十分深厚,但也始終沒能突破階級的桎梏。他把給榮吉的錢從窗口抛下到地上多次,榮吉從地上撿起其實就暗示了這段友誼始終還是帶着階級色彩的友誼。
初戀是那麼美好,阿薰本身就是美好純潔的象征。讀書人也正是被她身上青春的生命力和可愛的孩子氣深深吸引。喜歡讀書的阿薰卻隻能讀完小學二年級,纏着讀書人給他念書,兩人之間萌生出一種美好的情愫。兩人的愛都是埋藏在心底的,都是含蓄而不自知的,也許那時的阿薰并不知道什麼是愛,讀書人也不知道是否隻是從小缺乏愛的孤獨感得以慰藉。這種愛沒有那麼深刻,沒有那樣熱烈但同樣讓人刻骨銘心。
最後讀書人重新戴上了他的學生帽離開伊豆去了東京,這段短暫的旅途結束。阿薰在港口追着船一路奔跑,讀書人在船上流下了眼淚。
“我任憑淚泉湧流。我的頭腦恍如變成了一池清水,一滴滴溢了出來,後來什麼都沒有留下,頓時覺得舒暢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